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shanchaoqu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ishanchaoqun

博文

“至善超群”2024春季学期第四次组会纪实

已有 367 次阅读 2024-4-22 08:5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至善超群2024春季学期第次组会纪实

时间:2024.04.12下午

地点:银杏楼201

记录员:李冰

参会人员:张善超、徐成源、李冰、李佳仪、徐琪淇

一、理论汇报:间断均衡理论

   

徐成源从理论起源、理论介绍、理论应用三方面对间断均衡理论展开5分钟简要汇报。

(一)理论起源

间断均衡理论起源于演化生物学理论。其认为在大时间尺度上,生物进化的主要形式是长期的停滞(没有明显形态变化)时期夹杂着短期的快速进化时期(大进化)。基于此,美国学者弗兰克·鲍姆加特纳(Frank R. Baumgartner)和布赖恩·琼斯(Bryan D. Jones)提出“ 间断—均衡 ”理论(Punctuated Equilibrium Theory)。

(二)理论介绍

徐成源基于理论突破、前提假设、核心概念、运作机制展开分享汇报。

1.理论突破

间断均衡理论是对政策线性变迁模型的批判,着重解释政策过程中渐进性和变革性的双重面向,即政策过程中既有稳定和渐进的方面,偶尔也会出现重大变迁。

2.前提假设

徐成源指出,该理论的前提假设为政治系统分为宏观政治系统和子系统、政治系统的决策体系是多元而分散的、人是有限理性。

3.核心概念

徐成源重点解释了政策图景、政策场域、政策垄断三个关键概念,为之后的理论介绍奠定了理解基础。具体而言,政策图景(policy images),意指政策是如何被理解和被讨论的,即与政策相关的政策信仰与价值观体系,是不同的行动者经验信息和情感诉求的混合。不同政策图景之间可能会产生竞争,而被确定下来的政策图景是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同时会产生政策垄断。政策场域(policy venue),指那些对相关议题决策具有权威的机构或集团,包括政策宏观系统与有限参与的政策子系统(权威机构、集团)。由于政策总系统无法在同一时间处理所有层面的决策,因此必须将各个具体层面的决策交给政策子系统。政策垄断(policy monopoly),指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由最重要的行动者所组成的集中的、封闭的体系倾向于将政策制定封闭起来,对相关的政策领域进行垄断,从而将其他团体排除在外,以此减轻政策总系统变迁的压力,维持稳定的政策图景。

4.运作机制

一是正反馈机制。其是指问题领域处于宏观政策议程中,而客观环境中的微小变化都有可能引起政策上的重大变化,导致政策的非渐进性突变。二是负反馈机制。其是指民众被排除在政策垄断之外,政策变迁只会缓慢进行,维持政策在子系统场域的长期均衡状态。就其具体运作过程而言,当正面的政策图景占主导时,封闭的政策场域依靠负反馈机制的自我纠正与抵制变革来维持政策图景不变,并将其他参与者排除在系统之外维持政策垄断。由此政策进入长期渐进的均衡期。当负面的政策图景占主导时,公众、社会团体、政策企业家等通过制造舆论、游说等行动来引起决策者注意力的转变,通过正反馈机制的强化与动员,推动政策场域转换(由政策子系统进入宏观政治系统)以及政策立场的改变。此时,原有的“均衡”将被打破,政策垄断瓦解致使政策进入短期突变的间断期。

(三)理论应用

徐成源从理论修正、应用现状对该理论在我国的应用进行了汇报。首先,我国学者对间断均衡理论进行了一系列本土化的修正与改进。这是因为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政治生态和决策运行机制,我国的决策体系是自上而下的,公共政策的制定遵循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决策运行更多的是采用官方权威主导决策与非官方参与决策相结合。其次,就应用现状而言,国内学者以间断均衡理论为基础也进行了一定的本土化研究,并将其应用于食品安全监管、环境保护、应急管理与教育领域的公共政策分析之中。

基于以上汇报内容,师门内外成员就自身感悟及疑惑之处展开讨论。李冰和徐成源就政策图景的具体表现形式、政策场域的主体是谁以及政策宏观政治系统和子系统的包括哪些场域等问题进行探讨。一是其认为政策图景即是人们对政策的理解和讨论。也就是说,体制、机制、制度等是政策图景的讨论对象,而人们在讨论中形成的看法和态度等就是政策图景。二是政策场域的宏观系统即是指官方的各种机构集团,子系统即是指非官方的各种机构团体。徐琪淇和徐成源“什么是正反馈和负反馈?”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首先,徐成源以政府治理及其改革过程中的“维稳”现象为例进行解释。在这一过程中,负反馈是指治理者为了维护当地的稳定,会以维护当地的各项权益为由采取相应的维稳措施将所发生的案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正反馈机制是指在改革过程中社会中发生的焦点事件,被政府注意到,并进行官方政府改革议程,从而推动相关政策的渐进突变。其次,徐成源以教育学视角为切入点,就江苏省招生制度改革为例,进一步详细阐释了正反馈与负反馈机制何为。在这一过程中,他指出社会民众态度和情绪的叠加与变化、政府及高校对招生制度的实际看法与执行、网络媒体的发酵等皆为江苏省招生制度变迁中反馈机制运作的重要影响因素。最后,徐成源对该理论的应用价值作出总结,认为该理论主要分析一项政策在长期发展中的非线性动态演变过程、解释该项政策为何渐进突变,以及变迁的原因及深层运作机制。李佳仪就理论汇报的相关教学设计展开分享。她认为关于理论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教师以学生讨论、案例分享的形式作为课程导入。也就是说,教师可以结合美国社会中政策稳定变迁与间断均衡变迁的一项政策变迁案例作为教学导入,并促使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其次,教师可以结合案例介绍间断均衡理论中的关键核心概念,并随之介绍该理论的分析框架及模型,同时引导学生思考该理论的突破点及创新点何在。再次,教师可以结合中国的一项政策间断均衡变迁的案例进行该理论的应用分析,并启发学生如何对该理论进行本土化的修正。最后,教师组织小组对该理论本土化应用进行汇报,并做出及时的评价与反馈。

最后,张善超老师对汇报内容及讨论结果作出总结。就汇报的形式要求而言,张善超老师认为汇报者在汇报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自信与热情,在逻辑性展示汇报内容的同时吸引听众注意力。就理论汇报而言,张善超老师认为理论汇报内容应简明扼要、短小精悍。具体而言,理论汇报框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点明理论产生背景。其包括理论理论提出或建立的时间、代表人物、理论来源(是基于何种原因而被提出来?)。第二,介绍理论核心观点。即汇报者要分点概述该理论的核心要义、分析框架或模型。第三,理论应用。即以该理论为分析框架的一项研究为例,论述该理论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最后,汇报者应思考该理论的应用价值与理论价值,即如何将该理论适切地应用于自身的研究过程中。

二、论文汇报: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政策变迁——基于间断均衡理论

   

李冰从文章概述、核心问题分析、结论与展望三方面对论文《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政策变迁———基于间断均衡理论》进行汇报。

(一)文章概述

李冰指出,在文章概述方面,首先,作者基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的重要性及必要性、文献综述等维度提出本文观点。其次,作者主要讲述了文章的写作思路。即本文基于间断均衡理论考察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政策变迁的发展历程与内在逻辑,发现“公平”与“效益”“质量”的张力贯穿于政策的变迁脉络,并且政策变迁呈现出长期均衡与短期突变的非线性发展特征,进而探究了政策变迁的动因与反馈机制。

(二)核心问题分析

李冰围绕间断均衡理论的分析框架是什么?间断均衡理论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政策的适切性分析及其修正(为何运用该理论)?如何运用间断均衡理论来解释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政策政策的变迁历程?”这三个问题展开简要介绍。

1.间断均衡理论的分析框架是什么?

就该问题而言,其主要从关键概念、理论简介、主要观点、理论模型四方面论述间断均衡理论的分析框架。(在第一部分“理论汇报”中已记录,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2.间断均衡理论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政策的适切性分析及其修正(为何运用该理论)?

就该问题而言,首先,作者从该理论的政策场域主体、政策图景、焦点事件以及运作过程等方面展开适切性分析。其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政策存在着间断均衡理论所倡导的两种变迁样态。即一是,政策子系统的路径依赖维持政策图景,负反馈机制作用使得政策变迁呈现长期均衡的渐进态势。二是,当新问题出现时政策子系统无法应对外界压力而引发宏观政治系统注意力转移,因此政策图景发生转换,正反馈机制作用下政策出现短期间断的突变。其次,作者基于政策图景构建的逻辑序列差异化、政策场域变动的诱发因素差异化、政策场域的行动主体差异化对该理论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模型如下图所示:

 

由此,修正后的间断均衡模型具体分析框架可为(为何变迁与如何变迁?):

政策变迁的动因

1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界定政策问题的性质。

2焦点事件的冲击驱动政策运行的外部环境发生变化。

3政策问题界定与焦点事件的冲击共同推动了决策理念的转变。

政策变迁反馈机制

在决策理念转变推动政策问题性质变化后,政策图景展开竞争,政策深层次反馈机制开始响应,不同行动者策略的使用对政策状态的切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在负反馈机制的抵消作用下,政策会通过渐进性认知,维护既有的正面的政策图景,形成政策渐进稳定的变迁机制

2在正反馈机制不断自我强化的作用下,政策图景会发生变化,此时开始切入新的政策议程,政策均衡被打破,政策进入间断革新。在正反馈机制的持续作用下,新的政策会逐渐结构化与制度化,形成正面的政策图景与相对封闭的政策场域,从而促进政策再次实现垄断或均衡状态。

3.如何运用间断均衡理论来解释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政策政策的变迁历程?

根据间断均衡理论,作者对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政策演进历程与变迁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主要包括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政策演进历程、政策变迁的动因、政策变迁的反馈机制。

1)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政策演进历程

作者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高考招生、财政资助与入学考试相关政策与法规,借鉴已有分期观点,依据政策图景的嬗变,兼顾政策实施的结构背景因素,将政策的发展历程划分为重塑公平取向的政策探索期1978—1984)、“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调整期1985—2005“质”“量”并重的政策发展期2006年至今三个阶段。

2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政策变迁的动因

政策变迁的动因来源于三重逻辑:行动者的认知是政策变迁的机制条件制度是政策变迁的结构基础而政策图景构成了政策行动的观念结构,是政策变迁的合法性基础。由此,作者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政策的动因存在三重逻辑,分别为政策问题性质的认知、教育制度体制变革与政策图景的形成。基于此,作者依据修正后的间断均衡认为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政策变迁的动因分别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界定政策问题性质、重大焦点事件推动教育体制变革、 决策理念的转变主导政策图景。

3)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政策变迁的机制

通过政策图景与政策场域中行动者的互动,形成了政策稳定和变迁的反馈机制。在政策均衡变迁中的负反馈机制方面,作者认为在遵循有限理性的前提下,制度成本与制度摩擦力给政策变迁带来了阻滞效应。这体现在政策主体行动所需支付的高昂决策成本、交易成本、信息成本与认知成本上。其具体是指中央政府价值导向定势提升认知成本、地方政府路径依赖提升决策交易成本、社会反馈互动提升信息成本。在政策均衡变迁中的正反馈机制方面,作者认为正反馈机制包含着自我强化系统,与趋势同行甚至强化趋势,一般表现为自下而上的媒体话语介入、政府对焦点事件的制度化吸纳、社会力量的共识与动员三种模式。

(三)结论与展望:发挥复合政策范式的系统效应

作者认为任何单一政策范式都无法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整体目标,加之面对高等教育公平的系统性、复杂性以及多重利益诉求,需要发挥复合政策范式的系统效应,发挥多元化政策价值、多样化政策内容、多维化政策工具的系统效应。具体而言,一是政策图景要在保障公共善的基础上,促进个体善的实现。二是实现多元叠加的政策理念。三是确保政策场域的开放包容与协同互动。

基于以上汇报内容,师门内外成员就自身感悟及疑惑之处展开讨论。徐琪淇和李冰“间断均衡理论是否是适用于所有政策分析中?”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其认为间断均衡理论不适用于所有政策变迁分析。原因在于虽然间断均衡理论指出,基于政策图景与政策场域的互动能够有效解释一项政策的非线性动态变迁,但是它更多集中于分析政策变迁过程中政策行动者、民众、焦点事件等对政策议程的影响,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因素对政策过程的影响。因此,间断均衡理论作为一种政策分析框架,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需要进行一定的修正,以此更加切合不同政策的变迁分析。李佳仪“在学术研究中,将修正后的外国理论应用于我国实际问题研究中的权威性、科学性、合法性何以保证?”这一问题与各位成员展开讨论。徐成源认为理论只是一个工具、一种形式,只要外国原有理论是被学术界认可的、形式是科学的,可以根据不同的社会情况进行本土化的改良和修正。李冰认为不同国家的社会发展情况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社会问题解决的方式同样也有类似的地方,并且可以互相借鉴。于一项理论而言,根据不同国情,将外国理论进行本土化解释与修正并将其于应用于相应情境内的实际问题解决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徐琪淇同样认为理论是一项工具,是为研究和问题的解决服务的。对原有理论的创新与修改具有是可以的,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最后,张善超老师对汇报内容及各位同学的讨论作出总结。他指出,将修正后的外国理论应用于我国情境下是可行的。其中,保证修正后的理论的实践性与科学性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首先,借鉴国外理论研究我国实际问题时,可以以我国某一理论为基础对其加以改编。这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所在。其次,张善超老师以问卷或访谈调查中样本量大小与验证结果科学性的关联度等为例,指出可以采用“理论逻辑推理”的方式确保本土化修正的外国理论的科学性与实践性。具体而言,这需要在借鉴运用过程中,根据我国国家特色阐明该理论的适切性、理论修正的缘由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26636-1430697.html

上一篇:“至善超群”2023-2024春学期第一次组会纪实
下一篇:“至善超群”2024春季学期第五次组会纪实
收藏 IP: 222.244.13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6 0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