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佳话:爱因斯坦给玻色翻译论文
爱因斯坦名满天下,出名的最重要原因是提出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但爱因斯坦是理论物理的大家,他对物理的贡献远不止于相对论。比如,除了相对论他还有光电效应理论、热容的爱因斯坦模型、离子导电的能斯特-爱因斯坦方程、玻色-爱因斯坦统计等贡献。爱因斯坦名气这么大,以至于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如果不给他发一个奖,似乎就有损诺贝尔奖的权威性。可是如果因为提出相对论颁奖,当时相对论又有很大的争议。无奈就以光电效应的名义给他发了一个诺贝尔奖。光电效应当然也是一流的工作,因为该理论证明了光的粒子性,使光的波粒二象性成立,为后来电子的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物质波、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
爱因斯坦与玻色的联系始于玻色-爱因斯坦统计,这在我的课上是必讲内容。玻色-爱因斯坦统计就是这个著名的公式:对玻色子,能量为E的状态被粒子占有的几率
公式的含义不在这里细说。这一统计和经典麦克斯韦-玻尔兹曼统计、费米-狄拉克统计适用于不同条件,可用统一的公式表示,因此是统计物理的重要基础。
刚刚看了一段杨振宁先生讲课的视频,讲到这一理论的提出过程。玻色是一个印度人,当年是一个无名小卒,他提出这一理论时写了一篇论文,但被英文杂志退稿。他就大胆地给爱因斯坦写了一封信,问爱因斯坦可否把论文翻译成德文发表。当时爱因斯坦已经是世界著名的理论物理大牛,玻色给爱因斯坦写信,爱因斯坦给回复就不容易了。可爱因斯坦不仅仅是回复了,还真的作了翻译,推荐到德文杂志以玻色个人的名义发表,还在文后说明玻色关注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并表示爱因斯坦本人关于这个问题还要继续写几篇论文。
原来,玻色提出的问题是爱因斯坦正在思考的问题,玻色的论文对爱因斯坦有启发,爱因斯坦则使玻色的理论进一步深化,后来形成了玻色-爱因斯坦理论,提出玻色-爱因斯坦凝聚。
这个故事之所以是佳话,我觉得主要还是要赞扬一下爱因斯坦。作为一个成名的大科学家,认真地思考一个无名小卒已被同行否定的理论,这固然是因为爱因斯坦具有物理大家的独到眼光,但爱因斯坦只看成就,不看名气,也表明了爱因斯坦纯粹的科学态度。另一方面是爱因斯坦提携后进,他之前连玻色的名字都没听说过,但只要玻色的论文有创见,就不仅作义务翻译,还积极推荐发表(爱因斯坦的推荐可是非常管用的呦)。还有就是爱因斯坦不掠人之美。爱因斯坦既然能推荐发表,当然懂得玻色工作的意义,玻色本人虽然没有得过诺贝尔奖,但因为研究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后来有不止一人、不止一次获得诺贝尔奖。爱因斯坦对玻色论文的发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现在国内一般的人情世故,如果爱因斯坦在玻色论文的基础上加上点儿什么(爱因斯坦本人也有相关思考,在玻色之后发表),要求作为玻色论文的共同作者也无可厚非。但爱因斯坦原封不动地翻译、推荐了玻色的论文,义务地为后辈服务,而没提任何要求。
能够成就佳话,另一方面也源于玻色的自信。玻色当年三十来岁,论文被拒稿,敢直接给爱因斯坦写信,还要求爱因斯坦翻译、推荐,是因为他对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正确性都有充分的自信。
故事是听杨振宁先生讲的,当然这故事是一个佳话是我提的。我虽然不敢打扰他老人家,也给他老人家写封信,问问他同意不同意我的提法,但想来老人家也不会追究这故事的版权吧?
20250113写毕,改就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7 1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