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研究想象力不能靠想象 精选

已有 3424 次阅读 2025-7-18 08:12 |个人分类:书评书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a4aa8d7700d887681117de57fa5cb3fa_9781526609779.jpg

研究想象力不能靠想象

■武夷山

    2025年4月,英国Bloomsbury Circus出版社出版了英国爱丁堡大学临床脑科学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神经学名誉教授 Adam Zeman (亚当·泽曼)的著作The Shape of Things Unseen: A New Science of Imagination (本文作者译为“未见事物之形状:关于想象力的新科学”)。此前,他已经出版了好几部著作,如《意识:用户指南》《大脑画像》《癫痫与记忆》。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但想象力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有人认为,想象力只对创造性工作有用,其实,即使对于普通人,在回忆往事、预想未来、制订计划、做白日梦、阅读和创造想象中世界的过程中,想象力也无所不在。可以这样说,我们认为自己必然生活于此地、此时,其实远非如此。想象力并非日常生活中的例外,而是缺省设置。只不过直到现在,我们才知道想象力到底是如何工作的。

   神经学家泽曼在本书中将想象力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捋了一遍,涉及幻觉、梦游、快眼动睡眠、妄想等。作者通过神经科学、人类起源研究、儿童发育学等跨学科领域的讨论,明确地告诉读者:人脑首先是一个富于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器官,而且人类在演化过程中,学会了将想象到的东西与人分享。

   一方面,人们在观察、记忆、想象或行动的时候,大脑行为方式十分类似。比如,看到一个立方体图形,人的视线就会跟着立方体的轮廓走,就好像真的看见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立方体一样。另一方面,人们的想象经验又是千差万别的。有些人完全缺乏感官意象。

   泽曼在2015年新造了一个词Aphantasia。希腊语phantasia是想象的意思,在这个词前面加一个前缀a表示否定,即不会想象、不能想象。有人将Aphantasia译为心盲症,指无法在脑海中形成视觉图像的能力。心盲症患者通常无法主动想象具体画面,但保留语言、记忆等其他认知功能。全球大约有2%的人患有心盲症。

   泽曼说,imagination(想象力或想象)至少有三种含义。第一种,是image(图像、形象)这个词的技术含义,如“视网膜影像”。第二种,是想象不在场的事物,通常涉及视觉化过程。第三种,指的是创造力和重新构想的世界。

   于是,泽曼识别出三种想象。第一种是日常想象。据调查,接近一半的调查对象不是时时聚焦于手头的任务,而是经常精神漫游,做白日梦。只有性爱活动这一件事是调查对象能够专注不分心的。第二种是创意想象。比如,有些艺术作品能让观赏者潸然泪下。并非这些作品有什么内在的情感魔力,而是因为人的心智不仅在被动观画,而且在主动参与意义构建。比如,一本言情小说写到,男主是大帅哥,拥有黝黑的眼睛。读者可能进一步脑补,男主还应该有鬈曲的秀发。第三种是社会想象,指的是超越个人经验、设想不同社会形态与可能世界的心智能力。

    泽曼通过研究心盲症患者,得出一个结论:创造力并非必然要求创造者具有心理意象,尽管imagination(想象力)这个词来自image(形象)。事实上,许多创造力很强的杰出人士也是心盲症患者,例如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前任总裁Ed Catmull和参加过动画片《小美人鱼》创作的著名动画师Glenn Keane。也就是说,视觉形象能力并非取得创意成就的必要条件。

    本书的叙述风格非常轻松。作者举重若轻地讨论了与想象力相关的方方面面的话题,包括人是如何展开视觉想象的;人是如何理解其他人的心思的;游戏有何益处;精神障碍是怎么回事;想象力的各种形态;面对哥白尼的天文发现,人们想象出的各种解释方式;人格理论;阿基米德的“我发现了”时刻;心流;团队合作;大脑扫描;读心术等。本书内容还涉及脑网络、人类文化的演化、从受孕开始大脑的各个发育阶段等。

    有评论者说,泽曼确实是自我感觉良好,兴之所至就可以铺开五花八门的话题,如想象力自身一样漫无涯际。

《中国科学报》 (2025-07-18 第3版    读书)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494174.html

上一篇:博文细分类:管理杂谈 4
下一篇:接受健康培训公司的访谈,但不拿咨询费——日记摘抄1113
收藏 IP: 219.143.174.*| 热度|

25 刘进平 尤明庆 赵凤光 冯兆东 王涛 宁利中 李学宽 张学文 孙颉 徐芳 张晓良 崔锦华 王安良 王成玉 雒运强 谌群芳 李侠 杨学祥 叶春浓 郑永军 钟炳 池德龙 焦飞 葛及 晏成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9 1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