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齐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errylu1960 科普创作与出版为主线,兼谈时事、生活,愿与有识之士广泛交流

博文

二月二,龙抬头

已有 3049 次阅读 2012-2-23 23:37 |个人分类:时事浅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龙抬头, 文化强国

今早上班路上无意中听人说起今天是农历二月初二。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早知道这一天人们有剃头的习俗,今年又是龙年,想必想剃头图吉利的人多多。

正好头发长了,下班后便想去楼下的理发店凑凑热闹。人自然是比平时多了不少,不过俺去时还没到人满为患,便决定留下来。没曾想这改换门庭,昨天才重装开业的老址新店,硬件实在是不咋样,人一多,热水跟不上,等着洗头的排队,真有点烦人,等了二十分钟,实在等不了,便用半凉不热的水凑合洗了头,发也没烫,随便剪了剪便逃离这越来热闹的美发店。

 

如今的人,大多是逢所谓民俗便跟着起哄,连理发店的伙计也不明白这一天为什么剃头的那么多。俺也一样,许多民俗的来历还得现问百度大叔,但看完了往往很快就忘了,哪儿记得了那么多事。记不住民俗,我倒不认为代表自己没文化,对国粹京剧不感兴趣,更不懂昆曲,看不懂古文,其实也说明不了什么。尤其现在的民俗文化,从内容到形式大多早已名存实亡,连代表形式的仪式也整不明白,包括“曲阜祭孔”这类造出来的民俗屡遭文化人的诟病,其实很多东东俺等也一样不懂,许多可称之为传统文化的东东只是小众文化,大众不懂有何妨?大家各有各的喜好,各有各的关注点,你弄洋的,我弄土的,萝卜白菜各有所好,看着太恶心的不看就得了。不就图个活得开心吗?


当下最令人不解,最没有能力论及的就是我们国家的文化大发展战略,说大了,就是文论强国战略,成为国家的战略,党的战略,就是天大的事儿。可学者说不清,老百姓更整不明白,这个文化到底是个嘛玩意,文化到底如何强国?据说文化强国还有具体的规划计划,国家也投入大量的金钱。但正像有学者所说,文化能计划吗,道德也能计划吗?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文化如何能进入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很多人说,中国,确切地说是中华
5000年的传统文化已被摧毁殆尽,不只是从“文革”,从五四运动喊出“打倒孔家店”口号那天就开始了。我们有没有真正5000年灿烂文化?哪些是我们应该弘扬的优秀民族文化,丢失的文化传统说找就能找回来吗?西方的先进文化有哪些值得我们汲取?当下,要实现文化强国,我们最需要做些什么,我说不清。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能真动刀子的是文化体制改革,包括把俺们出版社报社全转了企业,而谁都明白,这只是手段,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国家战略,要达到的首要目的是什么?我们到底要繁荣什么?我觉得学者心里清楚,但其中的理是无法讲清楚的。无论是社会主义荣辱观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似乎都没有落到实处,补丁打的不好,实在不太给力。ZG绝不满足于停留在喊喊空洞的口号而已吧?

学者有学者们的任务,有他们研究的领域,老百姓有老百姓的需求,重要的是社会和人心的稳定,老百姓不希望国家花那么多钱用于维稳,而是用于民生,老百姓企望过安定富足的生活,良好道德素质维系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发展,道德沦丧,教育走下坡路,使这一切,似乎变为人们的奢望。仅靠喊些口号无济于事。但悲观失望不是办法,也许唯有从今天做起,从我做起,经过十分漫长的过程,找回我们真正需要找回的东西。


其实,作为国家战略,谁都不能否定,文化的领导作用,它对一个国家人民意识形态的渗透作用,所以,没有必要,只有必须,文化不是随心所欲的娱乐,文化也不是简简单单的民俗。它要代表意识形态,首先要服务的只有
ZZ和GJJQ


看样子龙抬头没说好,也没抬好,便又开始说胡话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8991-540761.html

上一篇:那个年代的“理想之歌”
下一篇:一个60后的回忆(七)
收藏 IP: 125.33.201.*| 热度|

5 李学宽 曹聪 李伟钢 余昕 葛肖虹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11: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