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中年男性患者,疫情期间感冒后出现异常出汗,之后汗量逐渐增多,严重时甚至浑身湿透如洗澡,每天需更换衣物多次。随着汗量增加,尿量明显减少,大便正常。舌色偏淡,苔薄白,脉象沉缓。
此前多位医生曾按“阳虚”或“气虚”辨证治疗,服药两年累计数百剂,均未见效。赵汉青教授接诊后,注意到患者的关键特征——汗多则尿少,认为这与人体水液代谢失调有关。他提出“汗与尿本质同源”,皆由水液转化而来。患者问题核心在于膀胱气化功能失常,导致水液不能正常排泄为小便,反而外泄为汗。
基于“六腑以通为用”的中医理论,赵教授选用经典方剂“五苓散”加减,通过促进膀胱气化、通利水道,引导水液回归正常代谢途径,从而达到“利尿止汗”的效果。服药一周后,患者尿量明显增多,出汗减少大半;继续服药一周,多年顽疾彻底痊愈。
【按语】
中医认为,人体水液代谢如同一个循环系统,汗液与尿液本质同源,皆由水谷精微转化而成。当膀胱气化功能失调,本该形成尿液的水液误从汗孔排出,导致汗多尿少。此时强行止汗或补益反而加重紊乱,而通过调理水道、恢复排尿功能,可使水液归道,汗症自止。此案体现了中医“治病求本”与整体调节的独特思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4 14: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