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qi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dqiao

博文

别来无恙乎?恙是恙螨或者恙虫病吗? 精选

已有 7422 次阅读 2023-6-7 16:0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温廷桓(1978)鉴于国际学术界都不因袭旧称,而改用近百年日本所使用的恙虫与恙虫病,提出我国应自行使用国际公认的最早名称沙虱,从螨类学角度上赞同日本学者田中敬助(1906)和我国学者罗泽珣、梁柏龄(1963)的建议用沙螨而不是恙螨,沙虱毒也可称为沙螨热。温廷桓主编的《中国沙螨(恙螨)》(1984)一书,更是将恙螨直接写成了沙螨。遗憾的是,我国最近出版的医学教材《传染病学》、《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寄生虫学》还仍然误将沙螨写作恙螨,沙螨立克次氏体热仍然误称为恙虫病。

成语:别来无恙是指分别后再通信或重逢时的问候语,意思是自从离别以来没有任何坏的事情发生。所以过去中国人见面时就会抱拳先问:别来无恙乎?这里面的意思就是,你身体怎么样呀?恙的意思到底是什么?什么时候就与螨虫相关了?我们现在就试图回答这个问题。

恙是个形声字,羊为声符,心为义符。甲骨文里即有此字。什么是“恙”?元代文学家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对古人“恙”的解释进行了归纳:病忧、猛兽和食人心虫。第一种用法,心中忧虑。《说文》即此解,认为是本意。在上古时期的文献中,羊与祥为同源字可相通,白于蓝《简牍帛书通假字典》阳部第二四引《季康子》:好型(刑)则不羊(祥)。同书又引《三德》:幽而易(陽),是胃(謂)不恙(祥),是祥又与恙相通。《战国策》中,赵威后问齐使曰:王亦无恙。《楚辞·九辩》中,宋玉是这样描述的:“计专专之不可化兮,原遂推而为臧。赖皇天之厚德兮,还及君之无恙”。最后一句的意思就是:祝愿国王无病无痛!第二种用法,作为猛兽则是与“獇(qiāng)”字混淆。《康熙字典》则称:按恙二义。一为虫,一为兽。《广韵》、《玉篇》分注甚明,自《神异经》合而一之。字书混引,《辍耕录》辨之详矣。所以,我们这里可以很肯定地说恙从来都不是指猛兽。第三种说法是恙虫食人心。战国时期的《易传》是这么解释的:“上古之世,草居露宿。恙,噬人虫也,善食人心,故俗相劳问者云无恙,非为病也。”意思说,“恙”是一种在草丛中聚居的虫子,此虫的特点“善食人心”,像食人虫,不是指疾病。《易传》的这种说法则为后世将恙为虫留下了伏笔,同时也是本篇文章的重点。

草丛中骚扰人的节肢动物(虫),古代与我们现在相比,不会太多,也不会太少。肉眼可见的如蜈蚣、跳蚤、蜱、松毛虫等等。当然,你若说蚊子苍蝇什么的也可以算。肉眼看起来比较费劲的有各种螨及其幼虫。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首先提一下葛洪。葛洪(283年—363年),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东晋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葛洪本人是一个道士,但他的经历比较复杂,除了归隐山林炼丹修道、著书立说之外,他还当过兵,做过地方官,丰富的经历并没有影响他成仙遁世的思想,却给他的著作增添了很多素材。我们今天涉及到的是《肘后急备方》和《抱朴子》。

抱朴子.png

葛洪在《抱朴子》中有关沙虱的描述

在这两本书中,葛洪记叙了沙虱和沙虱毒,这也是医学史中科学描述这种疾病的第一次。虽然沙虱的名字在三国时期张揖所撰《广雅》的“十释虫”中有所描述,但是作为一种病媒虫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却是起于葛洪。葛洪对沙虱的特征、生态习性、地理分布、叮咬人体后引起的沙虱毒症状以及防治等均有明确的记载。而国外引证的有关沙虱的记述则是转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或巢元方等的《诸病源候论》,没有直接引用葛洪的著作。尽管这样,近百年来有关沙虱及其传播疾病的问题已经有了更深入和更广泛的研究和发展,但是这些深入和发展,无不都是对葛洪研究的继续和深入。国内外的科学家都对葛洪有关沙虱及沙虱毒的描述是非常推崇的。

沙虱与沙虱毒的研究传到日本应该不晚于公元982年,也就是说超过1000年了。但沙虱病在日本发生的记载仅能追溯到17世纪至19世纪中叶的上杉藩时代。那个时候山形县一代常常因河水泛滥成灾。河水泛滥之后就会有沙虱病的流行。当时有德国传教士医生去日本,因不明其故,以为是毒气所致,称之为“水损热”、“洪水热”或者“河泛热”(Fluß oder Überschwemmungsfieber)。

正如我国民间有些地方称沙虱热为“六月客”、“杨梅客”、“疔疮病”一样,日本民间将此病称之为“恙”,而沙虱就被叫做“恙之虫”(恙の虫)、岛虫、毛虱等。川上清哉(1878)年解释恙之虫和岛虫时这样说:“信浓川沿岸的村民称之为恙之虫,大概是由于健康人被这种虫子螫刺而恙之故。岛虫可能是因为新的岛地上多见这种虫子的缘故。”这一年,日本军医椰野直将恙之虫简化为“恙虫”。

这之后,沙虱、恙虫或毛虱这几个名称在日本混用了80多年。日本学者田中敬助在德国杂志上发表论文时指出“沙虱即沙螨”,且英文的学术刊物上也都提到了sand mite这个名称。国际上坚持使用沙螨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沙虱这个名称由来已久,而“恙虫”的名称很不合理。首先恙虫是从恙之虫简化而来的,恙的本意是忧或者病,恙虫就可以理解为病虫或病螨(disease mite)或者忧螨、危螨(gefährlich Milbe or dangerous mite),根据这个意思再引伸恙虫病就成了病螨病,显然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

以椰野直为代表的日本学者,坚持日本人命名优先的原则,他们找到了元朝时候陶宗义的《辍耕录》中有关恙的解释,牵强地将恙与沙虱联系了起来,坚称中国古代恙就是沙虱(川村磷也,1925)。所以很多日本学者都将沙虱称之为恙虫。尽管也有日本学者说“恙虫”的名称很不合理,但是“恙虫”在日本已经存在于大量的文献中,特别是他们在国际期刊中大量出现,在日本很难进行纠正了。

沙虱在西欧也是存在的,特别是在秋收的时候,很多农民因沙虱叮咬而患皮炎,故称为秋收螨(harvest mite)。Manson在《热带病》一书中称沙虱传播的疾病为螨媒斑疹热(mite typhus),东南亚和澳洲则因在灌木丛中感染此病,而称作灌丛斑疹热(scrub typhus),而螨则被称为灌丛痒症螨(scrub itch mite),美国人则叫此螨为沙螨(chigger mite)。1944年,Farner和Katsampes收集了沙螨的各种名词,多达59个。

我国现代的医学中,“沙虱病”仍然是中医教材和杂志中常用的病种名。解放初期,陈方之(1950)将沙虱病编入西医教材《传染病》中。但是由于某些学者对葛洪记述的沙虱是否就是日本人所称的恙螨持怀疑态度,甚至完全否定沙虱病在日本已经流行了千余年,更有李新章(1951)等说:“在我国记述这病的文献无从查考,有之,也不过臆测之词”。而日本文献牵强考证说,“恙”就是中国沙虱的古名。这也是国内很多学者采用“恙虫”及“恙虫病”的原因。后来的文献也在螨类学中称恙虫为恙螨。

对此,中国学者余云岫(1953)指出:“沙虱之为病,与日本恙虫病合,沙虱之为恙虫可无疑,但不知日本何以名为恙虫?岂本之风俗通义欤?恙之为虫,固能蜇人作病,然无恙之语,恐不因恙虫而起,颜氏据尔雅,以无恙为无忧,不用恙虫说,是也。”朱师晦(1955)、罗泽珣、梁柏龄(1963)也都认为,若恙是虫,未免牵强。朱师晦(1955)还表示沙虱之名未继承而用恙虫,甚为可惜。查应劭是东汉末年三国时代的人,他比葛洪早100多年,也未将恙与沙虱联系起来,只是说,上古时有恙,并没有说他所在的时代也有恙虫,如有则肯定会提到这种“噬人虫”到底是什么“虫”,甚至会联系到他那时候的沙虱。略后的张揖所著的《广雅》未联系,葛洪更没有将沙虱与恙联系起来,再之后的陶宗义的《辍耕录》、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也更没有将二者联系起来。日本学者绪方规雄(1958)明确指出:“现在所谓的恙虫是椰野根据方言所谓的恙之虫而记载的”,“恙虫病记载的优先权确属椰野”,“恙虫病是从明治10年时代至今,其间历经盛衰约80年间的漫长岁月”,“恙虫狭义地说是单指病毒媒介而言,就是赤虫,又叫岛虫(在中国叫沙虱)。“这说明恙虫及恙虫病完全是日本学者椰野根据日本人优先杜撰出来的。

Wharton & Fuller(1952)以及Womersley(1952)编写的有关专著,以及发表在Malaysian Parasites中的许多文献都不用tsutsugamushi(恙虫)这个名称,这以后的很多国际文献,包括日本人在西方发表的文章也很少使用恙虫。20世纪70年代,Traub & Wisserman(1974)指出:所谓的灌丛斑疹热这个名词实际上是一个误称,此病首先是野鼠患的立克次氏体病,通过媒介沙螨可以传给人,因此改名为沙螨立克次氏体热(chigger-borne rickettsiosis)。现在这个名字被世界卫生组织通用。

最后再总结一下,古时“恙”有三个意思:忧虑、食人心虫和猛兽。但真正的意思是忧虑。将恙与虫真正结合起来的是日本学者椰野直,他在100多年前牵强地、错误地将1700多年前葛洪命名的沙虱改成了恙虫,并且得到了很多人的承认。现在我们有必要将这些名词改回来了,恙螨就是沙虱,就是沙螨。因为沙虱的这个名字存在的时间更长。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616948-1390903.html

上一篇:朱章玉故事之二:天时地利人和:转场生命科学研究
下一篇:开始+坚持=成功
收藏 IP: 202.120.11.*| 热度|

4 王成玉 孙颉 许培扬 葛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