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sang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sangen

博文

山耕谭葛 葛的繁育·葛栽培的土壤 可以适应多种土质 耕作深厚产量更高

已有 1522 次阅读 2025-10-13 08:38 |个人分类:山耕谭葛|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山耕谭葛

 

葛的繁育·葛栽培的土壤

 

可以适应多种土质  耕作深厚产量更高

 

葛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据统计,我国葛资源(栽培和野生)约 40万公顷,其中人工繁育栽培的比例越来越大,这是农业生产及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历史必然(徐昀徵等,2021)。生产上大多数的葛是先用各种方法(如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等)培育成壮苗,然后移栽到大田中。从某种意义上讲,优质的土壤是葛根髙产的先决条件。

 

大田生产的土壤条件

葛的适应性强,在荒山荒坡、河边堤坝、田头地角、瘠薄的砂石地均能生长,但从优质高产角度而言,应选择排水良好、土层深厚、有机质较多、保水能力强、排水性好的砂质壤土,不宜选择低洼积水、土壤黏重的田地栽植。土壤肥力不够的要采取措施培肥地力,有机质含量保持2%以上,速效氮和磷达到50~80毫克/千克,速效钾150毫克/千克。葛在 pH4~8 均能生长良好,但以 pH5.5~7.0 最为适宜(王尧钰等,2014)。

我国南方的酸性红壤土,虽然粘性重,土中含腐殖质较少,但只要向阳,供排水方便,即使是荒山坡地,开垦后均可以栽种葛。此外,冲积而成的河滩沙洲地,不受洪涝危害,只要砂土参半,位置向阳,也是良好的选择地。但完全是砂石的河滩,则不宜种植葛,这不仅漏水漏肥严重,而且导致葛根产量低,块根畸形,影响商品价值。另外,选地时,还应注意环境是否受到破坏的情况,要确保栽培土壤不受工业有机废弃物和有害重金属元素(如铅、镉、汞等)及有毒非金属元素(如砷等)的污染(章丽娟,2012)。

要提前整好地,适当的翻土、松土、混土、碎土,清除田间杂草、树根及前茬作物留下的根茎等。为让葛藤有足够厚的疏松土壤生长块根,需全垦翻耕、整细,深度达40cm以上。要施足基肥,整地时,每亩撒施一袋复合肥(4kg),或者施入经过腐熟的农家有机肥每亩1500 kg(赵荣海等,2020)。

有的土壤要求消毒。可以用70% 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多菌灵400倍液,以减少土存病菌的数量。同时每667m可用石灰、粉碎的农作物秸秆50kg进行土壤改良,增加土壤的疏松性。

 

葛根的垄种技术与案例

垄种栽培是葛种植的常用方法。杨庭硕等(2022)指出,我们的祖先早在先秦时代就发明了“垄种植葛法”,其技术原理是将葛种植在土石混合的垄上,垄与垄之间自然形成垄沟。收割时,在葛藤的主根位置刨开浅土层就可以获取葛根。作者田野调查发现,葛农在收割葛根时,只需要将葛根的 80%以上切下,就达到了目的,但需要对遗留在土壤中的葛根作一些后续处理,大致是用草木灰或者石灰,也可以用纯碱粉涂抹在切口处,然后原地种下,整个葛藤植株不会因收割而死亡,来年在同样的位置还可以获得理想的收成。即使当年没有收取,也不犯愁,反正在地下的葛根还会继续长大、长粗,收获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早收迟收都无所谓。

我国各粉葛产区的栽培模式主要为大垄双行起土墩栽培、小垄单行栽培及大垄单行起土墩栽培。其中,大垄双行起土墩栽培密度为 5700~6300 株 /hm2,小垄单行栽培密度为 17250~18000 株/hm2,大垄单行起土墩栽培密度为 5250~6 000 株/hm2(蔡永鹏等,2022)。土地整治要切合实际,因地制宜,据土壤、环境、品种等具体情况而定。下面介绍的几种整地规范可供参考。

 

重庆栽培富葛的整地规范

(1)选地要求与整地前准备

表土层厚度达1m以上的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排灌良好,地下水位较低,大雨后排清田间积水不超过12小时。每3~5年轮作一次。清除田间和地边的杂草、树根及前茬作物留下的根茎叶等,集中处理,便于后继续作业。种植富葛的土地要及早整地,使种植沟内土壤充分风化,提高土壤肥力。特别要注意捕杀清除土蚕,减轻土壤虫害。

(2)整地标准

起垄一是增加根系的透气性;二是使根系生活在肥沃的活土层中,从而植株更加健壮,为丰产优质奠定营养基础;三是可以减轻积水对植株根系的涝害。起垄栽培因其能提高地温,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要想使起垄栽培真正发挥其应有效果,则垄高设置要合理。就葛根而言,起垄才能使其直接扎入地下,性状稳定,防止众多的分枝、弯曲,保障产品质量。可以行距1.8m、株距0.35m的种植标准(每亩1000株左右),按高度0.6m以上、上宽1.2m、底宽1.5m标准起垄,垄与垄之间沟宽0.3m(图 富葛种植起垄标准)。

可采用开沟起垄机作业,先深耕后起垄。山坡地可沿等高线方向起垄,防止水土流失。尽量不要用水田等积水太多的地块栽葛,如果有这类土地,必须每隔两垄挖一深沟,沟底与垄顶距离为1m,沟内积水应能向田外排清。

image.gif

富葛种植起垄标准

 

(3)施足基肥与芽前除草

起垄前在垄底部成带状均匀撒施复合肥。施肥带宽约80cm,与垄顶部距离应保持在40cm以上。底肥要一次性施足。起垄后要及时除草。田间整地及除草工作要在移栽前完成。通常起垄后还需覆膜。

(4)交叉起垄

交叉起垄(又称垄沟交替)技术是指,如果是第二年继续种植葛根,则可将前一年的垄翻作沟,相邻的沟垒成垄,朝一个方向依次交叉起垄。起垄时要混合均匀,松软适度,除去杂草,整齐规范。如果第三年或以后种植,则采取类似的交叉起垄方式,按此操作。在实践中发现,葛根交叉起垄技术可更好地改良土壤质地,防治水土流失,使土壤营养均衡,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防病除草,节省劳力,降低成本,提高葛根品质。

 

其他整地简介

葛在定植前的土地准备如下。①选地:根据粉葛对生态环境的要求,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灌方便、土壤 pH 值 6~8、非连作的地块作为定植地。②整地:选好栽种地后,要清除灌木和杂草,翻挖、 晾晒、平整土地。整理栽种地要适当提早进行,且有一定的深度,挖出树根,并将能搬动的山石清理出来。③开厢起垄:春季移栽葛苗前整地,按栽植密度确定行距,开沟做畦,将畦面整成中间高两边低的拱形畦垄(龟背形),畦面表土要整细。整地方式有起垄、开厢。一般在平缓地(坡度 < 8°)采用起垄或开厢整地,垄间距 1 m,垄高 0.4 m 为宜。④施肥:基肥的施用可及时满足粉葛生长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有利于粉葛前期生长,为粉葛高产奠定基础(张宇等,2014)。

垄整好后可覆盖黑色的地膜,以防种植前垄长草,达到保湿、保温、保水效果。凡未覆盖黑色地膜的垄,栽植后用芽前除草剂都尔喷施除草,再用稻草、麦秆等农作物秸秆覆盖垄面保温、保湿、保肥及保证土壤通透性,为保持块根生长、膨大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

在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石山之间的风化土壤透水透气性强,保水保肥能力差,一方面土壤疏松有利于葛根生长,另一方面保水保肥能力差,水土及可溶性肥料易流失,对整体栽培管理增加成本投入,为创造高产高效增加难度。可选择阳光充裕、排水灌溉良好、土地肥沃疏松的红黄土,并用地钻往地下40 cm 的深度钻土,使土地足够疏松,划线按11.2 m 刨沟起垄,垄高50 cm,宽50 cm,浇水施肥,盖地膜保温促进生长。

有的地方推行圆形土堆种植葛根的方法。在整地时将有机基肥施入。整地前,人工对田间杂草进行清理,清理干净后用机械对土壤进行深耕40 cm,同时每667 m2施入有机肥2000 kg,腐熟鸡粪 1000 kg,再细耙整平,使整个土壤疏松透气。放置7天左右,以促进有机肥、鸡粪、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稳定繁殖,做龟背形畦面,畦宽120 cm,畦高50 cm,沟宽40 cm,在畦面每间隔75 cm距离做一个高30 cm,直径30 cm的圆形土堆,每个土堆种植1株粉葛。土堆建好后及时用黑色地膜进行覆盖,以保土壤熵值和抑制杂草萌发,同时还能促进土壤有益微生物繁殖

广西地区种葛优先挑选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灌方便且背风向阳的壤土进行种植,砂壤土也可。需要确保地块深耕超过 30cm,等到拥有一定的干爽性之后,依据畦高 0.5m、沟宽 0.4m、畦宽 1.2m 的标准进行起畦。667m需要有 50kg 的钙镁磷、50kg 的硫酸钾复合肥以及 2500kg 的有机肥。可以依据株距为 70cm 的标准在畦面上起直径为25cm、高度为 101cm 的小土墩(黄日盛等,2017)。

湖北房县粉葛选地整地,要求选择土质疏松、透气性强、保水排水良好、肥沃的地块种植,且周围水源充足。整地在春季 3 月进行,深翻整碎 30~40cm 表土,667m2施入硫酸钾复合肥 50kg、过磷酸钙 100kg、有机肥100kg,作厢 1.5m,开沟 30cm,沟深 40cm,起垄1~1.2m,垄高 30~35cm,单行单株种植(张俊等,2020)。

福建省建瓯市在冬季及早深翻晒垡,深度20~30 cm,促进土壤风化。开春后每667 m2撒施腐熟农家肥4000~5000 kg 为基肥,随后整地作龟背状高畦。畦的规格以畦宽100 cm、高40~50 cm,沟宽30 cm、深20~30 cm 为宜。要按地形开好围沟、十字沟,达到排水畅通的目的(张志远,2012)。

在云南红河县葛根种植地,选择海拔1000~1800 m ,坡度小于 25°,可按行距1~1.5 m 开挖种子沟或种植塘,沟宽0.5~0.6 m,种植方向依地势而定,由于红河县大部分种植区为坡地或缓坡地,种植方向建议采用南北向,可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壤养分损失。结合整地作畦每 0.067 hm2 施腐熟农家肥或厩肥 1500~2000 kg,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100 kg,充分拌匀后施入种植沟或塘内,然后回填少量上层腐殖土,并施入甲敌粉或辛硫磷防治土蚕、金龟子、蚂蚁等地下害虫。葛根生长过程中,必要时可进行提沟培土。提沟培土可促进根系生长和块根膨大,增强抗旱,利于排水防涝和减轻病虫害,提高葛苗抗倒伏能力(钱秀英,2017)。

贵州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县最好在年前及每年水稻收割后的10~12 月之间进行整地,使秸秆返田,并深翻覆土,使种植沟土壤充分风化,提高土壤肥力。根据土壤现状,以南北行距开厢为主,行间距控制在1.2~1.5 m,并完成种植沟挖掘工作,沟深以50~60 cm 最佳,同时要做好石块等杂物清理,并及时灭杀土蚕,降低虫类对土壤的危害。必须一次性施够足量底肥。机耕以 1.5 m 或 1.2 m 开厢整地作垄(潘世良,2020) 。

 

当然,大田葛根还有其它的种植方式,如匍匐、爬地式葛根种植,矮化栽培,浅生定向栽培,轻简高效栽培等,这些栽培方式对土地整治的具体要求有别,但总体原则不会改变。

 

 

image.gif 

葛的大田整治

 

 

 image.gif

 

要让葛根膨大,需土层深厚

 

 

 image.gif

 

葛根大田栽培多用起垄方式

image.gif

通常起垄后还需覆膜

 

参考文献:

张志远. 葛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2012,(8):33-34.

章丽娟. 大理葛根及其种植土壤中主要金属元素的调查[D]. 大理:大理学院,2012.

王尧钰,左德川,徐显超,龚德勇.贞丰县葛根生产的适应性分析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4,(5):154-155,157.

张宇,王华,穆森,何美军. 粉葛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4,(22):86-87.

钱秀英. 葛根栽培技术要点[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7,328(4):60-65. 

黄日盛,黄鸿华.刍议粉葛新品种的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7,37(13):77-78,92.

潘世良. 浅谈三都水族自治县葛根栽培技术[J]. 种子科技,2020,(6):36,38.

赵荣海,崔阳威. 葛藤种植技术及加工[J]. 绿色科技,2020,(11):107-108,111.

张俊,邓友军,封海东,张泽志,周军.房县粉葛及其大田栽培技术初探[J]. 现代园艺,2020,(11):62-63.

杨庭硕,彭兵. 三千年葛文化漫谈[J]. 文史天地,2022, (7):11-19.

蔡永鹏,刘琼光,李敏华,莫道铭.合水粉葛常见病害调查及病原菌分离鉴定[J]. 农业与技术,2022,42(8): 28-31.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38195-1505701.html

上一篇:山耕谭葛 葛的繁育·葛的壮苗培育 苗床整理是关键 光温水肥要管控
下一篇:山耕谭葛 葛的繁育·葛的矿质营养 生长发育离不开必需元素 氮磷钾微一定要均衡施用
收藏 IP: 183.229.39.*| 热度|

7 张晓良 郑永军 宁利中 陆仲绩 王涛 崔锦华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0-19 0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