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sang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sangen

博文

山耕谭葛 葛文化·诗经之葛屦 纠纠葛屦 可以履霜

已有 1541 次阅读 2025-9-26 14:05 |个人分类:山耕谭葛|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山耕谭葛

 

葛文化·诗经之葛屦

 

纠纠葛屦 可以履霜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300余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周朝时,葛已经成为时人不可或缺的食材与纺织材料,朝野官民均广泛利用,因而葛及其制品出现在《诗经》中便不足为奇了。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国风·魏风  葛屦是其中之一。全文如下:

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掺掺女手,可以缝裳?要之襋之,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宛然左辟,佩其象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

    

注释:

纠纠:缭缭,缠绕,纠结交错。

葛屦(jù):指夏天所穿葛绳编制的鞋。

可以:何以,怎么能。

履(lǚ):(1)名词,鞋。(2)动词,踩在上面,走过。践踏。

掺掺(shān):同“纤纤”,形容女子的手很柔弱纤细。

要(yāo):衣的腰身;作动词,缝好腰身。一说钮襻。

襋(jí):衣领;作动词,缝好衣领。

好人:美人,此指女主人。

提提(shí):同“媞媞”,安舒貌。宛然:回转貌。

辟(bì):同“避”。左辟即左避。

揥(tì):古首饰,可以搔头。类似发篦。

维:因。

褊(piān)心:心地狭窄。

是以:以是。

刺:讽刺。

 

译文

葛绳编织鞋凉爽,穿上葛鞋可踩霜?柔弱纤细巧女手, 何以缝出好衣裳?缝了腰身又缝领, 恭候女主试新装。

美人看起多神气, 回身就扭向左方。头上戴着象牙钗, 心胸偏狭不大量。刺她所以写诗章。

 

赏析:

《葛屦》是一首褊刺诗,有多种解读。一种认为这是新婚妻子嫁入夫家不满三月便被要求执妇功,因此讽刺丈夫的诗歌,另一种认为这是缝衣女仆写来讽刺主人的诗歌。下面以后一种“解读”赏析。

《葛屦》全诗共两章,前章先着力描写缝衣女之穷困:天气已转寒冷,霜雪已经来临,但她脚上仍然穿着葛绳编织的凉鞋;她受冻挨饿,双手纤细无力。还必须为女主人缝制新衣,服侍试穿,非常凄惨。前章末尾用“好人服之”句,引出“好人”,后章作者笔锋一转,着力描写女主人之富有和傲慢。她穿上了缝衣女辛苦制成的新衣,连看都不看她一眼,还故作姿态地拿起簪子,自顾梳妆打扮起来。这种举动自然令缝衣女更为愤慨和难以容忍,因此,“是以为刺”。

纵观全诗,读者可以清楚地发现,此诗实际上用了一个很简单而又常见的手法,即对比。作者有意识地将缝衣女与女主人对照起来描写,两人的距离立刻拉开,一贫穷一富贵,一辛劳一傲慢,马上形成鲜明的对照,给人留下了十分强烈而又深刻的印象。

除了对比,此诗在艺术上另一个重要的特征,便是细节的描写。如写缝衣女只写她的脚和手,脚穿葛编织的凉鞋,极表其受冻之状;手儿瘦弱,极表其挨饿之状。这两个细节一经描摹,一个饥寒交迫的缝衣女形象便跃然纸上。再如写女主人,作者并没有描摹她的容貌,只是写了她试穿新衣时的傲慢神态和扭身动作,以及自顾佩簪梳妆的动态,便刻画出了一个自私吝啬、无情无义、“维是褊心”的女贵人形象。

最后要说的是此诗的点题作用。坦率地说,如果没有末尾“维是褊心,是以为刺”两句,仅以前面的描写和对比论,很难说出它有多少讽刺意义;只有当读者读至末二句,方知这诗具有讽刺意味,是一首讽刺诗。这便是点题的妙用。有此两句,全诗的题意立刻加深;无此二句,全诗便显得平淡。当然,讽刺诗在末尾才进行点题,跌出真意,这是常有的。但读者不得不承认,这实际上已成了此诗在艺术表现上的第三个重要特征。

还有人从“葛”作为生产劳动对象解析,认为本诗歌的起句“纠纠葛屦, 可以履霜”是女奴做葛屦的直接描写。诗歌的第一章, 是女奴如何做葛屦、织布、制衣的全过程,侧重于对“葛”这种植物在生产生活使用上的具体描写。这也许为《葛屦》的阐释提供了新的思路。

 

历代解读一览:

《毛诗序》云:“《葛屦》,刺褊也。魏地陋隘,其民机巧趋利,其君俭啬褊急,而无德以将之。”

《毛诗正义》谓:“夏葛屦,冬皮屦。葛屦非所以履霜……魏俗至冬犹谓葛屦可以履霜,利其贱也。”

宋代朱熹《诗集传》云:“魏地陋隘,其俗俭啬而褊急,故以葛屦履霜起兴,而刺其使女缝裳,又使治其要襋而遂服之也。”

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云:“夫履霜以葛屦,缝裳以女手,……以象揥之好人为而服之,则未免近于趋利,”“不惟啬而又褊矣,故可刺。”

清末陈继揆《读风臆补》:“通篇最吃紧在‘好人’二字。盖不提‘好人’,而刺褊之意不醒。”

 

辐射效应:

由《葛屦》还衍生出许多流传久远的诗文。选取部分如下。

宋晁补之《东城高且长》:“恭俭夙所敦,葛屦伤褊窄。身为物逆旅,生乃远行客。”

金段克己《方平道中》其二:“病怯春衫薄,衰怜葛屦轻。平芜迷旧迹,幽鸟变新声。”

元王恽《渊明漉酒图》:“纷纷葛屦杂华缨,何物衣冠可重轻。莫若脱来还漉酒,一杯时复圣之清。”

元赵孟頫《廉山晓行》:“曳杖行墟曲,苍茫晓色分。凝霜被原隰,葛屦非昔闻。”

明孙蕡《孟冬寒气至》:“愁人起视夜,北斗低复昂。中垣耀室壁,良月知载阳。客行涉远道,葛屦履严霜。愿欲同辛苦,江汉愁且长。”

明何景明《迎霜降》:“烈风扬云旗,鼓角悲广路。庭前玉树枝,昨夜微霜度。幽人蹑葛屦,出户履寒素。胡当戒坚冰,及此岁将暮。”

明王渐逵《厓山感兴》:“虞渊自古悲潜日,葛屦何人戒履霜。”

清彭孙遹《谢番禺兄送裘》:“絺衣风习习,葛屦露漙漙。”

 

    注:对本诗的解读,见仁见智,管窥蠡测,仅供参考。

 

 

 image.gif

 

《国风·魏风 • 葛屦》全文

image.gif

《毛诗》:“夏葛屦,冬皮屦。葛屦非所以履霜“

 

 

 image.gif

 

掺掺女手,可以缝裳(AI生成)

 

参考文献

      孔丘等编选,杨允编译. 诗经[M]. 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20.

冯燕琴.《葛屦》阐释与新译[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41(3):146-150.

薛景.浅论《诗经》中的“葛”[J].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24(4):102-104.

杨庭硕,彭兵. 三千年葛文化漫谈[J]. 文史天地,2022, (7):11-19.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638195-1503634.html

上一篇:山耕谭葛 葛文化·诗经之采葛 采葛采萧采艾采欲何为 三月三秋三岁三生万物
收藏 IP: 183.229.39.*| 热度|

11 张晓良 陆仲绩 宁利中 王涛 钟炳 杜占池 崔锦华 范振英 李学宽 胡泽春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29 02: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