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个问题:《鼎》卦是几个猜想的有利证据
《鼎》卦非常的重要,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从《鼎》卦文本的解析中,其细节有力的证实了我之前的几个假设。
1.《鼎》卦证明了爻辞的整体性。
以往解读《周易·经》,往往侧重于单个字、词或句的解释,鲜少将爻辞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分析。《鼎》卦的理解亦是如此,很少有人将其总体理解为一篇论说文,因此难以厘清“得妾以其子”、“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虧悔,終吉”、“覆公餗,其形渥”等关键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现在看来,卦爻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必须首先探寻其核心主题,而非从孤立的字、词或句入手,而应以主题为逻辑线索,贯穿全文。缺乏明确的主题,有些字词怎么解释都行,毕竟义项太多,能发挥的联想太多,也不需要验证。
当主题得到准确归纳后,我们会发现爻辞的逻辑思路非常严密,词语之间的衔接也呈现出清晰的逻辑关系,从而更加凸显了逻辑主题。
《鼎》卦的文本分析清晰地表明,此卦具有很强的说理性,结构也极为清晰,如同我们现代领导的讲话一般。
首先,“初六:鼎顛趾”和“ 九二:鼎有實”介绍了“进献”的好处。“九三:鼎耳革”和“九四:鼎折足”讲的是“进献”深层次的原因。“ 六五:鼎黃耳金鉉”和“上九:鼎玉鉉”则讲的是“进献”的原则,不仅要“进献”,而且要频繁、稳定、高调。
从这个角度来看,《鼎》卦就是一篇完美的论说文,中心明确,其作者的思路非常的成熟。
2.《鼎》卦证实了几个字的解析是合理的。
《周易·经》的文字非常的精炼、准确、生动。想把握其思想内涵,必须逐字分析,而不能简单的解释就以为明白了。
例如以往,对“吉”的解释认为是“占辞”,是占卜时对卜兆的判断。而我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吉”就是指好事情,是主观对事情价值的判断,并不一定是占卜后才进行,也不是对已经发生事情的验证。在《鼎》卦卦辞中,有“元吉”一词。“元”是开始,表示时间上的起点。按照“鼎”是“进献”的解释,那么“元吉”就是指:“进献”物资给商王后,好的事情逐步开始发生了。以往有人认为“元吉”和“大吉”意思类似,现在看起来完全不同。鼎卦中既有“元吉”,又有“大吉”,区别很明显。“元吉”而并非“大吉”之意。在《鼎》卦爻辞中暗示:正是因为发生了改变,开始进献物资了,好事才开始产生。
再如《鼎》卦中,“亨”的沟通含义非常明显。卦辞“鼎,元吉,亨”仅有四字。前三字“鼎,元吉”已构成完整句意。唯独“亨”单字存在,表明该字不与其他字组合也能表达独立含义。我们之前的分析认为,其含义可能为“沟通”,可译为“我和你们说”,语法功能为强调。现在看来,这种理解在卦辞中的解释力非常完美。
还在爻辞中,有“方雨虧悔,終吉”一句。人们往往用现代汉语的意思去理解古文,认为“方”作介词,表示“当下雨的时候”。通过我们从主题倒推,发现“方”就是“方国”的意思,只有解释为“方国”,才能和前句衔接,共同表达主题。同时,这个义项也证明了《周易》中字的含义有其内部的一致性,并不像传统解经中所说的:一个字在这个句子中是这个意思,在另外的句子中又是另外的意思了。
3.《鼎》卦让我们开始怀疑《周易》并非占卜用书。
通过对《鼎》卦文本的正确解析,我们发现其爻辞很明显的表现出了日记或总结的特点。《鼎》卦文本的结构,先说“进献”的好处,再说“进献”的深层原因,最后说“进献”的原则。这明显就是一篇论说文,具有很强的说理性。
文王费尽心力,精心组织的写下这些爻辞,目的是什么? 很可能一方面说理给子女和小人(下属)来听;另一方面是自己的总结,说给自己来听,用于今后自己的工作。在这个方面,我们不得不承认,文王的确开创了先河,非常的伟大。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证明,这些爻辞,不是用来占卜的。若是贞卜,不需要这么说理。关于这一点,我们今后将详细论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24 1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