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ther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rother8

博文

我们如何认知世界

已有 631 次阅读 2024-5-23 21:0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关于主体(人)与客体(世界)关系的探讨,在哲学界已经持续了两千多年。在东方哲学里,这也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据我猜测,这个话题应该更早,当古猿人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就应该燃起第一朵思想的火花。

意识的特别之处在于意识到了自己有意识,属于自己的循环论证,这很容易陷入自循环的有界无限的怪圈,绕在里面没有尽头。好像有自由的选择,但是又确实被封闭在一个循环中。从这一点上看,人的意识和目前流行的宇宙模型很类似—有界无限,就像一个球的表面,永远走不到尽头,却又离不开最初的模型。

以地质学家的时空观点来看,人只在最近几百万年才出现。系统的世界观则只成型于最近几千年。宇宙在可预测的未来上百亿年,依旧会照常运转。从这个宏观的时空角度来看,人类实在是渺小,肯定不是宇宙特别设计出来,并专门用于来理解宇宙本身运行。可以这么说,有没有人类的存在,宇宙照样运行。只不过没有人的存在,就不会有人类特有的认知。

这个就是典型的唯物主义观点。也就是客观的外部世界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这个定义有科学道理,但是也把人类的存在和意义搞得灰头灰脸。尤其是唯物主义认识到宇宙的运转没有目的性,至少没有人类认为的那种目的性,没有把人类思维出现当做宇宙意识发展的最高阶段。这个观点对于唯心主义来说简直就是降维打击,直接打翻形而上学的根基—宇宙的存在是理性的、合理的、有目的性的。

宇宙发展到底有无目的性?

现今宇宙学的发展,揭示了宇宙一百多亿年的演化历史,看到了宇宙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在可见宇宙范围内,发现了超大尺度的自组织结构。宇宙的整体形态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可循。宇宙早期的演化信息被各种波长的能量和星系组织结构所记录,给人类留下认识宇宙的机缘和信息。

这种超大时空的演化,其目的性显然已经超出了人类的认知。宇宙的目的性并不能用人类简单的因果关系来描述。有限时空和无限时空体现的本质规律并不相同。简单地以人类视角,用有限的时空规律去外延,会得到让人类觉得荒诞的推论。

所以,从哲学角度,除了要区分主体与客体的区别于衔接关系,还要体会到有限与无限的区别于统一。

康德和黑格尔在时空论述上,确实达到了形而上学的顶峰。康德把空间和时间分别做为世界与人内心的依托。因此,康德对外界的认知属于静态模型,没有时间演化的概念。而黑格尔则前进一步,用历史演化的观念来审视一切现象,只是世间的一切演化,包括社会进化等,都只不过是绝对精神的反映。好处在于,根据黑格尔的模型,观察身边的现象,就可了解绝对精神。

如果没唯心主义所提及的与人类精神相对应的绝对精神,那么我们意识中认识的到底是什么?

这涉及到规律是否能从有限到无限外延的问题。

我们在地球空间观测到的物理以及化学等规律,适用于我们有限的空间。但是能否外延到无限的宇宙,这个并不能被证明。比如,引力常数G被用来计算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G在我们认知里是常量。但是,在广袤的宇宙尺度,这个G是否会变化?

在极小的空间内,比如到了量子级别,普通的物理规律就失效。比如著名的单电子衍射实验,有没有观察设备,实验结果就大相径庭。好像人类的观察确实可以改变客观的实验结果。这点,貌似支持唯心主义,也就是外部的客体也取决于主体意识。当然,即使这个观点成立,也应该只在无限小的区域成立。

性质和尺度相关,这个早已被科学证实。无限小的物质最终成为无定型的能量态。很小的粒子呈现波粒二象性。当粒子体积增加,会逐渐压抑其波的性质,慢慢转化为我们最为熟知的宏观物质性。

这种性质会给哲学造成很大的困惑,因为早期哲学家缺乏这些现今的科学知识,无法在有限和无限之间进行切换。用自己有限的认知去理解无限的性质。

我们所探测的宇宙是有限的。根据天体发射的光谱红移现象,天文学家断定星体都在远离我们而去,越远的物体远离速度越快。于是科学家得出一个大胆的假设—宇宙在膨胀。如果往前追溯,那宇宙应该比现在小,甚至可以龟缩到一个很小很小的奇点。注意,是整个宇宙都缩成一个点。在这个点里,没有时间和空间,一切自然规律都失效。至于,这个点怎么变成了这个世界,需要一个大爆炸过程。这个奇点,以及不可知的宇宙前身,像极了康德所说的形而上学模型。

可是,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么认为,在超级大的宇宙空间行进中,光可以失去能量。行进越远,损失的能量就越多,于是,光的波长就逐渐变长,造成红移现象,而远处的宇宙并没有远离我们而去。这只是一个合理的假设。至少说明,目前的宇宙模型并不完善,起因是我们无法向无限拓展我们有限空间的结论。

在哲学家那里,最怕上述观点—不可知论。哲学家会较真,把对无限的不可知替换成对有限的不可知。其实,恰恰相反,目前所有的科学家都承认我们对世界有着认知边界。超过这个边界,以我们目前的认知,还无法获得。以后人类科技发展,是否能进一步探索,答案应该是肯定,但是是否找到极限,答案应该是否定。

认识到上述观点其实是人类思维的巨大进步。在数学届,哥德巴赫猜想在1742年被提出,直到21世纪才有了巨大进展。期间无数数学家都想摘得这顶数学皇冠,都以失败告终。现在回头看,才能领悟到,不是这些数学家不聪明,而是解决这个猜想所需的数学工具还没准备好。依靠之前的数学方法,无法解决这个数学难题。

这个就类似于哲学家的形而上学问题研究,对世界本源的探索。不是哲学古典哲学家不在努力,不聪明,而是他们的知识面还不够。靠人类自己的纯思维逻辑去解决世界本源问题,最终就变成了概念游戏,变成了文字学游戏。

黑格尔认为科学不完备,因为每个科学结论都有一个前提假设。而哲学则是完备的不需要假设。可是,黑格尔,乃至于所有哲学都有前提假设。比如黑格尔的假设就是“实体即主体”,简单粗暴二合一,毋庸置疑。其实,后来很多哲学家继续批判黑格尔的哲学思想。

在形而上学哲学家的脑海中,根据自己的哲学前提假设,想象出一个纯概念“上帝”和最高的真理。追求和理解这个最高的至上,成为人类存在的意义指标。“我爱生命,但我更爱真理”,苏格拉底在死前说出这样的话,让人动容。但是从其行为来看,他能理解的应该还是社会秩序,和宇宙的最高真理没有关系。

这个上帝很忙,只要哲学家无法解释世界时,就把这个搬出,一直到黑格尔都是如此。躺在“上帝”这个概念舒适区,唯心主义无法突破自己,也就不足为怪。无论是传统的以最高上帝为中心,还是到康德的以人心为中心。无论是客体围绕主体,还是主体围绕客体,这种概念的花活,并不能阻止唯心主义的没落。

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一众唯心主义者在认知最高真理时,都要用对这个真实有限世界为对象,来衬托出其违心的目标。可是,事与愿违,尤其是康德和黑格尔的研究思路,恰恰为唯物主义打开了大门。只要把其违心的部分去掉,比如,只要把“社会历史规律反应的绝对精神的规律”的绝对精神前提去掉,很容易就变成我们能理解的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

和康德的观点不同,我个人认为外在的事物和人的内心都以“时空”为依托。时空不可分。所以,外部世界的运转就如同黑格尔所说,有着自己的矛盾规律。要用动态的眼光是审视。

在内心中,我们创造了另外一种世界,一样有时空丈量,且具有某种无限的性质。我们的心可在瞬间展开,速度可超过光速。但是,这种无限其实也是对有限世界的综合和扩展。这就有点难像简单的外延,思维可以一直往前伸,但是很难达到尽头。这说明,人内心的无限世界可类比如黑格尔定义的“坏的无限”。用有限逐渐外延,一圈套一圈,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无限。

我把心中的这种无限定义为“心创无限”,和数学上创造的无限有些类似。但是,心创无限却又质和量的感觉,而不是数学上的那种纯的量的变化,缺乏质的内涵。因此心创无限与现实世界很有衔接和类比性。

正是因为这种心创无限,使得人类拥有了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想象空间。这就好比一台先进的高超模拟器,可用来模拟未发生的世界,拓宽我们对真实世界的理解。也正是这种心创无限,让哲学家想象出那个至纯的最高概念世界,引导着一代一代哲学家探寻。

心和世界都依托于“时空”,二者之间的衔接在我看来并不是什么问题。但是,为什么对有限世界的观察,可在内心中产生无限的心创世界?并以此为依据,坚定地认为世界本源也是无限的?

这种心创世界的作用可以一分为二。一方面,它可以用来反映外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带来确定性的安心和稳定。但是,另一方面,其时空延展性,造成很多新的未知。这些多出来的心创时空,需要更多的接近无限的思想去填充,达不到,就会产生空虚感。内心中的有限和无限是一对矛盾,相互纠结,让人前进,也让人烦恼。

我们可以创造一个简单的式子来表达这种矛盾:

人生意义的感觉 = 内心有限空间 / 内心无限空间

如果想让人觉得有意义,增加这种意义的感觉,无外乎走两条路线:增加内心的有限空间、以及减少内心的无限空间。

简单转换一下概念,大抵就是通过学习工作,加强外部真实世界在内心中的映射,形成真正的有效的内心空间,抵消无限空间。或者通过修行,忘掉无畏的空洞的内心无限空间延展。

可见,虽然外面的世界是物质的,但是人的心灵确实有特殊的功能。在内心中,唯物和唯心是统一的,只是在内心中创造的空间性质不同。从内心中反映的世界很多情况下也就变得不那么真实,带着人的主观性。但是,不同个体之间对世界看法的叠加去噪,慢慢就显示出世界的本源。

个体无法看清世界,也无法看清自己。

群体相互验证,是世界本质浮现的实践通道,也是认识自己的最佳途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057014-1435365.html

上一篇:康德—人类精神救赎者之唐吉坷德
下一篇:哲学的作用目的与发展
收藏 IP: 36.112.100.*| 热度|

2 郑永军 冯兆东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8: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