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

11月1号下午给高研院的博士生上课,这门课是和学院同事们一起上的,我承担其中的一个章节:关于科技伦理的四节课,学生还真不少,估摸有60~70人的样子。高研院的校园很漂亮,冠名吕志和科学园。课程上到一半中场休息的时候,我到楼下吸了两只香烟,偶遇小李同学,一个年轻帅气的小伙子,聊天中得知他来自河北石家庄,硕士是从隔壁华东师范大学读的,今年考到交大,我一直认为年轻时多走几个学校,多了解一些不同的研究风格与特点,对于个人成长是有很大帮助的。期间聊了一些科学社会学的话题,如团队、老师对于个人学术生涯的影响等,不禁想到这些年一直在给研究生开设《科学社会学》的课程还是有价值的,帮助同学们了解一些科学世界的运行规律,至少可以最大限度上减少读书期间遭遇的迷茫与困惑带来的困顿,并可以集中精力更早进入状态。
下课的时候已经是5.40了,到了学生们吃晚饭的时间了,了解到研究院离最近的地铁口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小李同学执意要用他的小摩托送我到地铁口,盛情难却,到了地铁口我们又聊了一会,并鼓励他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就此别过,可惜忘了一起拍张照片,留作纪念。人生中的很多美好相遇点缀了我们平淡无光的日常生活,有时会想,很多相遇注定是我们与某人的最后一次相遇,虽然有些伤感,但那是时间列车上的必然。不知道在茫茫人海的无数次擦肩而过的相遇中我们是否也会成为别人的回忆或念想。谢谢小李,谢谢这个深秋的相遇!

说明:文末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2025-11-2于南方临屏涂鸦【刚才写完的博文提交时突然没了,很让人抓狂,赶紧凭记忆记录下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04: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