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科学大咖们对“哲人石”有话说~

已有 1449 次阅读 2023-11-25 11:09 |个人分类:科普小兵|系统分类:科普集锦|文章来源:转载

科学大咖们对“哲人石”有话说~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23-11-21 20:00 发表于上海


  +

在11月12日的科普出版创新发展论坛暨“哲人石”25周年庆祝活动上,到会的专家学者们踊跃发言,贡献了自己对科普出版的独到见解,也表达了对“哲人石”的深情厚谊。下面是武夷山、刘钝、曹则贤、张大庆的发言的精彩选摘:


     武夷山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原副院长



我曾为“哲人石丛书”做过一点边缘性的贡献:一是组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年轻同志为“哲人石”翻译了几本书,我为他们把关校阅。二是为丛书中的多部图书写过书评,其中对《数字情种》的评论文章还获得“哲人石丛书书评征文”一等奖。我以这个特殊身份谈三点对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的期望。


第一点,坚持把“哲人石”做下去,不管今后会遇到什么困难。很多情况下,坚持本身就具有含金量。我祝愿“哲人石”成为百年工程。

第二点,要以高度的紧迫感应对数字时代的挑战。现在有born digital(有人译为“数字原住民”)的说法。如果“哲人石”只有纸质版,内容再好,数字原住民也不会读的。迎接数字化大潮的挑战是必需,而不是选项。


第三点,希望今后更关注非英语国家出版的优秀科普图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大力倡导文化多样性和语言多样性。目前英语是国际科技界事实上的通用交流语言,但英语独霸从长远看不是好事。我们在选书时可以有更宽的视野。


     刘钝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哲人石丛书我家里大多数都有,我就我印象深的说几本书。


一本书叫做《心灵的嵌齿轮》,讲的是维恩图,也叫文氏图,就是用二维的平面图表明复杂的逻辑关系。维恩是剑桥冈维尔与凯斯学院的院士,这本书我恰好是在剑桥看到的,所以我看完书后,特意跑到学院的大餐厅,因为上面的彩色玻璃上就有维恩图的图案。


剑桥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有一个很有名的数学考试,叫“三足凳”,麦克斯韦、开尔文等很多名人都拿过这个考试的第一第二名。“哲人石”里有本《知无涯者——拉马努金传》。拉马努金是印度殖民地时期的一个海港局小职员,他给两个大腕写信,把他自己发现的数学公式寄给他们看。这两位都是“三足凳”考试的第一名,但我估计他们没看拉马努金的公式,或者根本看不懂。后来拉马努金给哈代写信,哈代就派利特伍德去考察。利特伍德说,拉马努金虽然没学过数学,但是他真棒,他的公式都是真的。哈代就把拉马努金弄到英国去了。我把这段故事写在我最近讲“三足凳”考试历史的文章里面,这是我从“哲人石”里受益。


第三本我印象最深,我也极力推荐的书,是《数字情种——埃尔德什传》。这个老头特别有意思,从小恋母,10岁还让妈妈给洗澡,终身不会做饭,居无定所,到处流浪,到处跟人合作:谁管我吃住,我就跟谁合作写一篇文章,署上他的名字。陶哲轩10岁就跟他合写过文章。数学文化里面有一个术语,叫埃尔德什数:如果你是跟埃尔德什直接合作,你的埃尔德什数就是1;与埃尔德什数为1的人合写论文的人,埃尔德什数为2。他定义他本人的埃尔德什数是0。大家都知道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他的埃尔德什数是4。“哲人石”里有很多好书,这样的书特别有意思。


     曹则贤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关于科普出版或者科技出版为什么没有多少高质量的作品这个问题,我觉得重要的是我们缺乏科学底蕴,我们有些科学家是相当缺乏科学底蕴的,这才是真正的现实。

对于科普,我始终的观念就是,我们要往深了走,因为我相信我们的一代一代的少年水平是高的,即使整体不高,但我们也不需要人人高,普及教育是普及教育,但是真正高的东西是高的东西。我们社会一定要提供高水平的东西,就是99%的人都读不懂的。

我们在介绍给孩子们所谓西方科学的时候,里面包含着大量的东西实际上是英文世界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后创作的,里面有很多的伪史,我们未加分辨就搬进来了。尤其是关于量子力学,里面有相当多的伪史,实际上一直流传在英语文献里面,被我们毫不辨别地纳入到教科书里面。如果大家有能力去读原始文献,就很容易看得出来。上海得风气之先,外语人才特别多,所以接下来希望能够多关注一点1940年或者1950年以前的科学。

最后,还要学会辨别真伪。一定要注意国外出版的书是泥沙混杂的,有的看起来特别好,在世界上很广泛流行的,其实讲的是伪科学。我们在出版一定要注意。







     张大庆

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



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电子化以后,读书的人太少,去图书馆的人都是自习,也不去看书。现在更多的人愿意去看手机。我把他们的阅读分成三种:一个是点阅,人家让你看什么,你就看什么,这就是一个被洗脑的过程,被推荐者洗脑,被算法洗脑,这样你就变成一个信息茧房,自己把自己包裹起来。第二种是查阅,你想做什么研究,你就去数据库搜索,但是你自己的视野非常少。其实去图书馆,更重要的是翻阅。很多期刊书籍里,有是你可能绝对想不到的事,可能跟你的本学科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会给你产生很大的启发。


在信息化的时代,在碎片化阅读时代,怎么去呼唤更好的阅读以及了解知识,我觉得像“哲人石”可能带来很多的帮助。另外,怎么让更多的学生和社会的人士了解“哲人石”,我觉得也有很多的拓展空间。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411079.html

上一篇:期刊论文审稿意见一则(20180705)
下一篇:俄罗斯国际科技合作协会(2001年间摘译)
收藏 IP: 1.203.173.*|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0 07: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