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明物理学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kylark1981 用科学的思维理解每天发生的事情

博文

科学研究中习惯的重要性 精选

已有 22891 次阅读 2023-4-8 09:4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研究中习惯的重要性

龚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今天读法国哲学家米歇尔·蒙田(1533年-1592年)随笔之《论习惯》,收获颇多 --- 倒不是因为他的文章怎么好,蒙田特别喜欢掉书袋子,文章的内容啰里八嗦,一来他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古书(即古希腊、古罗马的书籍), 二来又是一个哲学家; 尽管如此,他的文字却很优美,有些句子充满了哲人的智慧,给人启发。有趣的是,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1561年-1626年)也有一篇类似题目的文章《论习惯和教育》,内容相似,但更加简略而清晰。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柏拉图说,“习惯可不是小事”。对此我深有同感: 做老师了,仔细观察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学生,发现习惯的重要性;有孩子了,仔细观察小孩,也发现习惯的重要性;自己做研究,向所有优秀的人学习,读他们的论文,听他们的报告和讲课,同样发现了习惯的重要性。难怪蒙田说,“在所有事情上,习惯总是特别有效的主人”。培根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他借用马基雅维利的话说,“无论是天性的力量还是浮夸的大话,若没有得到习惯的证实,都是靠不住的”。这句话比较拗口,有人翻译为“人的性格和承诺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只有习惯“,就容易懂一些。这是因为习惯在我们的思想上没有任何阻拦,它会影响我们的见解、信仰、甚至行为。所以,大到一个民族、国家,小到个人,习惯几乎无所不能 --- 蒙田就是这样写这篇文章的。就个人而言,好的习惯,让人如乘东风,鹏程万里;可是坏的习惯,却让人处处掣肘,寸步难行。这个话题展开说就很大了,本文主要讨论科学研究中的习惯的重要性,所以,本文定位的读者主要还是大学生和研究生。

那么,什么是科学研究的习惯呢?因为一旦我们思考这个问题,头脑里一定会把它和学习方法,聪明才智等联系在一起,并可能等同起来。比如,我们往往认为,一个人工作和学习做得比别人更好,是因为他们更加聪明、更善于学习、更加刻苦等等。在同样的学习时间下,有的人的确比其它人掌握知识更快,学习更好,考试成绩更高。但是,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看到,他们之所以比别人做得更好,不完全是他们更加聪明,而是因为他们的某些做法更好,比如效率更好、实践管理更好、做更多的笔记、更用心、更持之以恒、长期保持足够的警觉等。即便是高考状元,极少有不努力而获得这份荣誉的。这就是我们讲的习惯,它是导致一个人最终做得比别人更好的原因。并且,很多人可能更愿意承认,聪明可能是一个结果,是一个好的习惯培养出来的果实,而不是一个原因。当然,我并不否认聪明,机遇等因素的影响,任何一件事,其原因都不是唯一的,更何况像这么复杂的一个现象呢?

科学研究中的习惯,可能是很多人都不太重视的问题。有些人甚至认为,只要努力做实验,努力看文献,似乎就可以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这是不对的,培养一个好的科研习惯,其实是更加重要的。类似的话,我听一些小学老师说过,他们都经验丰富,一路走来,他们发现走到最远的学生,主要还是习惯最好的学生。我们对这个结论应该深信无疑,因为无论我们学习什么新的知识,一定要培养相应的习惯,比如医生有医生的习惯,艺术家有艺术家的习惯,文学家有文学家的习惯,公务员有公务员的习惯,科学家有科学家的习惯。这个简单的道理,可惜并没有在实际工作中被很多人认真对待。下面列举一些可能和科学研究相关的习惯,这些都是我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在具体实践中受益匪浅 --- 所以这些习惯有很大的普遍性。

第一、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我在杨振宁先生的文章中看到,他平时研究问题,喜欢先自己做计算,实在做不出来,再看别人的论文。日本数学家广中平祐在他的传记中,也反复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可惜,现在的很多学生,碰到不懂的问题,就希望找别人的文章看,如果还有不懂的,再继续找其它文章。于是,从一个问题,再到另外一个问题,再到其它的问题,越来越远,越来越偏离主题。所以,很多学生调研了一段时间,最后会完全迷失在各种文献和概念中,忘记自己要做什么了。这些都是缺乏独立思考的表现。相反,对于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他们面对不能理解的问题,会盯着问题看几天,不停思索并试图解决他们,就像战士面对难以攻克的碉堡,即便是一次一次失败,也会坚定的朝着碉堡的方向发起冲锋一样。我也曾经听几位教授做报告的时候提到,盯着一个问题看几天,就可以解决困难了。这一点我自己深有同感,我喜欢把一些问题写在黑板上,一有空就思考,每次都有新的体会。

第二、做记录和总结的习惯。看文章,不要看了就扔掉了,应该做好记录,并反复回顾。我见过不少老师要求学生用PPT积累资料,比如我一个合作者的学生的PPT都有200多页了,汇集了几十篇论文。当然,大家的做法不一,比如有些做理论的,就喜欢写笔记。我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学生的,其目的有两个,第一为积累资料,第二为未来毕业论文积累文字和素材。我的导师会让我们准备一个笔记本,每次开会后总结开会内容,下次开会的时候要我们简要回顾一下上次讨论的内容。我在网上见到不少老师,他们会将自己的研究总结好,做成上课资料。在合适的时候,这些内容会成为他们的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很多人写的研究生教材和他们的研究内容几乎是密切相关的。在开会的时候,很多老师会做笔记。比如,我见过几位老师,无论谁的报告,哪怕是组会或者学生毕业答辩,他们也会做笔记。他们的办公室堆了几十本厚厚的笔记本。所以,他们往往都很博学,对各个领域都有所了解,这些都是平时积累的结果。

第三、培养反复思考基础概念的习惯。我们在工作中会碰到很多困难,但是细细想想看,有多少困难是真的困难呢?我自己的研究经验表明,很多时候,我们对一些问题不理解我们面临的困难,还是因为基本概念不够清晰,对它们的本质了解不够。越是基础研究,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就要求越高。基本概念清楚了,本质清楚了,就可以很容易将这些理论推广到其它领域。所以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可能不需要用到特别多的课本知识,但是平时也要多看看,多思考,多积累。积累多了,理论联系实践,思路就开阔了。这一点并不奇怪,我们的很多重要的突破,其实其原理都不是特别复杂。如果做一个比喻,最顶尖级的运动员之间的竞赛,其实归结到底,还是基础功的较量。所以,不要因为平时用不到书本知识,就忽略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重新认识。歌唱家可能对这个体会最深刻,他们特别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天都要早起练功。我们做科学研究的基本功,不就是教材的知识吗?

第四、培养向所有人学习的习惯。我经常问一些学生,你知道你们办公室每个人的工作吗? 很多人都说不知道,他们平时似乎沟通也不多。这是很不好的习惯。我们不仅要了解每个人的工作,同时要向每个人学习。无论是谁,他们在学习、工作的时候,都有自己的优点,都可能有自己的好的方法。所以谦虚谨慎地向别人学习,是提高自己能力的好方法。同样,我们也要向我们见不到的人学习,从他们的报告、教学中学习做科学研究的方法。比如,学术报告的风格,就是一个很值得好好学习的事情。比如,有些人做报告,喜欢综述很多的内容,提纲挈领,大气磅礴;有些人做报告,喜欢重点讲一个结果,但是对核心概念解释清晰,浅显易懂。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做报告的方式,都可以学习。我有几个合作者,他们喜欢将自己的推导写在本子上,有一次我问一个问题,他很快从一个很旧的本子上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我立刻觉得应该向他学习。我们看一些伟大科学家的传记,不仅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品质,还可以看到他们如何克服困难的,换个角度看它们就都是一个一个成功的案例。

第五、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安排好自己的节奏。做研究需要花时间,有时候还会陷入困境,所以往往有负重前行的感觉。所以,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安排好自己的节奏,就很重要。既不能太累了,总是加班到凌晨是不能持久的;但也不能太松散,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肯定不行。现在的很多研究生,早上9点半到办公室,11点去吃饭,午休一下,下午2点到实验室,5点去吃饭,又休息一会,7点到实验室,9点半回去。看起来每天7点起床,9点半才回去,11点睡觉,非常辛苦。可是一算工作时间,才7个半小时,扣除玩手机时间,看电脑时间,最终一天有效工作实践才几个小时。这里还不考虑他们的工作效率问题,大凡这样工作的,效率都不高。这是很典型的状况,我听很多老师报怨过学生的不积极。但是一些刻苦的学生,每天至少工作14个小时以上,而且效率很高。所以刻苦的人工作一天,抵得上不刻苦的人两三天的工作量。我们学校有几位院士每天11点多回家,以前读书的时候我经常在回家路上见到他们。他们既有很高的效率,又能管控好自己的时间。对于企业家来讲,我们会经常听说他们是“时间管理大师”,的确,有名的企业家都非常忙,每天要处理很多的事情,所以他们都是时间管理的佼佼者。

我们如果仔细反思,为什么有些人工作做得好,有些人做得不好?除了机遇、聪明、刻苦以外,可能最重要的还是习惯。每个行业可能都是如此,科学研究当然也是如此。我这里列出其中一些我认为的重要的习惯,如果让导师自己提,或者让其它行业的人提,我估计还有更多习惯。比如网上有文章一下提了21个习惯。而且,不同领域,对这些习惯的要求也不同。本文不可能一一总结,一些很重要的习惯,比如自率、自我激励、交流、表达、写作、数据整理、做实验记录、具有批判精神、有计划和安排等,我都没有在此讨论。但归结到底,我们要重视习惯,培养好的习惯,将它当作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事情来抓。所以小到读书,做科学研究,大而广之,做任何事情,习惯都是至关重要的。从这一点,我们估计可以理解蒙田的话“在所有事情上,习惯总是特别有效的主人”,以及柏拉图的话“习惯可不是小事”。中国古代文化讲“行有不足,反求诸己”,可能也是要我们从自身,或者自身习惯上找原因。

: 2023年4月2日读蒙田随笔,看到《论习惯》,忽然想到培根的类似话题,并联想到自己做研究生和带研究生遇到的一些问题,故做此文。最近读蒙田的书,有颇多新的理解。他和培根都用哲学的观点讨论了日常生活的一些常见的问题,认识到这一点,我立刻佩服蒙田的伟大。文学家也喜欢写类似的文章,我们称它们为散文,但是他们有本质区别。哲学家的视角,往往充满的更多的是理性,对结论是论证性的;而文学家充满的更多的是感性,并不强调背后的逻辑。一个最直接的区别是,哲学家不喜欢用虚无缥缈的比喻和拟人,他们的文章不以自己为中心。哲学家周国平也喜欢写这样的文章,有些书叫它们散文,有些书叫它们哲理散文。朱光潜是美学大家,有哲学功底,他的《十二封信》,就比文学家冰心的书信体集《小桔灯》更理性。--- 2023年4月7号。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709494-1382889.html

上一篇:关于一维玻色子有效模型的两个推导方法及其等价关系
下一篇:地球内部的压强有多大?
收藏 IP: 183.160.92.*| 热度|

39 冯兆东 白龙亮 刘全慧 谢亮 唐道胜 许培扬 崔锦华 谢煜 王涛 吴斌 贾玉玺 邓小东 王安良 卜令泽 罗虎 马陶武 徐海波 杜亮 晏成和 高峡 梁洪泽 郑永军 何应林 朱志敏 郭战胜 牛凤岐 任胜利 史成业 孙颉 王茂清 段含明 简小庆 刘俊华 董超强 李澍 张成岗 徐骁青 姚伟 guest5189122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02: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