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明之光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ww1380 这里是21世纪的精神家园,不但播种着梦想,也在耕耘着希望。

博文

信息资源价值论的整体理论架构与理论要点(五)原创

已有 994 次阅读 2025-9-22 14:30 |个人分类:信息文明之光:晓星熹微 (Twilight Star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接上文:

信息资源价值论的整体理论架构与理论要点(五)

35.知识和思想创新的最佳境界有两个前提。一个前提是信息内容依据信息运动规律和信息传递机制的要求所进行的无噪音、无干扰、无限制和无障碍地自由流动和基于自由流动的充分传递。另一个前提是主观信息资源与客观信息资源依据信息资源系统的整合规律所进行的充分地、无干扰地、无限制地和无障碍地,即自由地互动和融合。

知识和思想创新的基础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主观意识这一主观信息资源系统内部的信息的自由流动。具体表现为在自由联想的基础上的创新灵感的频频闪现和各相关知识单元的自由组合。另一方面是人脑外部的社会信息资源系统中客观信息资源系统的信息自由流动和信息资源共享。只有在信息自由流动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才能够将知识和思想创新所需要的外部信息,源源不断地通过主观信息资源系统与客观信息资源系统之间的信息联系机制,输入到人脑意识这一主观信息资源系统之中。然后,通过这些输入的客观信息资源与主观信息资源系统内部的主观信息资源的互动与整合形成新的知识和新的思想。

思想层次的信息资源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是知识层次的升华,它要比知识层次的创新要求有更充分、更自由的信息流动和信息传递,更自由更充分的主客观信息资源的互动与融合。

通过知识创新,一方面是主观信息资源系统的信息资源内容不断丰富,资源系统不断发展,一方面是主观信息资源系统(人的意识)的信息机制及其创新功能不断增强。

36.信息机制运行过程是一个在系统要素之间或系统之间进行相互联系的过程。系统内部信息运行是不同要素(要素系统或称子系统)之间的联系;系统外部信息运行表现为系统与环境系统的联系。双方以各自的信息资源作为联系、交换和新信息生成的基础。这样,信息机制运行过程又是信息资源共享和信息生成过程。没有信息资源共享,既不可能实现信息流动,也不可能有新信息内容的生成。这是信息资源共享与知识创新内在联系的原理和理论基础。

37.社会系统信息机制的运行过程,是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和价值创造过程。信息资源的价值实现和价值创造过程就是知识和思想的创新过程。知识和思想的创新过程是一个作为主观信息资源的人类意识与作为客观信息资源的社会信息资源系统的信息交换和信息资源共享与整合过程。主、客观信息资源互动与整合的结果,就是新知识、新思想的生成。

 

38.信息自由流动、信息资源共享、知识与思想创新是信息资源价值实践的三大基本要素,在信息资源价值实践过程中,每一项要素都不可或缺。信息自由流动、信息资源共享、知识与思想创新是同时进行、不可分离的统一过程。

39.信息自由流动是系统信息机制运行的前提。信息机制的运行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换和共享的过程,是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基本形式。

人类社会的信息资源价值实践是社会系统信息机制的社会表现形式。没有社会信息的自由流动,便没有社会系统信息机制的有效运行和信息资源共享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是信息资源价值实践的基本条件。没有这一条件,就没有知识与思想创新的可能。知识与思想创新是信息资源价值实践的结果,是信息资源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具体表达形式。信息资源价值实践过程就是知识与思想的创新过程,也是信息资源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过程。

信息的自由流动和信息机制的有效运行是社会系统生存与发展活力的源泉,离开了这一源泉就不可能进行任何有效的信息资源价值实践。

信息资源价值实践是在以信息自由流动与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为基本机制的信息资源价值机制系统的推动下,通过主观信息资源系统与客观信息资源系统的互动而生成新价值和创造新知识新思想的过程。

基于信息资源共享性的本质属性,信息资源的价值只能在信息交流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也就是在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创造出来,与此同时,信息资源的价值也只有在信息资源共享的过程中才能够加以实现。信息交流和信息传递过程就是信息资源的共享过程。没有信息资源的共享,便没有信息资源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同时也就没有信息文化的建设和人类信息文明的历史进步。

人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一切理性行为和社会行为,都是一种建立在一定信息资源基础之上的信息行为和信息资源价值实践。这样,全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过程,就是一部完整的信息资源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人类通过信息资源价值实践的形式,不断释放自身的潜能,在不断创造价值的同时,不断实现人自身的价值。

未完待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96942-1503036.html

上一篇:信息资源价值论的整体理论架构与理论要点(四)原创
下一篇:信息资源价值论的整体理论架构与理论要点(六)原创
收藏 IP: 182.51.86.*| 热度|

6 宁利中 郑永军 王涛 孙颉 陆仲绩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25 02: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