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某,女性,38岁,编辑 ,就诊时间:2020年9月13日,主诉:多梦纷扰伴睡眠浅易醒2年。患者2年前因工作压力增大后出现多梦,梦境纷杂,易惊醒,醒后疲乏。近3个月症状加重,每晚梦境连绵,内容多焦虑紧张,伴心悸、记忆力减退。曾服用地西泮及中成药归脾丸,初效可,后症状反复。
刻诊:面色少华,精神疲惫,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胁部隐痛,手足麻木。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赵汉青教授认为,患者长期劳心,心血暗耗,血不养心则心悸健忘;肝血不足,魂不归舍则多梦纷纭;血虚不濡清窍则头晕,不养四末则麻木;舌淡脉弦细为心肝血虚之象,治宜养血安神,柔肝定魂,处方:
熟地黄15g 当归12g 白芍12g 川芎10g
酸枣仁15g 柏子仁10g 茯神15g 远志6g
石菖蒲10g 龙齿20g(先煎) 炙甘草6g
小麦30g 夜交藤15g
7剂,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
二诊(9月20日):服药后多梦减少,睡眠较前深沉,心悸头晕减轻。舌淡红,脉细。原方加合欢皮12g、龙眼肉10g,续进14剂。
三诊(10月4日):梦境基本消失,夜寐安,精神转佳,手足麻木缓解。舌淡红,苔薄,脉和缓。嘱服用天王补心丹善后。
【按语】
本案患者多梦日久,属中医“梦证”范畴。《灵枢·淫邪发梦》云:“正邪从外袭内……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赵教授认为,多梦病机多与神魂不安相关。心藏神,肝藏魂,血虚则神魂失养,夜寐不宁。该病病位主要在心、肝,涉及于脾。病性属本虚标实,血虚为本,神魂浮越为标,赵教授以《医宗金鉴》补肝汤合《医学心悟》安神定志丸加减,融养血、柔肝、安神、定志于一方,紧扣血虚神浮核心病机,以养心血、补肝体为治本之策,佐以安神定志治其标,标本兼顾。
本医案基于真实中医病案编撰,旨在展示赵汉青教授治疗急危重症的经验思路。实际临床应用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不可盲目自行用药。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19 05: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