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自然科学的发展史上,引力问题几乎是最难的,只有最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和爱因斯坦碰过,其它人几乎连碰都不敢碰,因为一旦碰上,就有无穷的难题缠着你不放。
牛顿的贡献就是只给了我们一个平方反比的引力公式,可引力是怎样产生的,他把这个难题交给了后人。爱因斯坦的贡献是提出了时间弯曲的概念,让人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认识引力,不过时空弯曲到底是什么?没有人能够回答上来。
引力问题为什么那么难呢?答案是很多人想不到的。就拿牛顿或爱因斯坦的认识来说,他们都坚持自然界的统一性,既然整个世界只有一种物质,彼此之间只有排斥力,何来引力?没有引力,却要去解释引力就是难的根源。
当然,引力之难还有一个更潜在的原因,那就是人类的自大。人们普遍把自己当成了高高在上的生命,却极少有人敢想那些微不足道的微尘也有生命。一旦把物质基础看成是死的质点,引力问题就无法解决了。
真正的哲学家是不一样的,他们往往能够根据物质的统一性,相信人和万物一样,不仅由同一种物质组成,也由同一个原理支配。因此,如果人有生命,那么万物就有生命,如果人有精神,那么万物就有精神。而一旦认识到物质内在的生命力,引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原来,引力根源于物质的组织,认识到了物质内在的生命力,我们就知道万物和人一样,皆是生命系统,有和人一样的自组织功能,而有了组织,引力就产生了。具体地说,有组织的物质密度大,无组织的物质密度小,当物质从占有空间大的混沌状态向占有空间小的有组织状态转化的时候,局部就出现了相空间的压缩,使连续在周围空间中的混沌物质向这里不对称流动,引力就是这种不对称运动的表象。
比如,牛顿在研究引力的时候,曾经构想过用以太压力来解释引力,但源源不断的以太向地心涌来,这无论如何不敢想像。原因是显而易见的,牛顿根本不敢想像地球有生命,不敢想像地球和人一样有自组织功能。如果敢于想像地球有生命,在不断发展壮大当中,此时它的发展就需要空间中物质的不断加入,引力就很容易理解了。
我们可以用类比的方法来想像引力的存在,把宇宙比喻成一个无边无际的大海,在大海当中存在一个压缩机,可以把100立方米的水压缩成1立方米,这里的水少了,周围的水就会流过来补充,而漂在水中的东西都向这里涌来,假如水是看不见的,压缩机就像具有了吸引力一样,把周围的东西都吸引了过来。当然,单调的压缩机是不存在的,但物质是有生命的,组织现象无所不在,而组织功能就像是压缩机。
有人可能会问,我们能否基于此推导出引力公式呢?答案是肯定的。在这里,我们首先要知道,连续在空间中的混沌物质可以穿过原子空间,直接作用于原子核。要计算引力,就必须计算混沌物质对原子核的浮力,当然这个浮力是向下的。浮力的大小和原子核的体积与正比,而所有原子的原子核的密度都是一样的,由此很容易出引力公式。
万物一理,社会中人与人的引力也是一样,人首先都是为自己的,因此,人与人都是处于相互竞争当中。你减少了对别人的排斥力,就相当于自己具有了吸引力。或者说,人与人之间是不存在吸引力的,吸引现象的产生都是以满足对方的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为前提的,只有你通过组织不断发展壮大,才能够满足对方的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你才是真正具有吸引力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2 05: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