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博文细分类:科学传播4

已有 375 次阅读 2025-8-2 07:00 |个人分类:旧文重温|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文细分类:科学传播4

武夷山

 

12. 专业与业余——介绍美国的业余科学家学会(200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6602.html

 

美国有许多的科迷组织,今天介绍一个名叫“业余科学家学会”(Society for Amateur Scientists,简称SAS)的组织。

该组织成立于2001年,它的宗旨是推行这样一种信念:做出发现是任何自由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其成员的范围极广,有未受过专业训练的纯业余科学爱好者,也有想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之外进行探索的博士学位拥有者。按SAS的定义,“业余爱好者”指的是纯粹为着享受发现之乐趣而从事科学的任何人。年度会费只有35美元,家庭会费50美元,学生会费25美元。会员享有的权利包括:获得电子版周刊《业余科学家E-会讯》;购买天文望远镜、试管、电学仪表等科研用品可享受折扣价,最多折扣达50%;购买科学、科普书籍可享受25%的折扣;著名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的“业余科学家”栏目中的所有内容已汇总成一个光盘,购买此光盘可折扣30%;订购《科学美国人》杂志可便宜10美元;根据特殊的安排,会员可免费参观国家自然史博物馆的一些不对公众开放的部分;参与“国际科学计划”,能有机会接触地震学、考古学、天文学、火箭学等领域的前沿研究,从而培养自己的科研技能;在正式向科技期刊投稿之前,学会可帮助约请专家审稿提意见,等等。

 

13. 争取尽早实现卡林伽奖的突破(200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6766.html

基于印度卡林伽基金托管会的一笔捐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1952年起设立卡林伽科普奖,至2003年止,已经颁布了52届卡林伽奖(只有1973和1975两年没有颁奖),共有21个国家的59人获奖(有的年份有两人获奖),其国别分布如下:英国,10人;美国,7人;法国,前苏联或俄罗斯,各5人;印度,委内瑞拉,各4人;巴西,墨西哥,各3人;前西德,加拿大,意大利,巴基斯坦,各2人;奥地利,芬兰,孟加拉,埃及,罗马尼亚,捷克,菲律宾,加纳,亚美尼亚,各1人。从这个单子可以看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并没有偏向发达国家,倒是对发展中国家有一定倾斜。例如,1995年以来获奖的12人中,11人都来自发展中国家。遗憾的是,迄今我国没有任何人获此殊荣。其实,从建国55年来我国科普工作者的业绩来看,应当能推举出当之无愧的获奖人选。根据规定,中国科协、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或中国科技新闻学会都有资格进行推荐,推荐结果(每个国家只能推荐1人)必须由中国教科文全国委员会进行报送。希望有关方面大力协作,认真组织推荐,争取尽早有我国的优秀科普工作者获得该奖,这将是对广大科普工作者的巨大激励。

(李象益先生在2013年11月举行的第六届世界科学论坛上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卡林加奖”。这是该奖设立以来,首次有中国人获奖

 

相关阅读

博文细分类:科学传播3,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89453.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496165.html

上一篇: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客串“肯尼迪刺杀案”侦探
下一篇:[转载]作为“异乡人”的毕加索
收藏 IP: 219.142.146.*| 热度|

6 刘进平 尤明庆 王涛 张成刚 宁利中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3 02: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