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len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hitelend

博文

周易科普09-夷族就是商族-易学83

已有 214 次阅读 2025-5-11 23:19 |个人分类:易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明夷》卦

   《明夷》是《周易》中非常重要且令人费解的一卦。其重要性在于它透露了大量重要的历史信息;令人费解之处在于该卦大量使用以喻体直接指代主题的现象。

   《明夷》卦很可能写作于商王赴岐山祭天,与周原各族享宴之后。在此之后,文王获得了晋升,替商王统帅各族,准备发起对南方的战争。名义上,文王进入了商族的核心领导层,但由于此前偏处一方,他对商族核心圈的权力斗争并不了解,因此屡受压制。在箕子的讲解和帮助下,他终于看清了商族内部复杂的权力格局,并选择站在箕子一方。《周易》中许多卦都围绕着这个时期的事件创作,各卦之间存在大量的细节关联,而《明夷》卦对此的体现尤为明显。接下来,我们将逐句分析《明夷》卦,以揭示其深层含义。

《周易·明夷·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明:指的是目光敏锐,能够辨明方向和是非(该字稍复杂,我们不过多解释,这里采用这个义项,能更好的解释句子)。“明夷”表面上指聪明的、能够把事情看清楚的鸟。在该句爻辞中,“明夷于飞”既是起兴,也是自指,即周文王自认为是“明夷”。

   文王为了赶路,三天都没吃饭,可是“主人”(前文分析过,指负责管理商族各部落的主宰)却责备、批评他。这个信息暗示了文王在晋升之后,还看不清情况,没有站好队,被上级针对,非常郁闷。同时这句话也透露了文王为什么选择箕子,而不选择站在“主”一方的原因。

   该句的译文是:聪明鸟在飞的时候,(努力)扇动翅膀;君子为了赶路,三天没有吃饭。到了地方,主宰却有责备。

《周易·明夷·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左股”指的是左腿,“左”在《周易》中往往有辅佐的意思,如《师·六四》“师左次”,就是部队起着辅助的作用;后文有“左腹”,同样有辅佐的暗示。

   “用拯马壮”中“拯”是拉的意思。传统义为“举”,是误解,“拯民于水火之中”是指将百姓从水火中拉出来,而不是举出来。该短语的意思是:将马多拉出来运动,会让马更强壮。这是商王晋升文王后,文王对这次提拔做出的正面解释。表达“王”是为我好,在给我提供机会,压担子,锻炼我。

   这里有两个“夷”字,前一个是“明夷”,同样指能看清楚的鸟,既是起兴,也是自指。后一个“夷”是名词作为动词,是“成为夷人”的意思,它是理解“夷”字含义的关键。

   这句爻辞的译文是:聪明鸟,成为了夷人左腿(重要的辅助力量),(这是商王在给我加担子)只有将马多拉出来运动,马才会更强壮,这是好事。

   我们说,第二个“夷”字几乎已经表明了“夷”就是商国。文王被商王晋升,在《周易》中是大事,《晋》、《升》各卦都有相关信息。文王负责统帅军队“南狩”,不仅地位提升,而且工作非常重要,该句爻辞充满了对商王纣的感激之情。我们发现,只有当“夷”就是商族时,这句话才能解释通,否则所有的其它义项都无法解释该句爻辞。

《周易·明夷·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南狩”指对南方的战争,这次战争是周族崛起的关键,具体战争内容,本篇博文暂且不做分析。“得其大首”指取得了首领的地位。这句话传统被理解为获取了敌人首领的人头,这是误解。在《周易》中“大”具有褒义的感情色彩,如“大人”、“大君”灯,该字不应该被应用在敌人身上。而且获取了敌人的人头和前后句明显冲突,无法对应。所以“大首”指的就是军队的首领,或统帅。

   这句爻辞的译文是:聪明鸟(我)在南部战争中,取得了统帅的地位,我可千万不能生病啊!

《周易·明夷·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出于门庭。

   前文我们说过,“明夷”既是起兴,也是文王自指。在本句爻辞中,“明夷”二字直接用起兴之语代替了比喻主体,表示文王自己。这里的“左腹”是比喻,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文王的内心世界。

   这句爻辞是说:(有人)进入了我的肚子里,获得了我的心,(于是我才)走出自家庭院(承担商王赋予的重任)。

   这里大家注意到,文王并没有说明是谁进入了自己的“左腹”,获得了自己的心。其实这里暗示的就是下文的箕子。之所以不写明,是《周易》文风力求简洁,很少重复,下文有了“箕子”,这里就省略了。像前文2个“夷”字又不表示叠音的情况,在《周易》中其实很少见。

   这句爻辞更加暗示了文王站队“箕子”的原因。当商王晋升文王,让其统帅部队“南狩”前,文王是非常犹豫的。是“箕子”帮助文王,讲明厉害关系,获得了文王的信任,才让文王最终走出自家周原偏僻的角落,进入商族高层权力的战场。在《周易》中,《豫》卦就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这个过程。 

《周易·明夷·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这句话是文王对站队“箕子”的表达,“明夷”同样是用喻体取代主体,指的就是周文王。 意思是说:我(明夷)是箕子的人,这个决定是有好处的。

《周易·明夷·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这句话中并没有“夷”字,但是对理解我们前面的分析比较重要,所以也拿出来作为证明。

   该句意思是说:(如果)在阴暗中(指商族高层复杂、含混的利益关系)看不清楚,(那么我)当初被提拔到天上,以后就会摔在地上。

   这句话证实了“明”的含义就是看清楚,是“耳聪目明”中“明”的意思;同时也证实了我们之前关于站队的分析是正确的。

   《周易》的爻辞中存在着大量的照应,每句不易理解的话最终都能找到相照应的内容。我们找到的《明夷》卦的主题是对的,那么我们认为“夷”就是商族的观点就是对的。 

“鸟人”周文王

   还有一个问题,周文王为什么用“明夷”起兴,自比为一种鸟呢?

   相关文献提供了信息。《诗经·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介绍了商族的起源神话,他们是玄鸟的后代。

   《史记·殷本纪》也提及“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封于商,赐姓子氏。契兴于唐、虞、大禹之际,功业著于百姓,百姓以平”。也就是说,商族为玄鸟后代,是当时的常识,人们就是这样认为的。

   那么文王呢?《诗经·大明》说“挚仲氏任、自彼殷商、来嫁于周、曰嫔于京......大任有身、生此文王”,文王的母亲名叫“大任”,是商族人,嫁给了文王父亲季历,生下了周文王。文王至少有商族的一半血统。

   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发现,文王自比为一种鸟,就非常合理了!

   而“明”的意思是看清楚,能够区分明白。在《明夷》卦中,文王叙述了自己站队“箕子”的原因,不就是因为看清楚了商族上层核心的政治斗争给现实吗? 所以用“明夷”二字,自比为鸟,强调看清楚,作为起兴之语,是精心琢磨、选择后的结果。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03836-1485307.html

上一篇:周易科普08-奇怪的“夷”族-易学82
下一篇:周易科普10-夷商与内战-易学84
收藏 IP: 176.163.147.*| 热度|

3 王涛 刘进平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13 14: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