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淡虚无,灼见真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hqtt 跨界真中医的教研医之路

博文

赵汉青疑难杂症诊疗精选--崩漏(2)

已有 878 次阅读 2025-8-31 23:13 |个人分类:医案|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张女士,45岁,初诊日期:2023年3月12日,主诉:经血非时暴下不止3月余,加重2周。

近3个月来月经周期紊乱,经血不时暴下,量多色淡,夹有血块及黏液状物。曾在北京某三甲医院妇科就诊,经B超、激素水平检测等检查,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伴中度贫血(血红蛋白最低至70g/L)。

西医给予激素治疗,口服避孕药、黄体酮、止血药及铁剂补充治疗。初期出血有所减少,但停药后复发且较前加重。近一个月来出血持续不止,动则量大,院方曾建议行刮宫术。患者拒绝手术,辗转北京多名中医治疗效果不佳,经人推荐,求诊于赵汉青教授。

刻下症见崩漏交替,量多色淡质稀,偶夹血块及豆汁样物,腹不痛,坠胀感明显。面色萎黄无华,唇甲淡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动则汗出,四肢不温,腰酸膝软,纳差,食后腹胀,便溏,头晕心悸,夜寐不安,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

赵教授认为,此属脾肾阳虚,冲任不固所致之崩漏,治以温补脾肾,固冲止血。虑及患者长期服用寒凉止血及激素类药物,进一步损伤阳气,当务之急在于温振脾肾之阳,固摄冲任。选用《妇人大全良方》之伏龙肝散加减。处方 伏龙肝30g 血余炭 15g 煅龙骨 30g 熟地 15g 当归 10g 川芎 9g 艾叶 6g 炮姜炭 10g 肉桂5g 炒白术 15g 炙甘草 6g 阿胶(烊化)9g 生黄芪 30g ,7剂,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嘱其先煎伏龙肝,取上清液煎煮余药。

二诊(2023年3月19日):患者精神转佳,诉服药3剂后出血量明显减少,7剂后出血已止。食欲改善,大便渐成形。仍感乏力、腰酸。舌脉同前,但脉象较前略有力。原方去血余炭,加续断15g、菟丝子15g以加强补肾强腰之功。继服14剂。

三诊(2023年4月5日): 患者面色渐转红润,体力增加,四肢转温,纳眠可,二便调。复查血红蛋白升至105g/L。 嘱其停药5天,观察月经来潮情况。

四诊(2023年4月20日):患者诉4月10日月经来潮,经期5天,量色质基本正常,仅感轻微乏力。赵教授以归脾丸合右归丸理善后,并嘱其注意休息,调畅情志,适度饮食,不要过于担心更年期问题。

随访(2023年7月):微信随访,患者诉近3个月月经周期、经量均已正常,体力恢复,复查血红蛋白维持在120g/L以上。

【按语】

赵教授指出,此患者西医屡治无效,往往与体质虚弱有关,通常中医效果更好,关键在于西医无法辨明阳虚不摄之根本。患者出血色淡质稀、面色无华、肢冷便溏、脉沉细无力等,均为一派脾肾阳虚,气血亏损之象。前医或见血止血,或滥用寒凉,致阳气更伤,冲任不固。本人推崇伏龙肝为“温中止血之圣药“。其性温质重,能温中散寒、收敛止血,尤宜于虚寒性出血。以其煎汤代水,更能充分发挥温摄之效。方中以伏龙肝为君,温中止血;血余炭止血不留瘀,艾叶、炮姜炭、肉桂助君药温阳散寒、固冲止血为臣;黄芪、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以复统血之权;熟地、当归、阿胶滋阴养血以补耗伤之阴血;少佐川芎活血调经,使血止而不留瘀。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脾肾、固冲止血之功。血止后及时调整方药,加强补肾健脾以固根本。后用丸剂缓图,促使月经周期恢复,体现了“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

此病案展示了中医药治疗疑难重症的独特优势。对于西医反复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崩漏,只要辨证准确,药证相符,常能收到满意疗效。

本医案基于真实中医病案编撰,旨在展示赵汉青教授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思路。实际临床应用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自行用药。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24811-1499868.html

上一篇:赵汉青疑难杂症诊疗精选--自汗(1)
下一篇:赵汉青疑难杂症诊疗精选--心衰重症(3)
收藏 IP: 120.245.123.*| 热度|

2 郑永军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4 14: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