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我和《中国科学报》:发文、读报和受访 精选

已有 5658 次阅读 2023-10-30 08:03 |个人分类:博客铅字|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微信图片_20231027145214.jpg

[照片均由本人父亲拍摄]

发文

我在《中国科学报》及其前身《科学时报》一共发文12篇。

[1] 马臻《我为科技导报写稿》科学时报2011-4-11(B2).征文

[2] 马臻《环境与心态》科学时报2011-4-25(A4).约稿

[3] 马臻《海归科研起步记》中国科学报2012-12-10(6).博文转载

[4] 马臻《大学教师也应阶段性自我评估》中国科学报2018-12-14(2).博文转载

[5] 马臻《评<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导师之于研究生>》中国科学报2019-5-31(7).书评约稿

[6] 马臻《研究和职业的关系“非此即彼”?》中国科学报2020-1-9(8).博文转载

[7] 马臻《教授,慢下来!》中国科学报2021-1-14(7).书评约稿

[8] 马臻《“四栖教授”之乐》中国科学报2021-2-25(7).书评投稿

[9] 马臻《习以为常的拖延症和不作为》中国科学报2021-10-19(7).约稿

[10] 马臻《工程博士:仅有企业项目远不够》中国科学报2022-2-15(3).约稿

[11] 马臻《本科生做科研:如何更好地“推一把”》中国科学报2022-5-10(3).约稿

[12] 马臻《如何高质量读研?“秘籍”来了!》中国科学报2022-6-24(3).书评投稿

这12篇文章,有约稿6篇、博文转载3篇、征文发表1篇、自由投稿2篇。

我订阅了《中国科学报》大约有六、七年,但和那些多产的作者相比,较少在《中国科学报》发文。一方面,说句实话,我更看重在《文汇报》发表文章。另一方面,自己并没有太多时间专门写稿,也不知道投稿能不能中。而且,我又不是《中国科学报》的记者,既不可能也没有兴趣写关于最新发表科研论文的报道。就这样,抱着“消极”思想,我“有一搭、没一搭”地在《中国科学报》发文。

我自己评价:我在《中国科学报》发文的总体质量还行,至少质量比我写的博文的平均质量高一些。但总体质量并没有我在《文汇报》的发文质量高。原因在于,有些文章(比如《习以为常的拖延症和不作为》《工程博士:仅有企业项目远不够》)是针对一个问题展开讨论,切入点小,篇幅短,写起来也快(基本上两个半小时搞定),而我的《文汇报》文章往往针对一个现象开展述评,写得更加全面,篇幅长(经常是三分之二个版面),写起来慢(往往需要几天时间)。

写文章要有自己的“领域”。我的领域就是研究生教育和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12篇文章当中,有5篇关于研究生教育,5篇关于大学教师的职业发展。

写文章还要赶早,写出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比如,获悉同济大学诸大建教授写了一本关于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的书,我冒昧给诸大建教授写去电子邮件,从他那儿获得了清样,并写了篇书评,发在《中国科学报》。我校张军平教授(也是科学网博主)写了一本书,我开着车到他家楼下拿到清样,回头写了篇书评,发在《中国科学报》。

读报

微信图片_20231027145219.jpg

《中国科学报》大多数文章都是记者写的,主要是科学新闻报道(最近发了什么高端科研论文、产生什么科研成果、推出什么科技政策)、产业化进展、科研人物报道和研究所科研进展。记者还会围绕“双一流建设”“读研”“导师”“学术规范”等话题,写一些关于科教的深度报道、评论。当然,有时候记者还会亲自操刀,写书评和科学文化类文章。

《中国科学报》还会刊登一些学界人士的文章,主要有:适合在周二“大学周刊”刊登的评论类和述评类文章;能在头版刊登的科教评论;书评;科学文化文章。

学界人士写的评论类和述评类文章比较深。在《中国科学报》发文的学术界人士往往有教育学、教育评估、教育统计(研究)、科技史研究、国际教育等方面背景。你可以看到,行文过程中,往往会有教育统计数据、各级规定、国外是怎么做的、各种教育的理论。这和“直抒胸臆”说“我怎么认为”不同。书评写作也有技巧和深度。读这些文章,有助于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读报之后,我往往把感兴趣的文章以半个版面或者一个版面为单位剪下来保存。

当然,《中国科学报》记者写的科学论文发表故事报道、人物报道和科教话题报道尤其值得学习。在关于科教话题的深度报道中,记者往往会既有“当事人”的故事,也有对科教界专家的采访,还会有自己的归纳和思考。如果科学网博主被博文写成这样的话,那么博文质量一定会大大提高。抑或者,科学网博主看了《中国科学报》对某一话题的报道,自己也在科学网展开讨论,那么这也会非常有趣。

受访

微信图片_20231027145039.jpg

我以及别的受访者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由记者写成并发表的报道如下:

[1] 韩琨《职称分类评审:一剂良药?》中国科学报2015-2-12(5).

[2] 计红梅,陈彬,温才妃《高教界35岁“魔咒”当破否》中国科学报2020-10-13(7).

[3] 袁一雪《绩点以外的新“战场”》中国科学报2020-12-22(5-6).

[4] 秦志伟《大学先修课再出发:老问题需要新答案》中国科学报2021-3-16(5).

[5] 秦志伟《教考分离:让“划重点”成为过去》中国科学报2021-3-23(6).

[6] 刘如楠《考研复试监管难在哪里》中国科学报2021-6-1(6).

[7] 陈彬《学生帮导师干活,“本分”还是“情分”》中国科学报2021-9-28(6).

[8] 倪思洁《“考研高考化”这道题难住了谁》中国科学报2023-3-28(4).

[9] 温才妃《正在加速的“本博贯通”该“刹车”吗》中国科学报2023-8-22(4).

[10] 陈彬,温才妃《行政岗不能转教师 高校行政化能否“破冰”》中国科学报2023-10-24(4).

微信图片_20231026085352.jpg

记者的视角比较“怪”,会想到受访者原先没有想到的话题(比如“考研高考化”“行政岗不能转教师”)。或者说,记者平时注意看热搜,或者通过网络检索,看到一些大家感兴趣、记者也认为有趣或者有讨论必要的话题。而受访者(或者大学教师、研究所研究员)平时忙于自己的工作,没有特别留意网上最近在讨论什么话题。于是,当记者把话题“端出来”给受访者时,记者对话题的敏锐性和受访者对于科教界运行规律、现状和内幕的熟悉就结合在了一起,实现强强联手。

记者对一些话题感兴趣,但自己可能了解不深或者吃不准。毕竟,网上众说纷纭,或者呈现一面倒的言论。但事实究竟是什么?究竟该如何看问题?未来可以怎么做?受访者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和观点告诉记者。

记者也有可能有自己的预设立场或者前期的认知。受访者不必刻意迎合记者的口味,而是可以大胆地说“你原先以为的内容是不对的”“网上一些话完全是误解”。情绪越激动,受访者说出的话越有价值。

当记者通过电邮、微信或者电话联系你,你可以了解一下记者做这则报道的意图和背景。就是:这是个什么事?是不是最近的热点事件?记者想了解什么?

有可能的话,可以向记者索要采访提纲,并说在准备好之后(即深思熟虑之后)再联系。

我一般会在WORD文档里,根据采访提纲,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把自己的回答写下来。这样,一方面是在整理自己的思想,使回答更有逻辑性;另一方面,WORD文档是自己回答问题的依据。既可以在正式采访前把WORD文档发给记者,让记者在仔细看了WORD文档后,打来电话提出追问;也可以在口头采访后,把WORD文档发给记者。

有时候,在接收采访后,我还会有所补充,我会用手机录制一段几分钟的语音,把录音文件发给记者。

当然,讲话内容比较多,记者不可能把我所有的话写上去。但记者有非常强大的概括能力。而且,在采访了几个人之后,记者也清楚把什么段落放在文章的什么地方才更有逻辑性。这就是记者和一般博主的区别。博主往往只是说自己的观点,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记者需要呈现不同人的观点,并且加强文章的立体感。

需要指出的是:受访者不能随意地发表言论。在发表言论之前,可以先搜索一下网络,“补补课”——更加详细地了解记者提出的这个话题(比如“高校行政化”),不但要了解话题的定义、表现,还要了解网民的不同观点。这绝对不是为了人云亦云,而是对这个话题要有充分的了解;在这个调研的过程中,受访者本人也会有提高。在受访的过程中,受访者也可以自信满满地说:“我看到网上一些人持什么什么观点,但我有不同看法。”受访者甚至可以事先“采访”自己的同事、配偶,问问他们的看法。这样的话,受访者提出的看法会更加全面,至少不会太离谱。受访者还可以说:“对这个话题,我事先问了同事,他们普遍认为什么什么观点,但我有不同看法。”

如果受访者对一个话题不大了解怎么办?那就直接说自己对这个话题不了解,请记者找别人采访。也可以把自己知道的相关专家的名字和联系方法告诉记者。

记者的稿件见报之前,有可能会把全文或者涉及受访者的部分发给受访者看,这是核实信息的重要环节。

文章见报后,受访者可以下载PDF文档,仔细阅读全文,看看别人持何种观点、记者是怎样写文章的。这样,自己也会有提高。

还可以在文章见报后,百度搜索一下这篇文章被什么网站转载了、产生和何种影响。虽然文章是记者写的,不是受访者本人写的,但搜索一下这篇文章被什么网站转载,就知道别人对这个话题是否感兴趣、文章的影响怎么样。 

结束语

微信图片_20231028200458.jpg

在《中国科学报》发文或者被《中国科学报》报道,有的人觉得这个人很“神”,也有的时候,我把我在《中国科学报》发的文章转发到了一些微信群,没有任何应声。这时候,需要遵循初心,有定力。在报刊发文并非是为了自己出名,也不是为了给单位脸上贴金,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行为。能发表就好,既不需要别人拍着我的肩说你真棒,也不需要心寒于被漠视。日积月累,总归会有些收获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1964-1407700.html

上一篇:关于行政人员不能转教师岗和高校行政化的访谈
下一篇:把“非写不可”的文章投给“非主流”报刊
收藏 IP: 202.120.235.*| 热度|

9 王涛 张晓良 李万春 王启云 赵凤光 郑永军 夏向阳 武夷山 王恪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 15: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