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博文细分类:科文交汇2

已有 437 次阅读 2025-4-23 07:51 |个人分类:旧文重温|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文细分类:科文交汇2

武夷山

 

4. 科文两栖奇才简特瑞.李(2003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864.html

曾有人问他,你有7个孩子,怎么能有空闲时间和安静的环境来写作,他说:每次写初稿时,他都要到林中或海边的小屋去猫几天。还有人问他,专注于写作后,是否不再从事工程项目了,他回答说:“我也写作,也设计游戏软件,也帮妻子照料孩子,也搞航天工程项目咨询。所谓幸福的生活,就是每天在自己喜欢的各种计划和活动中挑几样来做”。对于“你认为自己是作家还是科学家”的问题,他说,我们不给自己分类,让别人来分类好了。

 

5. 科学与幽默(上)(2003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906.html

人们就幽默与笑进行了不少科学研究。也就是说,不管科学自身是否可乐,但科学家要研究与“可乐”有关的内容。您知道吗?演讲者笑的频次比听众要多50%;女性笑的频次比男性要多126%;在不同文化中,男人似乎都是幽默的主要激起者。

 

6. 科学与幽默(下)(2003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2951.html

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莱德曼2000年曾来北京出席了“中国国际科普论坛”。他对科普工作的热诚给我国科普界和新闻界留下了深刻印象。莱德曼一向认为,科学家的美好品质包括怀疑精神和敢于推翻成见,而无所顾忌(irreverence)和幽默感与这两种品质是有关联的。他曾经建议拍摄科学题材的情景喜剧,寓教于乐。他认为,只有《新星》之类的科普专题电视节目还远远不够。

 

7. 从三类人物看科学和文学的联姻(2002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3642.html

弗里曼.戴森的几乎每一本书都好看,且不说他思考的深度,单是他的典雅文字就充满了魅力。他的《宇宙波澜》、《全方位的无限》、《太阳、基因组与互联网》、《想象中的世界》已有中文译本。此外,他还写了《从爱罗斯到盖娅》、《生命起源》、《武器与希望》,等等。 他和许多博学的作家一样,有在书的每章最前面引用一段与本章主题有关的名人名言的本事。如果没有“读书破万卷”的功力,就做不到“引用如有神”,想掉书袋也掉不成。

 

8. 科学、幻想与预测(2003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4856.html

为什么幻想式的预测倒可能正确?恐怕是因为,理性与非理性,意识与无意识,秩序与混沌,并非是一善一恶,而是如中国古人说的一阴一阳,一方面过分压抑了另一方面就要出问题。人类的发展历程,科学的发展历程,都不可能是完全理性的,也不应该是完全理性的(完全理性的发展就有可能扼杀孕育着新方向的生机)。那么,科幻也好,其他畅想也好,在长期预测中能够小试锋芒,也就不足为怪了。

 

相关阅读

博文细分类:科文交汇1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71517.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483022.html

上一篇:普赖斯奖得主舒伯特认为恩格斯是科学计量学的“曾祖父”
下一篇:一下午三个会——日记摘抄1090
收藏 IP: 1.202.114.*| 热度|

9 王涛 郑永军 刘进平 杨正瓴 尤明庆 钟炳 史晓雷 崔锦华 谢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0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