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淡虚无,灼见真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hqtt 跨界真中医的教研医之路

博文

赵汉青疑难杂症诊疗精选--银屑病(29)

已有 879 次阅读 2025-9-23 23:51 |个人分类:医案|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张某,男,32岁。程序员。初诊日期: 2023年11月5日。主诉: 周身出现红色斑块,伴覆银白色鳞屑、瘙痒1月余。 患者1个月前因项目上线连续加班后,躯干、四肢出现散在红色丘疹,上覆银白色鳞屑,刮之易脱,基底色红,可见筛状出血点,瘙痒明显。自行外用某药膏,初起略效,后反复加重。平素工作压力大,咽干,喜冷饮,大便干结,小便短赤。

刻诊: 头皮、躯干、四肢伸侧可见散在或融合的红色斑块,形如钱币或地图状,上覆较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后可见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赵汉青教授认为,患者青年男性,阳热偏盛,加之过劳熬夜,情志内伤,致心肝火旺,热入营血。血热炽盛,外发肌肤,故见皮损鲜红、新疹不断;热盛生风,风盛则燥,故肌肤失养,叠起白屑、瘙痒明显;里热炽盛,津液受伤,故见咽干、便结、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滑均为血热内蕴之象。治宜清热解毒,凉血祛风,处方:土茯苓30g,北豆根9g,虎杖15g,草河车15g ,白鲜皮15g ,忍冬藤15g ,威灵仙6g,生甘草15g,生大黄10g,牡丹皮15g,赤芍15g,地肤子15g,水牛角丝10g

用法: 每日1剂,早晚2次温服。14剂。

二诊(11月19日): 患者欣喜来告,服药后大便通畅,瘙痒显著减轻,新发皮疹停止出现,原有皮损颜色转暗,鳞屑减少。舌红转淡,苔薄黄,脉弦。热势渐退,效不更方,原方去生大黄,继服21剂。

三诊(12月10日): 皮损大部分消退,遗留色素沉着斑,仅小腿残留两处较小斑块,色淡红,鳞屑细薄。舌淡红,苔薄白,脉略弦。病情进入静止期,呈现血虚风燥之象。更方为: 生地黄30g、玄参15g、丹参15g、火麻仁10g、大青叶15g、北豆根10g、白鲜皮15g、草河车15g、连翘15g、当归12g、鸡血藤20g。21剂,水煎服。

四诊(12月31日): 皮损基本平复,改为膏方巩固,并注意生活调摄。

【按语】

银屑病属于难治皮肤病,一般属于中医“牛皮癣”范畴。赵汉青教授诊治此案,准确抓住血热风燥这一核心病机,以克银一方为主,重在清热解毒凉血。方中土茯苓解毒除湿;北豆根、草河车清热解毒凉血;白鲜皮清热祛风止痒;忍冬藤清热解毒通络;威灵仙祛风通络;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祛风之效。赵教授非常重视中药的安全性,尤其关注山豆根这类药材的潜在影响。在处方中明确选用毒性相对较小的北豆根,并严格控制剂量在10克以内,同时一定会叮嘱患者定期监测肝功能,强调中病即止,避免长期过量服用。

本医案基于真实中医病案编撰,旨在展示赵汉青教授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思路。实际临床应用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自行用药。

赵汉青教授出诊信息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24811-1503253.html

上一篇:疑难杂症诊疗精选--耳鸣(28)
下一篇:赵汉青疑难杂症诊疗精选--脱发(30)
收藏 IP: 120.245.122.*| 热度|

2 王涛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27 02: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