Lizhil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zhilin

博文

理工男说诗词(43)老友重逢聊些啥?

已有 865 次阅读 2025-7-3 10:15 |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理工男说诗词(43)老友重逢聊些啥?

         《理工男说诗词(42)白居易有时不浅白》中,曾提到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但未详述。而更多的贬谪发生在永贞革新,史称二王八司马事件。唐朝自安史之乱平定后走向衰落,朝廷军队无力平定安史之乱,地方各自为战,造成乱世英雄起四方,结果就是藩镇割据,朝内宦官专权。在唐顺宗支持下,以王叔文、王伾、刘禹锡、柳宗元为核心,形成一个“二王刘柳”为首的革新派,采取一系列措施抑制地方和宦官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但唐顺宗执政不到一年就被迫禅位给太子李纯(唐宪宗),改革失败,王伾、王叔文分别被贬为开州司马和渝州司马,不久分别病死和被赐死。接着对革新派的八个人一贬再贬,都到远州(远离中央的边远地区)当司马。

        刘禹锡作为革新派的核心人物,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历经曲折,先后任播州刺史、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二十三年后奉调回洛阳,在扬州遇到从苏州归洛阳的白居易。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虽然不是因为二王八司马事件,但白居易却是刘禹锡的密友,也是改革派。因为各自仕途坎坎坷坷,多年奔波,无缘相见。现在老友重逢,自然要“聚一聚”,在筵席上白居易以一首诗赠刘禹锡,刘禹锡的答诗就是下面要讲的这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理工男说】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其中乐天是白居易的字,题目的意思是酬答白居易在扬州刚刚相会时宴席上赠给自己的诗。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是说自己自贬官后颠沛流离,二十三年远离中央,自身相当于被抛弃了。巴在四川,楚在湖北湖南,都是他先后贬谪的地方,当时都是蛮荒之地。

        “怀旧空吟闻笛赋”这里有一个典故,要仔细说一下。三国曹魏末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等七个知识分子人意气相投,常在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修武县)竹林之下一起喝酒放歌,肆意酣畅,被称作竹林七贤。后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他们的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作《思旧赋》怀念故友,委婉地表示出对司马氏高压政策的不满。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说闻笛而想起向秀的《思旧赋》,吟诗以怀念和自己一同进行永贞革新、已经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旧友,就是“怀旧空吟闻笛赋”。自己白白地苦吟,却再也见不到当年的故友。

        “到乡翻似烂柯人。”有另一个典故。烂柯人的典故出自南朝梁代任昉的《述异记》。柯是斧柄,即斧子的把儿。传说中说到晋朝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一童一叟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烂柯)了。王质回到村里,已经没有人认识他,原来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同代人都早已经亡故。想起《西游记》说天上一天,相当于人间一年,就能理解仙界和人世间的时间尺度不同了。这里刘禹锡借这个故事说自己二十三年后归来(到乡,回到洛阳),像烂柯人王质一样已经无人认识,恍如隔世。这就是“到乡翻似烂柯人”的意思。诗句既表达对旧友受迫害的不满,又点明自己被贬之久,以及归来时的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艘船沉没了,却挡不住它旁边一艘艘的船驶过;一棵树病了,却挡不住别的树木欣欣向荣。这里刘禹锡以沉舟、病树自比,说自己被贬的二十三年一直止步不前,而别人却在不断升迁;自己一直被排斥,而别人却一直蒙受恩宠而升迁。感叹自己命运多舛,又对新人辈出感到欣慰,显示了作者豁达的胸襟。

        这两句本来是对自己不幸的嗟叹,但现在却往往被反其意用之,表明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千帆过,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君是指白居易。本来是愁闷的,但听了您的诗(歌一曲,唐人的诗是可以唱的),就叫我暂借一杯老酒提振一下我的精神吧。这里既表示了刘禹锡对老友鼓励的感谢,又表示了自己没有被长期的贬谪打倒,还要重新振奋精神的信心。

        全诗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为诗眼,常用来比喻尽管有人跟不上时代步伐,但社会一直在前进。

        当然,从题目就知道这首诗是对白居易诗的酬答,白居易的诗虽然不如刘禹锡这首诗那么著名,却也是佳作,照录如下: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唐】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刘二十八使君就是刘禹锡,因为他在家族里的大排行是二十八,使君是对刘禹锡的尊称。诗的大意为:您为我举杯添酒,我为您拿着筷子(箸)敲击着盘子高歌。虽然您作诗可称国手,但并不能改变您被贬谪的命运,命该如此被压制,又有什么办法呢?放眼望去,只有寂寞的风光,满朝文武,只有您的官职一直蹉跎。本来知道您才名太盛,容易被嫉妒而受到挫折,但贬谪了二十三年,这挫折也实在是太过分了吧?全诗的基调就是夸赞刘禹锡的高才,为他怀才不遇鸣不平。

        我在《理工男说诗词(16)竹枝词:民歌的文化》中提到了刘禹锡对民歌贡献,但刘禹锡是一个全才诗人,他的诗当然不止是民歌,这首诗可称为他的代表作。

        顺便还要说一句,唱和、酬和、酬答都是诗人有来有往、有应有答地写诗,但意思有所区别。和是指答诗与原诗同样体裁、同样韵脚,例如原诗是七律,则和诗也要是七律,而且两首诗要用一样的韵脚。而酬诗就随便得多,只是对原诗的回答,对答诗的体裁和韵脚都不限制。比如这里白居易的原诗用的e韵,而刘禹锡的答诗用的是en韵,二者并不相同,所以是“酬”而不称“和”。

         20250625写就,20250703改毕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22817-1492132.html

上一篇:热点与冷板凳 ——陆家羲、张益唐和韦东奕
下一篇:巴黎奥运村与吉林大学的空调
收藏 IP: 124.64.122.*| 热度|

4 刘进平 孙颉 宁利中 iamiqq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6 04: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