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LISW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FLISWX

博文

按标题搜索
谈谈大学生的迷茫
热度 4 2025-4-25 08:56
回想我们当年上大学那会儿,正值改革开放之处,百废待兴,年轻人充满着朝气活力。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是每个青年学子的梦想和愿望。求知欲让每天的大学生活紧张而充实。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健康积极,压根没听说厌学和抑郁这些词儿。一晃40多年过去了,看现代大学生发生的事情,令人困惑不解。现在的大学生究竟怎么了?总感 ...
5772 次阅读|5 个评论 热度 4
怎么写总结
2025-4-24 08:01
某公司董事长要求市场部经理写工作总结报告。结果经理让主管写,主管让组长写,组长让实习生写,再逐级上报修改。 实习生:刚来3天,点了 3 次外卖,换了 2 次桶装水,加了 3 次打印纸,帮主管取了 5 次快递。——典型的流水账。 主管:有效保障团队成员工作能量的续航(点外卖),顺利完成办公区域的基础资源供 ...
937 次阅读|没有评论
人类的感知
2025-4-22 14:44
感知是一个涉及生理、心理和物理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具有主观性和局限性。​ 人类的感知通过感觉器官(眼,耳,鼻,舌,身)接收外界物理信号(如光、声、气味 、触 等),但这些信号需经神经系统的处理和整合才能形成认知。例如,视觉信息需通过视网膜感光细胞转化为神经电信号,再由大脑视觉皮层 ...
1442 次阅读|没有评论
躺平与奋斗
2025-4-21 11:01
当今社会不同以往。学历竞争,职场竞争充斥整个人生过程,从孩童时代到退休前压力山大。很多过去的认知都已不适合当今社会。对于普通人来说, 躺平与奋斗这个话题反映了当代社会对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多元思考。 无论选择何种方式,保持对生活的热情与对幸福的追求,才是最重要的。 躺平 ​​ 是对现 ...
1145 次阅读|没有评论
为什么我们都喜欢大熊猫
2025-4-20 14:55
熊猫是动物园的明星动物。它拥有黑白两色的毛色,这种色彩搭配在动物界中极为罕见,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给人一种简洁而又极具辨识度的美感,就像大自然精心创作的水墨画,契合了人类对于色彩搭配的审美偏好。它们体型肥硕似熊,圆滚滚的身体、短粗的四肢和内八字的行走姿势,憨态可掬,让人看了就心生喜爱之情。这种圆 ...
1252 次阅读|没有评论
山里空气能洗肺吗?
2025-4-19 16:13
​人们愿意到有大山的地方旅游,说山里清新的空气能洗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山里远离城市中心和大型工业源,工业废气排放较少。山里的植被丰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相比城市中人口密集、工业和交通排放消耗大量氧气的区域,山里的氧气含量相对较高。当人们呼吸高含氧量的空气时,能提高人体的 ...
2084 次阅读|没有评论
春季为何犯困?
2025-4-18 21:08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春困主要是由于春季气温升高,皮肤血管扩张,体表血液供应量增加,使大脑的血液供应量相应减少,从而导致人出现困倦、疲乏的感觉。此外,春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耗氧量不断加大,大脑供氧量相对不足,也会使人感到困倦。这些生理变化主要是基于人体对当前环境变化的即时生理反应。 冬季日照时间短 ...
1459 次阅读|没有评论
AI能理解人类的痛苦吗?
热度 2 2025-4-14 16:41
机器虽然可以代替人类做一些工作,但 AI本身不能像人类一样真正意义上理解痛苦。基于大数据的分析 可以识别痛苦的模式和特征。 理解人类的痛苦通常需要有情感体验和主观意识。人类能够亲身经历身体上的疼痛(如受伤、疾病带来的不适)和心理上的痛苦(如失去亲人、失恋后的悲伤),这些感受是基于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机 ...
5620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高校教师为何不愿担任副院长?
2025-4-13 11:16
高校教师不愿担任副院长职位的话题在社交平台掀起热议。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开始敢于对行政职务说不。他们更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和教学中去,享受更为自由和可控的工作环境。这种趋势不仅反映了高校教师群体对学术追求和职业发展的理性思考,更体现了他们对官本位思想的逐渐摒弃。那么,为什么高校教师不愿担任 ...
1400 次阅读|没有评论
植物如何感知季节
热度 1 2025-4-12 10:24
光周期现象是植物感知季节变化的主要方式之一。植物通过叶片中的光敏色素(如光敏素)感知昼夜长度的变化,从而判断季节。 短日照植物​ ​:如菊花和圣诞红,在秋季开花,因为夜晚变长时触发。 ​ ​长日照植物​ ​:如菠菜和小麦,在春季或夏季开花,因为白天变长时触发。 温 ...
1791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16 0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