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1月11-12日,Green Carbon 青年编委成立大会暨2023青年绿碳科学大会在青岛召开。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王庆刚研究员应邀出席,并作了题为“一些橡胶新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的精彩报告。
一些橡胶新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研究背景
发展橡胶新材料合成与应用研究符合国家低碳转型、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服务山东省、青岛市作为橡胶工业重地的区域特色,助力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建成水平一流的高技术研究所。王庆刚研究员瞄准国家重大需求,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方式,围绕橡胶新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开展原创性技术攻关,并在本次青年绿碳科学大会上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在该领域里的代表性创新成果。
报告内容
王庆刚研究员首先指出橡胶隶属国家战略物资,关乎国计民生。我国天然橡胶受制于地域和气候限制,自给率不足25%;合成橡胶产业大而不强,部分高性能合成橡胶严重依赖进口,比如轮胎用溶聚丁苯橡胶、三嵌段丙烯酸酯弹性体和氢化丁腈橡胶等。基于此,王庆刚研究员带领团队针对溶聚丁苯橡胶的“卡脖子”问题,从橡胶梳枝结构与应用性能的构效关系出发,创制了铁系梳枝丁戊橡胶新材料;通过研究自旋量子效应、轨道方向性、空间位阻及电子效应,发展了异戊二烯和丁二烯选择性高效共聚合技术;通过分子量调控及反应速率调控技术,攻克了系列工程化放大过程中的匹配性难题,实现了国际首次铁系梳枝丁戊橡胶工业试生产;通过配方及加工工艺研究,突破了铁系梳枝丁戊橡胶新材料的应用新技术,完成了铁系梳枝丁戊橡胶在高性能轮胎领域的商业化生产及多场景应用拓展。
铁系梳枝丁戊橡胶这一“原创性、系统性、用得上、有影响”的重大成果产出获得了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多层级认可。2022年通过石化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2年荣获科技部首届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优秀奖”(75/2724)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届“率先杯”未来技术创新大赛“总决赛优胜奖”(30/1711)。入选2023年中石化集团科技进步工作报告、40周年科技成就展和标志性成果清单。2023年,作为首批“山东好成果”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进行发布,被评价为“无论从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社会价值上来看,还是从应用前景、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及研究实施现状上来看,都具有显著优势”。
王庆刚研究员特别强调,接下来研究团队将加速推进铁系梳枝丁戊橡胶新材料的大规模成套技术转化应用及应用新技术的大规模许可推广,助力我国轮胎橡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国家战略安全。
此外,王庆刚研究员还介绍了研究团队在插入率可精准调控的类交替溶聚丁腈橡胶合成新技术和三嵌段丙烯酸酯弹性体精准合成新技术等方面取得的亮点工作,目前相关技术正在加速与中石化等龙头企业进行成果转化。
专家简介
王庆刚 研究员
王庆刚,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研究员,所务委员,化石能源研究室主任,目前为催化聚合与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本科毕业于郑州大学;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师从唐勇院士;在德国马普煤炭研究所的Benjamin List组进行了四年的博士后工作。2015年3月加入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已在JACS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SCI论文66篇;申请发明专利124项(PCT 4项),授权发明专利64项(国际专利2项);荣获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和国际期刊“Thieme Chemistry Journals Award”等荣誉。
王庆刚研究员面向国家“双碳”战略和“卡脖子”技术的重大需求,针对高分子合成化学的选择性成键与断键等核心科学问题,进行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定向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示范应用的贯通式研究,多项技术成果正在进行产业化示范和推广。
原文链接
王庆刚研究员与Green Carbon|一些橡胶新材料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Green Carbon
期刊官网:Green Carbon官网
投稿网址:Green Carbon投稿
公众号:Green Carbon公众号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6 13: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