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明之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ww1380 这里是21世纪的精神家园,不但播种着梦想,也在耕耘着希望。

博文

信息资源价值论的整体理论架构与理论要点(三)原创

已有 741 次阅读 2025-9-22 14:15 |个人分类: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64ae2ece94a310bbb752ac5a7205465e.jpg

接上文

信息资源价值论的整体理论架构与理论要点(三)

12.主体因素是价值的主导方面,主体的本质在决定自身的价值和价值需求的同时也就决定了客体的现实价值。为此,信息资源价值论不但须将信息资源这一价值客体置于与其价值主体——人的关系中加以讨论,还必须把作为价值主体的人的本质的研究作为信息资源价值研究的逻辑起点。

13.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论述和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成果,人的本质的完整内涵包括人的类本质、人的社会本质和人类个体本质三个方面。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人类以此把自己的存在与动物的存在严格区隔开来,构成了人的社会本质和个体本质存在的逻辑前提。这一逻辑前提是本书信息资源价值论的理论基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本质的这一学术思想贯穿全文始终。

14.意识是人的本质的内在基础和基本特征,构成人的本质的内核和决定因素。意识决定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决定人的价值。

15.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意识的本性是自由”。以意识为基础的人的本质所生发出来的人的价值,其内在价值就是对自由的追求和实现。而其外在价值就是由自由意志所决定的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的满足。“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不但是人的最高的价值目标,也是人的价值实践的最高价值取向。信息行为的效益评价就必须以此为基础,并以此为最高的价值评价标准。

16.“自由”不但是人的本质特性和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同时也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发展的条件和发展的形式。人和人类社会在多大程度上获得了自由,就有可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发展。自由空间实际上就是发展的空间。人类一旦失去自由,必然就同时失去了发展的可能。人类发展史特定发展阶段上的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的满足水平是相应阶段人类所能够获得的自由限度的表征。人在自然、社会、自我三个向度上赢得多大的自由空间,也就赢得了多大的发展空间。整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就是一个由具有主观能动意志的人所进行的以“自由自觉的活动”为本质特征,以自由为内在价值取向的人类实践过程。对此,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经典表述是“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历史过程。

17.人的一切社会实践都是在人的意识——这一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与人的个体生命过程相联系,具有相应信息机制和自我组织、自我更新和生长机能的活性信息资源系统”的主导下所进行和完成的过程。这是一种由内外两个过程相互作用与相互促进的统一过程。外在过程表现为人的社会行为。内在过程表现为人的知识的创新和思想感情的升华。人的知识的丰富和思想精神境界修养水平的提高,促进人的行为的高尚;而人的行为和社会实践的深化,又不断促进知识和思想的创新和升华。

18.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物质联系都伴随着相应的信息联系,并在这一信息联系所建构的信息机制的基础之上实现其物质联系。而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精神联系(认知、情感、意志联系),完全都是一种信息联系。就是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联系,无论是物质联系还是精神联系,都要在信息联系和信息机制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建构和实现。没有信息联系和信息机制这一人类社会系统得以运行的基本机制,人与人之间的一切联系都无从形成。没有人与人之间的这些联系,就无从生成基于这些联系的各种社会关系。人际间的信息联系是一定社会系统信息机制的直接表现形式。信息联系和社会信息机制是构建一切社会关系的机制性基础,也是构建一切社会结构的机制和基础。

19.人与人之间,人类社会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信息联系,构成了社会系统的信息机制。基于这一机制的信息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和信息生成的过程,也是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信息资源价值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过程。

未完待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96942-1503032.html

上一篇:信息资源价值论的整体理论架构与理论要点(二)原创
下一篇:信息资源价值论的整体理论架构与理论要点(四)原创
收藏 IP: 182.51.86.*| 热度|

3 宁利中 郑永军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25 0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