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怀孕让人老,分娩逆年龄! 精选

已有 4370 次阅读 2024-3-24 08:00 |个人分类:自然科学|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怀孕让人老,分娩逆年龄!

这个现象告诉我们,衰老确实是可调控的,例如怀孕能加速衰老,而某些过程可以逆龄,例如生孩子。这背后的分子过程弄清楚,对于我们深入理解衰老的本质,解决衰老的问题将提供重要信息。

 Pregnancy advances your ‘biological’ age — but giving birth turns it back (nature.com)A young woman holds her newborn baby in a hospital bed at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Medical Center.

怀孕与衰老不仅仅是共享疼痛和不适。酿造一个新生命会导致孕妇DNA上某些化学标记的分布发生变化——这些变化类似于衰老的标志。但新研究显示,在生产数月后,这些化学模式会恢复到较早的状态。这一结果加强了之前在小鼠身上的工作以及人类的初步研究结果。

怀孕对身体的影响并不令人惊讶,但这种逆转“有些出乎意料”,耶鲁大学围产期健康专家、该研究的合著者基兰·奥唐纳(Kieran O’Donnell)说。该研究于3月22日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上。

DNA的老化

研究中分析的化学标签称为甲基团,它们通过一个叫做甲基化的过程添加到DNA上。它们是‘表观基因组’的一个例子,即不改变遗传密码就能改变基因活性的DNA特征。

DNA甲基化模式可以用来估算一个人的“生物年龄”,它反映了一个人的身体随着时间积累的生理压力。一些研究发现,生物年龄比人的实际年龄更能预测健康问题,如心血管疾病和痴呆。

但与实际年龄不同,“生物年龄相当灵活;它是一个流动参数。它可以上升也可以下降”,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的生物医学科学家瓦迪姆·格拉迪舍夫(Vadim Gladyshev)说。去年,他的团队在《细胞代谢》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指出怀孕后小鼠的生物年龄有所下降,并暗示人类可能也有类似的效果。其他几种压力条件的停止也逆转了生物年龄。

肥胖的影响

新研究证实了格拉迪舍夫及其同事在人类身上的结果,并且还表明,并不是每个人在怀孕后的恢复程度都相同。在生产后三个月内,接近肥胖的人比体重被归类为“正常”的人减少了更少的生物年龄年份,奥唐纳及其同事发现。同时,那些完全母乳喂养的人比使用配方奶粉或配方奶粉和母乳混合喂养的人经历了更大的生物年龄减少。

一些参与者产后的生物年龄比早孕时期年轻了几岁。这是“吸引我的一点”,未参与这项工作的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衰老生物学家尤辛·苏(Yousin Suh)说。

研究人员没有测量参与者怀孕前的生物年龄,所以“我们不能声称这是一种返老还童的效果”,奥唐纳说。但数据是有启示性的,他希望将来能跟进这些参与者。

不必担心

一些研究人员说,解读格拉迪舍夫和奥唐纳的发现是棘手的。甲基化在怀孕期间显然会发生变化,但“我们如果假设怀孕是一种加速衰老的状态就错了”,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医生科学家、衰老专家德娜·杜巴尔(Dena Dubal)说。杜巴尔认为,甲基化可能不是衰老的标志,而可能是身体为了支持成长中的胎儿必须经历的一些巨大变化的基础,比如基因表达的改变。

苏不太确定。“到目前为止,甲基化是生物年龄最稳健的标志之一,”她说。

奥唐纳说,一个可逆状态是否可以真正被称为“年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点”。“也许当我们开始将怀孕作为衰老研究的新领域时,可能需要开发新的术语和词汇。”

最终,科学家们说,人们不应该担心任何与怀孕相关的生物年龄增加。“我们谈论的是,你知道,大约两三年的变化,”格拉迪舍夫说。

杜巴尔指出,即使对于那些没有通过母乳喂养最大化恢复的人来说,怀孕也不应被视为一个生物问题。“尽管母乳喂养的好处很多,但其缺席并不是一个危险的困境,”她说。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174-1426485.html

上一篇:在蛋白质变坏前移除它,能否改变致命朊病毒疾病的进程?
下一篇:微积分和DNA缠绕数
收藏 IP: 117.135.12.*| 热度|

5 郑永军 杨卫东 姚小鸥 梁洪泽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9: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