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14日,“第16期hLife Café:Biophotonics,Pandemic Preparedness and Beyond”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巴西奥斯瓦尔多·克鲁兹基金会和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的9位资深专家学者围绕生物光子学、传染病防控、结构生物学、病毒学等前沿科学问题分享了最新科研成果,并交流了对领域发展的独到见解与深刻思考。来自美国、英国、瑞士、西班牙、瑞典、中国、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的近5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图1 会议合影
上午的报告由hLife编辑部主任闫群主持,由澳门科技大学的韩子天教授做主旨报告,阐述了中葡联合实验室在疫情预测系统中最新研究进展。随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丁美琪研究员系统阐述了基于视蛋白的光遗传学介导的信号调控,介绍了光遗传学在细胞信号处理中的最新进展。闫群主任向与会学者详细介绍了hLife期刊的办刊理念、学术定位以及为全球科研工作者提供的全方位出版服务,引起了现场学者的广泛关注。巴西奥斯瓦尔多·克鲁兹基金会的André Costa Lobato博士分享了中国与拉美国家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经验与未来展望,强调跨国合作在应对全球健康挑战中的关键作用。
下午的报告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欢副教授主持,巴西奥斯瓦尔多·克鲁兹基金会的David William Provance Jr.博士和山东农业大学的王培毅教授分别做主旨报告。David William Provance Jr.博士介绍了多表位蛋白构建的系统方法。王培毅教授深入分析了中国在结构生物学领域的技术优势与发展路径,展望了冷冻电镜在未来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前景。刘欢副教授从科技史视角梳理了病毒学发展的关键节点与技术革命,引发与会者对学科发展的深入思考。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李燕副研究员介绍了抗黄热病病毒治疗性抗体的研发进展。最后,彩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李慧博士分享了单细胞技术在健康与疾病研究中的创新应用。

图2 hLife Café学术报告
论坛现场气氛活跃,报告专家与参会学者进行了充分交流互动。

图3 hLife Café 互动环节
本期“hLife Café”会议作为2025南美光学国际会议(Light South America (LiSA 2025) Conference)中的一个重要分论坛有力地促进了跨学科、跨地区的国际科研合作与知识共享。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面对全球公共卫生与生命科学领域的复杂挑战,国际协作与开放交流至关重要。
未来,hLife将继续搭建更多高质量的国际交流平台,助力全球科学家共同应对人类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
期刊简介
hLife 由高福院士、董晨院士和Jules A. Hoffmann教授(2011诺奖获得者)领衔,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主办,中国生物工程学会,浙江大学陈廷骅大健康学院,西湖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治疗创新研究院和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联合支持,与国际出版商爱思唯尔合作的健康科学领域综合性英文期刊。
hLife 聚焦健康科学领域的前沿进展,旨在促进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融合发展。期刊发表与医学相关各研究领域最新成果,学科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病原生物学、流行病学、生理学、免疫学、结构生物学、疾病监测、肿瘤、药物、疫苗和健康政策等。
hLife是一本金色开放获取期刊,月刊出版;2022年成功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2023年11月正式创刊;2024年5月被DOAJ收录;2024年8月被Scopus收录;2024年10月入选“首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重点英文科技期刊支持项目”;2025年6月入选北京市科委“2025年度支持高水平国际科技期刊建设-强刊提升”项目;2025年8月入选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
hLife实行高标准与高效率并重的同行评审机制:
投稿至给出“是否送审”决定⏰1天
投稿至给出“首轮审稿”决定⏰28天
投稿至给出“是否录用”决定⏰61天
2026年前hLife接收的稿件免收文章处理费(APC)。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hlife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3 08: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