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kfeng0810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kfeng0810

博文

致敬中国农作物数量遗传学研究的先驱杨允奎先生 精选

已有 3763 次阅读 2025-4-10 09:52 |个人分类:中国遗传学史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致敬中国农作物数量遗传学研究的

先驱——杨允奎先生

 

冯永康

(生命科学史研究者)

01-杨允奎.jpg

杨允奎1902—1970

 求学之路

安岳的田埂记得

那个数着稻穗的瘦弱儿郎

庚款留洋的藤箱里

装着故土与纺车的悠扬

清华园的晨露

俄亥俄州的星辉

最终都沉淀成

归国行装中

一册未著的玉米遗传诗行

 

科研奠基

抗战烽火中的农业改进所

您用布鞋丈量四川的土壤

将农家品种的倔强基因

写入《稻麦检定》的岁月沧桑

当共和国的号角初响

“川大201”穗芒高昂

以杂种优势的算式

解开西南大地的希望

 

三重使命

新中国晨光里

您肩挑三重重任——

百姓尊称厅长

您却俯身宝兴陡坡

细辨「二早子」的花粉清香

行尽岷江咏阜康

师生敬称校长

讲台上的粉屑飞扬

您把遗传学原理

化作田间地头的方言滚烫

                同事恭称您院长

农科院的杂交育种忙

实验室的镜光闪亮

都在诉说——

如何以知识和担当

托起一个民族的粮仓

 

玉米丰碑

当晨光漫过农学院墙

中国数量遗传学的奠基者

正以算尺与方程式

推演玉米的生命立方

遗稿《玉米果穗数遗传的初步研究》

在时光里静静酝酿

您与李竞雄、吴绍骙携手

用三种乡音合著的

这部金色史诗

在春风中

拔节生长

  

大地铭记

当川西露珠缀满叶芒

您说:真正的传承

是让每个后生都成为

行走的遗传华章

每株挺立的玉米

都是您不灭的信仰——

在数据与植株之间

丈量着

大地无言的

丰饶与希望

 

附:《遗传学在中国的初创与曲折变迁》之拙著中

有关杨允奎先生之内容摘录分享

 

冯永康

(生命科学史研究者)

 

杨允奎(1902—1970),四川省安岳县人。 1921 年考入清华学堂留美预备部学习,1928 年获得庚款留学名额资助,进入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攻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 1933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1同年,应聘任河北省立农学院教授。

1935 年起,杨允奎受时任四川大学校长任鸿隽(18861961)之聘,担任国立四川大学农学院教授,并开始在四川大学执教遗传学课程。

1937 年,杨允奎受命创办四川稻麦试验场(翌年改名为四川农业改进所)后,不仅组织和带领遗传育种研究人员,进行大规模的粮食作物地方品种资源的调查,他还克服重重困难,开始了长期的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的选育工作。他先后发表了《杂种优势与作物育种》2《玉米杂种优势涉及株高与雌花期之研究》3《应用间接测算遗传中之交换值》]4等研究论文。在我国农作物数量遗传学的研究方面,杨允奎被称为主要的开创者。

1941年,杨允奎回到四川大学农学院任教并兼系主任,主讲遗传学、作物育种学、生物统计学及田间设计等课程,同时开展了玉米、小麦、豌豆的遗传育种研究工作。

1952年,杨允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农业部四川农业试验所所长。同年12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5年任四川省农业厅厅长兼四川省农业科学院院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兼任四川农学院院长,并创建数量遗传实验室兼任室主任。1963年被评为一级教授。

1956 8 10 日至 8 25 日,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学术界贯彻实行百家争鸣方针的正式标志和第一个试点样板的遗传学座谈会,经过短暂的筹备之后,由中国科学院和高等教育部共同主持,在青岛市栖霞路的中国科学院招待所召开。杨允奎作为四川省的代表,应邀参加了青岛遗传学座谈会,并在会上作了要重视农作物数量性状研究的发言。

02-青岛遗传学座谈会与会者留影.jpg

1956年青岛遗传学座谈会留影

(前排左起:1杨允奎,3童第周,6吴仲贤,8 胡先骕,10 李汝祺,11谈家桢,15方宗熙)

 

1949 年到 1965 年,我国的玉米遗传育种经历了从地方品种选,品种间杂交种选育,双交种、三交种、顶交种选育,再到应用单交的典型发展历程。国内农学界称誉为中国玉米遗传育种事业三大开拓的李竞雄(19131997)、杨允奎与吴绍骙(1905—1998),各自艰辛地开展着玉米育种工作。

1958年起,杨允奎在四川省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他的助手一道开始利用玉米雄性不育特性培育杂交种。经过几年的辛勤工作,他们总结发表了《利用玉米雄性不育特性制造杂种的研究》和《利用雄性不育特性制造玉米杂交种的研究续报》等研究论文。5

1962 年,杨允奎在四川农学院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农作物数量遗传实验室。他的遗稿《玉米果穗数遗传的初步研究》6等,是国内最早系统介绍农作物数量遗传学原理和方法的论著。

 

1]李实蕡.关于杨允奎学术思想的初步探讨[M//纪念杨允奎教授诞辰九十周年文集.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422.

2]杨允奎.杂种优势与作物育种[J.科学月刊(成都),194822.

3]杨允奎.玉米杂种优势涉及株高与雌花期之研究(英文)[J.美国农艺学杂志,1949. 4]杨允奎.应用间接测算遗传中之交换值[J.中华农学会报,1949.

5]杨允奎,杜世灿,段光辉.利用玉米雄性不育特性制造杂种的研究[ J.作物学报, 1962 1): 35-42. 6]杨允奎,杜世灿,邓孝贞.玉米果穗数遗传的初步研究[J.遗传,19792):21-23.

 

 

2025410日)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294644-1481374.html

上一篇:中国遗传学家最早的创新实验研究
收藏 IP: 61.188.225.*| 热度|

3 郑永军 史晓雷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7 12: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