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博文细分类:科文交汇4

已有 832 次阅读 2025-7-29 08:10 |个人分类:科文交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文细分类:科文交汇4

武夷山

 

11. 再谈科学与诗(2007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7383.html

我曾写过一篇短文——“科学与诗”,讨论了二者的联系。德国当代作家斯特里马特在《随想录》中说,“每个真正的科学家都知道,他的种种科学假想,实质上都是些朦朦胧胧的、诗意盎然的预感,而每一个真正的诗人也晓得,他那种朦胧的预感实则是一些尚未得到预证的科学假想”。我觉得他说得很好。

我是在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新语文读本》高中卷第5册上读到斯特马里特的这句话的。将这样的内容编入语文课本,说明编者好眼力!

 

12. 中央电视台访谈节目:科学与幽默(200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3246.html

 

按:几年前,由于我在《科学时报》发表过题为“科学与幽默”的短文,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科学历程”栏目邀请我就这个话题做一次访谈节目,我又邀请了清华大学刘兵教授与我一道做客。以下是访谈实录。

……

记者:

我记得西餐之前

都要有一个开胃酒

咱们先给大家讲两个乐子

武老师先来

 

武:说是有三个人

一个是医生 一个是工程师 一个是计算机专家

他们三个就争论

哪种职业是历史上最古老的

首先这个医生就说了

当然是我们医生了

《圣经》的《创世纪》里面说

是上帝造人

他首先造了一个亚当 男人

然后在亚当熟睡的时候

从他身上取下一根肋骨

造了一个夏娃

你想想从身上取肋骨

是多么高超的外科手术

可见得医生是最古老的职业

上帝是最古老的大夫

 

工程师就说

且慢且慢

《圣经》里面说在上帝造人之前

首先说世界原来是一片混沌

是混乱的

是上帝从混乱当中创造出了秩序

从混乱当中创造出秩序

是多么了不起的工程

所以说工程师才是最古老的职业

 

最后计算机专家笑眯眯地说

不错,是上帝从混乱当中创造出了秩序

你们也不想想,是谁创造了混乱呢

计算机专家很有自信

近几年的混乱

基本全是计算机专家创造的

 

13. 中央电视台访谈节目:“科学与幽默”(之二)(200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3304.html

 

武夷山:比如说大数学家埃尔德什

匈牙利血统的

他这一辈子发表的论文

数量多得要命

仅次于历史上的高斯

他是天性的幽默

那种幽默感不是编笑话编出来的

他是流露出来的

 

比如说学过高等数学的人都知道

用希腊字母“依普西龙”

表示一个很小的量

就是,增加一个小量

加上依普西龙

 

这个埃尔德什也巧了

他又是一个终身未婚的

但他喜欢小孩

看到小孩他就说:依普西龙,我抱抱!

 

14. 中央电视台访谈“科学与幽默”之三(200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3362.html

 

记者:我们知道幽默分很多种……

有一种幽默方式就是

黑色幽默 讽刺幽默

这种幽默

在科学中没有太大作用吧

武:其实也未必

我想黑色幽默也和幽默一样

定义也是众说纷纭的

按我的理解,黑色幽默

是对理性化的种种系统和体系的冷嘲热讽

它是后现代思潮的表现方式之一

因为后现代的思潮

就是对原来认为权威的

真理的、颠扑不破的东西

都要颠覆了

在历史上

曾经神是至高无上的

随着牛顿的学说

随着达尔文的进化论的问世

随着弗洛伊德的学说

慢慢人家意识到上帝的地盘没有了

上帝死了 上帝一死了

慢慢把科学推到神的地位上了

其实科学也不是全能的

在科学当中

黑色幽默也是给人敲响这个警钟

科学不是全能的

科学有自身的问题

说一个小故事

说是有三个人

一个物理学家 一个哲学家 一个数学家

三个人一块儿观察一个大楼

这个大楼只有一个出口

没有第二个

他们观察了很长时间

最后获得一致意见

确信无疑地说这个楼空无一人

三人取得一致意见

提出这个意见之后

楼里走出两个人

物理学家说奇怪了

不可能的事

物理世界空无一人

怎么可能冒出两个人来呢

那个哲学家说

可能我们大前提一定出毛病了

他三段论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

可能是大前提出毛病了

数学家说了

等一会儿

说不定一会儿又有两个人走进去了

这个大楼不又是空的了吗

像这种就是属于黑色幽默

相关阅读

博文细分类:科文交汇3,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88940.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495619.html

上一篇:人工智能之父杰弗里.辛顿的家世
下一篇:超越自然之辩(摘译)
收藏 IP: 219.142.146.*| 热度|

11 王涛 宁利中 刘进平 雒运强 崔锦华 张晓良 杨学祥 晏成和 郑永军 杨正瓴 刘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 16: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