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博客细分类:技术杂谈2

已有 439 次阅读 2025-4-20 07:01 |个人分类:旧文重温|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客细分类:技术杂谈2

武夷山

 

3. 技术与诗(2003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4562.html

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一篇文章中说,在我们的日常理解中,技术是一种帮助做事的工具。如果再问“工具性”意味着什么,就必须讨论“原因”了。如果我们继续追问技术的本质,就会将技术看成一种诗艺(poeisis),它是显现或揭示的一种方式,因此,属于“真”的畛域。海德格尔这么说是什么意思呢?将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技术与诗牵强地挂上钩有什么益处?海德格尔分析了“技术(technology)”这个词的词源。技术有技艺(technique)的含义,而techne既表示制造(如做鞋与印刷),又表示艺术(如诗人和美术设计者所掌握的本事)。这是技术与诗的一重联系。另外,在柏拉图以来的希腊思想中,技术是与episteme(由它导出了认识论这个词)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技术是“knowhow”(知道如何去做)。海德格尔说,“对于techno而言,决定性的东西根本不在于制作制造,也不在于手段的利用,而在于前述的揭示”。他举例说,一个银匠通过“银质圣餐杯”这个观念,把圣餐杯的形和质组合到一起,从而将“走向”存在之路的圣餐杯给揭示了出来。笔者认为,做诗,也是要揭示诗人所理解的真与美。在揭示的意义上,技术与诗是共通的。今后,如果我们不是简单地将技术看成实现人的旨意的工具,也许有助于解决长期困扰人类的一些问题。

 

5. 技术素养也应提上议事日程(2004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6524.html

美国联邦政府也非常重视促进技术教育。国家科学基金会和国家航空航天局于20世纪90年代前期共同委托国际技术教育协会开展“国家技术教育标准项目”,该项目成果于2000年正式出版。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已经将其译为中文(《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于2003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遗憾的是,该书推出已有一年半,但是似乎尚未引起科普界(别忘了,科普的全称是“科学技术普及”)和科技界领导的应有重视。

我国高技能技术工人奇缺的状况已经持续多年。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轻视体力劳动的社会价值观再度抬头的影响外,不能不承认,技术教育(尤其是技术技能教育)的落后甚至完全缺位也难辞其咎。在某些农村地区,儿童辍学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家庭贫困,而是家长们对缺乏技术技能教育的中小学彻底失望。一位农民对去农村调查的学者说,受了多年教育的孩子,“绣花不如他妈,种田不如他爸”。这句大白话一针见血地点出了我们现阶段中小学教育的一个严重问题。 

科学计量学创始人普赖斯曾经打比方说,科学和技术是一对舞伴,尽管是在同一乐曲下起舞,但是各自按着自己的步伐来跳。当然,既然是交谊舞,双方就得相互协调。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既离不开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又离不开公众技术素养的改进。因此,技术素养也应提上议事日程了!

相关阅读

博客细分类:技术杂谈1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73163.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482648.html

上一篇:富兰克林为什么发明取暖炉
下一篇:推荐一篇报道:哈佛历史学家 Ferguson 警告:从黄仁勋访华到模型脱钩,AI正在终结旧秩序
收藏 IP: 1.202.114.*| 热度|

6 王涛 郑永军 刘进平 雒运强 钟炳 何青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0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