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写作就是战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早年与拳王阿里的间接编辑合作

已有 427 次阅读 2025-5-21 08:18 |个人分类:东鳞西爪|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写作就是战斗: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妮·莫里森早年与拳王阿里的间接编辑合作

武夷山

 

2025年是阿里的自传作品The Greatest: My Own Story发行50周年(此书似乎没有中译本)。2025年5月19日,美国作家Melina Moe在LitHub(文学枢纽)网站发表文章,Writing is Fighting: Inside Toni Morrison’s Literary Collaboration With Muhammad Ali,介绍托妮·莫里森(1931-2019)在编辑拳王阿里自传的过程中两人间接合作的情况。

1975年问世的该书第一版是阿里与著名黑人作家Richard Durham(1917-1984)合作完成的,后者让阿里讲述自己的经历,他录音下来,再根据阿里的回忆资料进行撰写。为了深入了解阿里,Richard Durham还曾观摩阿里的备战训练,跟着阿里转战各地,并不断抽空录下阿里的回忆讲述。

后来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作家托妮·莫里森此时在兰登书屋担任高级编辑,她为推进同是黑人的阿里的自传殚精竭虑,也为出版其他一些青年黑人作家的作品不辞辛劳。就这本书而言,她主要与Richard Durham全程互动,所以她是间接与阿里合作。

    到1972年5月时,阿里自传的手稿已经拖期两年了。莫里森已经在兰登书屋干了5年编辑。兰登书屋很看重此书,所以连总编Jim Silberman都会亲自过问。有一次总编写信给阿里的经纪人Herbert Muhammad(也是黑人)求助,说阿里自传项目已经到了“惨败的地步”。莫里森作为责任编辑,既要维护作者,又要催促作者加快进度,保持微妙的平衡。  

    手稿拖期的原因是这样的。阿里与兰登签约时,他是有空的,之所以有空,是由于他“为了良心拒服兵役”(不愿去越南打越南人),被吊销了拳击手资格,还面临5年刑期的威胁。后来,经过一些同情者(包括一些法官)的帮助,阿里的拳击手资格终于被恢复。他已经损失了三年半的拳击黄金岁月,资格恢复后,他就全力投入一站又一站比赛,没空顾及自传的事了。Richard Durham也陪着阿里一站一站地跑,并插空录音。

另外,原先的计划是写一部流水账式的回忆录,现在则将自传的主题改为东山再起了,变动较大。

莫里森说,自己与Richard Durham的关系是很温馨,很专业的。但是,稿件拖期严重,她只好夺命连环式地发大量电报催促陪着阿里行动的Richard Durham。有时候,她同时发两封电报到不同地点,因为不能确定阿里和Richard Durham当时栖身何处。

她习惯于记录下与自己所编辑的图书之作者交往的点点滴滴。1974年5月的一天,Richard Durham派信使送到莫里森办公室一批新完成的手稿,只有区区38页,且未加任何说明,关于下一拨稿件拟写多少字、何时完成等只字未提。后来莫里森在一封信中,说自己当时“非常痛苦和难堪”。

  有一回,她在写给Richard Durham的信中坦承:“只有靠我的热烈真诚的斡旋才使这份图书合同没有黄……但您在上周四那个场合表现出的对我的努力的不屑一顾使我非常忧郁,非常伤心,我现在若不告诉你我的感受,我就要憋死了。”

   由于阿里文化程度不高,又忙于赛事,他对这本“自传”的贡献其实不大。传记作家Thomas Hauser曾罕见地给阿里自传的autobiography一词加上引号,他觉得,阿里恐怕连这本书的手稿都没通读过一遍。但莫里森坚持认为,阿里的创意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莫里森还认为,阿里的媒体人设可以给自传体裁注入一种新的、黑人独有的、创造性的自我塑造路径。阿里在自传中敢于袒露一切,呈现为“公共性的私密”。于是,莫里森希望,此书可以“将读者置于一种微妙的偷听处境……于是作为读者,我们获知了一番秘密”。

可以说,莫里森比别人更早地看到了阿里的时代象征意义。她在给Richard Durham的一封信(写于此自传图书项目的后期)中说:“我觉得,你对本书的把握理解有否有点过于悲观了。我的意思是,不要强调一个时代的终结,而要强调一个时代的开端:阿里作为大写的人的时代替代了了阿里作为斗士的时代。尊意以为如何?”

 

相关阅读

武夷山,拳王阿里:创新者的象征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1557&do=blog&id=985311

    我在此文中介绍说:

越战期间,他拒绝服兵役,这在当时是惊世骇俗的。阿里公开说:“我绝不会跑到万里之外去谋杀那里的穷人,如果我要死,我就死在这里,咱们来拼个你死我活!如果我要死的话,你们才是我的敌人,与中国人、越南人、日本人无关。我想要自由,你们不给;我想要公正,你们不给;我想要平等,你们也不给。你们却让我去别处替你们作战!在美国你们都没有站出来保护我的权益和信仰,你们在自己的国家都做不到这些!”一些年轻人佩服他的勇气,但很多中老年人包括他的许多粉丝都因他的举动而愤怒,认为他拒绝服兵役就是不爱国,太不应该了。

 

武夷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托尼.莫里森谈工作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059085.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486521.html

上一篇:骑驴找驴一例——日记摘抄1097
下一篇:博文细分类:文学杂谈1
收藏 IP: 1.202.113.*| 热度|

7 张晓良 刘进平 郑永军 钱大鹏 王涛 尤明庆 钟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22 11: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