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万物之间是存在普遍联系的,如果将这种普遍联系落实到物质的相互作用之上,那么空间中一定连续着物质,否则力是如何传过来的呢?如果否定空间中连续物质的存在,对自然力的解释就不可避免地走向神秘主义。正是这个原因,有哲学头脑的科学家几乎都认定空间中连续着物质,不过,这种物质用精密仪器根本观察不到,于是很多人称它为暗物质。
很多人无法理解,现代科学所依赖的精密仪器已经登峰造极,还有什么是观察不到的呢?但如果大家敢于想像万物归一,即宇宙中的一切都是由同一种最朴素的物质组成的,那么观察不到就很自然。因为此时组成精密仪器的物质和所有被观测的物质本质上就是一样的,用它只能观测由统一物质组织起来并出现个性的东西,而对共性的统一物质的混沌状态是永远不可观察的。也就是说,无论仪器再精密,也不可能观察到它的本原。
一般人是不敢想像万物归一的,毕竟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共性,它怎么可能组成丰富多样的物质世界呢?但哲学家不一样,他们很早就用一种物质,一个原理解释了自然界的一切。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古中国的哲学家们,他告诉我们,真实的宇宙是无限的,而在这无限的宇宙空间中就连续着统一的一种物质,它们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断地聚散中存在的,我们观察到的一切都是统一物质聚的状态,只是最初产生环境的不同使它们具有了不同的个性,而看起来空无一物的空间则是统一物质散的状态。在整个宇宙中,物质不灭,它只有聚散,能量不灭,它通过连续物质紧张程度的变化在空间中流动。
显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是一个本然自生的体系,它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因为有开始,就无法解释物质从哪来的,能量从哪来的,有结束,就无法解释物质到哪去了,能量至哪去了。西方科学中所描述的宇宙在这里只是无限宇宙空间的一个子系统,只不过它体积比较大,寿命比较长,让我们感觉它是宇宙的全部罢了,其实它应该和万物一样,不仅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也由同一个原理支配,大爆炸宇宙学说就是错的。
有一些人可能还会辩解,大爆炸宇宙学说是有科学依据的。但这只是自以为是的推理,没有任何实在的证据证明宇宙是大爆炸产生的,因为我们还没有能力到达宇宙中心去实地观测,所谓的依据不过是哈勃望远镜观测到的谱线红移,即从宇宙中心传递过来的光发生了波长变长现象。需要指出的是,对于谱线红移,立足点不一样,得到的解释也不一样。如果你假定空间是空无一物和对称的,对谱线红移的解释只能基于多普勒效应原理认定宇宙中心的星团在高速远离我们。但是,如果你认为空间中连续着物质,而且这些物质分布不是平均的,而是按照系统学规律不对称分布,即越接近中心物质密度越大,越远离中心物质密度越小,直到与它所依赖生存的空间相平衡。此时宇宙中心星团传递过来的光就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形,根本不需要它高速度远离我们,当然也不需要大爆炸宇宙学说了。
这可能就是真实的宇宙,它不过是一种物质的聚散而已。只不过聚的状态不一样的,有的寿命很长,如星系,有的寿命很短,如所谓的基本粒子,它们是在不断地生死变换中存在的,光就是依赖连续物质的周期性聚散来传递的,聚使它表现出了粒子性,只是散的过程看不见,才让我们感觉它是粒子束。
现在我们就明白了,所谓的暗物质,是相对于明物质而言的,暗物质不过是统一物质的混沌状态,明物质是统一物质的有序状态,明暗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它们可以从聚到散,也可以从散到聚,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由物质的聚散形成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2 03: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