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shanchaoqu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ishanchaoqun

博文

2023年春季学期至善超群第二次沙龙记录

已有 1038 次阅读 2023-3-23 11:4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一、《克里希那穆提教育思想研究》阅读汇报

1.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克氏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体现在如下三点:

第一,传统教育不尊重人。克氏认为,传统教育对人施加的影响是基于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经济、技术发展等社会目的,而非人的整个心理活动的发展需要。这种有限、片面的教育会制造恐惧与不确定感,使人类陷入恶性循环的整体困境。一方面,过分重视知识会限制人的完整性。传统教育重视被分门别类、割裂了的知识,并鼓励体现为经验与记忆的权威。人们出于对权威的顺从,反而受到知识的束缚与强迫,变成残缺的、没有创造性的、缺少思想的人。另一方面,传统教育过分强调考试与成绩,注重比较,将世俗中对于权力、名望等的追求带进教育中。这种方式破坏了人的独特性,引起了人与人之间的妒忌、敌对、焦虑等。此外,由于传统教育碎片化的培养,学生本性未达到均衡、完整的发展,对于生命尊严的不尊重会导致混乱与冲突。因此传统教育往往通过纪律控制与减少冲突,并使纪律成为权威的一种形式,这也使得人变得机械。

第二,传统教育割裂完整的生活。克氏认为,传统教育过于强调技术,而忽视了对于完整生活的了解与感知能力,这使其最终培养出完全没有任何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传统教育对于知识与技能的强调,使得生活的意义等同于谋生,人们即使努力胜任某项工作,他们也只是活在生活的某一层面上,而非完整地感受生活,同时也舍弃了生活中最重要的智慧。此外,受民族、文化、肤色、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影响,传统教育也在意识形态上强调了分离,造就了更多的分离与暴力。

第三,传统教育纵容腐败的社会结构。一方面,技术的发展加剧了社会的分裂与排外,而人的贪欲等也导致更为严重的阶级区分。并且政府对于教育的控制根本是一种错误,因为其所包含的国家主义倾向使得人类的团结永远不可能实现。这也使得教育加剧了人类的分裂与暴力。另一方面,传统教育中对于知识与技能、对于比较的过分强调,也不利于学生自我以及生活的意义,只是在其内心造成无休止的冲突,加剧了社会的分裂,这也使得教育对于社会的改造功能难以实施。

2.教育的意义与作用

克氏认为,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人自我了解。面对传统教育的分裂与片面,人想要获取自由,只能通过自我了解实现,如此方可实现对自我的认知与否定性的思考。由此,从自身的改变开始,实现外部世界的和平与秩序。

自我了解是智慧的开始,通过这个过程,人们方可明了自己整个的心理过程,明白自己真正爱的是什么。自我了解要从认识自我的意图与不去体验自我开始,由此使自己向内探索,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从而将自己从权威与模仿中解放出来。

就教育的作用而言,克氏认为其体现在创造新的价值观,而这种新的价值观的建立要从唤醒人的智慧开始。克氏认为,智慧为对于事物本质的根本辨识,具有整体性和包含性的特征,拥有智慧的人是可以自如运用知识和智力的。对于智慧的唤醒,要从观察自己开始,人要通过敏锐的观察,发现自身的复杂性与真正生活的意义。由此方可将人从技术与效率的局限中解放出来,成为完整的人。在摆脱了对权威的模仿与崇拜后,人的创造性才得以解放,实现人内心的革命,由此建立新的价值观,建立新的世界。

3.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教育的全部内容应是了解自己与了解生活,使人理解生命的美与完整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教育内容而言,克氏认为,正确的教育其内容应该是完整的,一方面,人们还是需要掌握各领域丰富的知识与技术,需要认可其必要性与价值;另一方面,教育还需要包含爱与美、德行、独处、运用闲暇、了解死亡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到生活的浩瀚,而非局限于部分强调的分裂。

就教育方法而言,克氏认为,在教育上遵循任何方法或制度都是一种限制。正所谓“真理是无路之国”,在教育中,最重要的还是教师和学生。正确教育的实施依赖于对孩子的爱,通过爱使他们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爱做的事,使其内心与外部都没有冲突,从而实现对自我的改造。

4.论小学校的建设

就克氏的学生观而言,其认为学生的责任在于免除心中的恐惧,并在自由的环境中学习避免任何形式的残忍。相比于传统中将责任与义务、本能等的等同,克氏认为责任意味着整体,而整体代表着整个人类,当人了解到自己的局限时,便会意识到责任代表着无法遏制的爱。拥有这种责任感的学生才是真正的学生,他们能够时刻探究并探究一切事物。因此,学生的责任就在于学习。

就克氏的教师观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教师,他们对于学校里的学生有着完全的出于爱与尊重的责任。教师应是真正的教育者,他们本身就应是了解自我、内心自由的人,致力于为学生营造悠闲的学习氛围,使其身体上与心理上免除恐惧。真正的教师应以教育为天职,应将教育视作牺牲自我的事业,而非谋生或自我实现的手段,因此为具备这种品质,教师的再教育也尤为重要。教师在社会上应受到最崇高的尊重,社会应使教师在经济上与身体上感受到安全感;而在学校中教师也不应受到校长的控制,并且同事间的合作也是无界限的。

就师生关系而言,师生应具备相互教育的合作关系。

就小学校的建设而言,学校的规模一定不能过大,较小的规模方可使教师关注到每一个学生,方可让学生得到完全的发展,成为完整的人。此外,师生数量的比例也要控制好,如此才让教师得到闲暇,实现与每位学生直接深入的关系,施行正确的教育。

二、《路径依赖理论》阅读汇报

1.路径依赖的基本内涵

路径依赖是指经济、社会或技术等系统一旦进入某个路径(不论好坏),就会在惯性的作用下不断自我强化,并且锁定在这一路径上。从广义视角来看,休厄尔认为,某个发生在之前时间点(的事件)会影响之后某个时间点发生的一系列事件的可能后果。奥利克认为其特点体现在:1.径依赖是一个过程2.路径依赖具有多元可能和非决定性。

从狭义视角来看,马奥尼认为其分为自我强化序列和反应序列。自我强化序列是指,事件一旦发生,某种特定的制度模式就会形成并长期地自我再生产和自我维持;反应序列是指,两个独立的时间在历史中偶然地交汇会产生一种新的事件发展序列,这个序列之后的发展都是这个新事件在逻辑上发展的必然后果。

总的来看,第一,路径依赖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状态体现为一种“锁定”状态,这种锁定可能是有效率的可能是低效率的,甚至无效率的过程体现为一种历史非遍历性随机动态过程,同时也是非线性的,并且存在多种可能性。第二,早期的偶然历史事件对系统的发展轨迹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强调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并为随机过程所影响。发展轨迹由小事件或者偶然因素触发。第三,一旦偶然事件发生,路径依赖的次序就会呈现出一种相对来说具有决定性的因果模式或可称之为“惯性”。

2.路径依赖理论形成

路径依赖理论的应用,20世纪90年代之前多应用于技术变迁领域,20世纪90年代之后则多用于制度变迁领域。

在技术变迁领域,可以QWERTY键盘DSK键盘为例QWERTY 键盘相比于DSK键盘,效率低,但是仍然占据市场的支配地位。原因在于:技术的相关性导致的键盘技术和打字者的能力之间相容性需要规模经济下的报酬递增、以及投资的准不可逆性(技术变迁的高成本)。

在对路径依赖的研究转向制度变迁后,相关学者提出以下观点:

    第一,在路径依赖的启动与实现方面,首先制度变迁的路径不仅取决于历史偶然事件或小事件,更多在于行动者的有限理性以及制度转换的较高的交易成本,并且受经济、政治的交互作用和交互遗产的影响;其次,制度存在自我强化机制或者正反馈过程,这涉及到制度的初始设置成本、制度的学习效应协调效应适应性效应

第二,路径依赖的基本表现体现为其正效应和负效应。正效应表现在制度变迁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并优化,产生制度路径依赖的正效益负效应表现在制度可能沿着原来的错误路径直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停滞,产生路径依赖的负效应。

第三,路径闭锁的打破要依赖于外部效应,引入外生变量或者借助政权的变化。因此,政府的干预和一致性行动十分重要。

路径依赖理论的贡献,则体现在一是强调历史的重要性,这包括偶然的历史事件的决定作用,初始选择的重要影响二是强调时间的重要性,这有关历史演变的不可逆性三是强调制度的自我强化作用,这强调制度初始选择之后会形成一系列的制度集合四是重视人的有限理性和较高的制度转换成本的作用

路径依赖理论在制度变迁中也存在着缺陷,一是忽视制度主体的能动作用二是侧重制度自身单一变迁路径的研究。制度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逻辑关系导致多种相关联制度都会制度变迁路径的研究三是路径依赖理论排除了路径内生的可能性四是路径依赖理论主要分析过去历史事件对现在的影响,对未来制度变迁的作用价值有限。

3. 多重路径依赖理论

多重路径依赖涉及到制度网络结构,其基本构成要素是节点制度和链接制度。节点制度指制度网络结构中的节点制度,是具有独立功能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它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制度网络结构的功能和效用;连接制度是指将分散的节点制度衔接起来形成制度网络结构的手段及必要环节,最大程度上输出制度网络结构的整体功能;连接制度会将节点制度连接起来,建立立体的、多平面的连接关系。

多重路径依赖存在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多重依赖阶段。这是指具体制度变迁除了受自身原有路径的影响之外,还受到网络中与之相互联系的节点制度和连接制度的影响。于是变迁后的新制度既部分地依赖于旧制度的路径,又对与之相关的其它节点制度和连接制度的路径产生依赖,从而形成多重路径依赖的特征。该阶段的形成机制连接制度作为中介,形成节点制度间的关联机制。其类型包含历史关联机制(实践纵向关联)与共时关联机制(空间横断面维度)。

第二阶段是路径偏离阶段。路径偏离的方向取决于制度之间关联的强弱程度,又取决于制度变迁主体的能动力度及引导制度变迁方向的选择。

第三阶段是路径创造阶段。这是在路径偏离基础上累积形成的对制度变迁自身路径的突破,这一突破的实现有赖于变迁主体有意识的主导决策行为。主体通过变迁决策将路径偏离导向制度的创新,全面取代旧制度,完成从路径偏离上升到路径创造的关键步骤。要实现路径创造,一是通过蛮横的力量来构造路径,也就是通过设计新的系统和克服实现理想路径的障碍来构造理想路径二是通过使用经济奖励和惩罚来影响路径发展过程,以使一些路径更有吸引力和更可行三是通过共同演化的过程和调整来构造理想路径

4.路径依赖理论对教育制度的审视

第一,以我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为例,该制度的长期存在,就政治因素而言,制度主体可用其吸纳精英人才,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统治秩序;就文化因素而言,儒家文化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科举制选拔贤能之士与儒家理论相契合;就社会因素而言,科举制采用统一的考试程序、内容,不看门第、权力,具有相对的公平性、平等性,能够使得各个阶级参与进来。这些都使科举制度得以长期维系。

第二,以我国高考制度改革为例,在改革中,存在的路径依赖因素如下:在历史层面,数千年来,我国重视考试的传统对高考制度的维系有正向影响;在社会层面以客观考试成绩为基础选拔人才,是目前最为公平的一项教育考试制度,面向各地区、各阶层的人民群众,为社会大众所认同,这有助于促进阶层流动、维护公平正义等;在国家层面高考制度选拔优秀人才,为高校输送优质生源,有利于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就制度自身而言,高考制度已经形成了系统完备一系列的相关的制度体系,以应对高考而设置的教育管理体系、学校课程与教学体系、学校办学理念等已经根深蒂固,进行制度变革较为困难并且成本较高。

为了实现高考制度的路径偏移,实现其改革。一方面要依靠制度制定者的能动性的发挥,打破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的形式理念,进行逐步的改革完善;另一方面要依靠客观环境的引导,要通过经济社会的发展多元化、高素质的人才的需求引导学校教育反思自身的办学模式与培养目标,从而为高考制度的变革提出了新要求。

三、《后喻文化》理论快报

1.理论介绍

“三喻文化”里,由于情境的不同,往往分为前喻、后喻与互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长者对于后代的教导;后喻文化相对前者而言,体现在教与学主体的对调,是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在世的前辈的一个过程;并喻文化则指前辈与后辈共同进步的过程。

后喻文化由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德研究》一书中提出。其认为,在现代通讯、交通和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情景下,长辈只有虚心向小辈学习,利用他们广博而新颖的知识,才能建立一个有生命力的未来。米德认为后喻文化将成为当代世界独特的文化传递方式。

2.理论分析

米德揭示了后喻文化所具有的独特性。代际关系是一种文化关系。代际间的相互认同、理解,只能以共同文化归属感为基础,而这种共同的取得又有赖于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即有赖于祖辈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一旦传递失效,代际间就会出现文化差异。

因此,所谓“代沟”,正是由于时代剧变而必然造成的非同代人之间的裂痕。它实际反映的是历史剧变中正在死去的旧文明和尚待分娩中的新文化间的裂痕与真空。同时,米德也指出了更为尖锐的一面,后喻文化中的代际关系将具有全球化扩散的普遍性。“在以往的历史中没有任何能与之比拟,而在我们当今生活又十分醒目的特征是世界范围内代沟的产生。

也就是说,由迅猛发展的科技引起的文化迅速变迁以及由无所不知的大众传播媒介沟通的多元化世界,使代际差异成为现代世界与生俱来的文化现象,迫使人们接纳代际间的普遍冲突以及前后带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不同。同时也说明,当今社会的代际冲突已完全不同于互文化中初露端倪的局部性冲突。接收代际差异的现实对一些老人来说是痛苦且困难的,意味着要调整自己去重新适应一个陌生的环境和文化。    

3.理论应用

第一,可以补充现有的教育现象与背景。传统的教学以“一言堂”式为主,这忽视了家庭教育的特殊情境。但自从《家庭教育法》颁布以来,对于家庭教育中主体的研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的“后喻文化”也亟需更为深入的研究。

第二,针对这个现象本身,我们可以结合教育理论框架来分析该现象本身,包括背景、成因、成效、不足等,由此也可形成独特的研究思路。

第三,该理论也可打破传统大众对主流教育教学方式的理解与认同,丰富新型教学形态。

最后张老师做了点评,认为同学们准备都很充分。特别是要将学习到的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思考。另外张老师还嘱托大家平时要多看经典著作,多做笔记,多思考。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每一天。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26636-1381566.html

上一篇:“至善超群”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学术沙龙
下一篇:至善超群第三次沙龙记录
收藏 IP: 211.142.244.*| 热度|

1 李升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8: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