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Biosensors:浙江大学卢妍利博士和天津大学陈泽涛博士创建特刊——用于生化监测的便携式和可穿戴传感系统的进展

已有 795 次阅读 2025-3-17 16:51 |个人分类:特刊征稿|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近年来,便携式与可穿戴传感技术迅速发展成为新技术领域的佼佼者,同时也是跨学科研究的热门话题。这类新兴技术凭借其低成本、操作便捷、读数直观以及出色的检测性能,被广泛认为是应对医疗保健领域中不断增长的需求与挑战的理想解决方案。目前,便携式和可穿戴传感系统已在多个示范应用中取得成功,涵盖了血液、尿液、脑脊液中的生物标志物检测、汗液分析、伤口状态监测及治疗等多个方面。

随着不断创新和发展,生物材料、纳米材料、柔性材料、紧凑型传感系统和新型检测技术都为便携式和可穿戴系统的重大进步做出了贡献。然而,在充分利用便携式和可穿戴传感设备的功能方面仍有许多障碍需要克服和改进的空间。因此,透气和生物相容性的材料、采样制备技术、稳定准确的传感器及其阵列、长期供电系统、稳定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终端、完全柔性的电子电路、微型检测和治疗集成系统、多种生理参数的检测和分析等是未来便携式和可穿戴系统研究的关键问题,任一领域的进步都将极大地促进医疗领域可穿戴系统的发展。

基于此,Biosensors 期刊邀请了浙江大学卢妍利博士、天津大学陈泽涛博士创建特刊“Advances in Portable and Wearable Sensing Systems for Biochemical Monitoring (用于生化监测的便携式和可穿戴传感系统的进展)”。

本特刊旨在突出便携式和可穿戴生物传感器及健康监测系统的最新方法进展,以及用于生化参数检测的新型材料和平台,从新型生物传感器和设备的设计到实验验证,再到即时检测和可穿戴应用。我们欢迎优秀的原创研究文章和评论论文。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10月31日

          

客座编辑

卢妍利 博士

之江实验室;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

卢妍利,博士,之江实验室生命科学计算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兼任浙江大学-之江实验室百人计划研究员。主要从事基于电化学、光学、柔性电子等技术的生物医学传感器及其检测技术研究。现已发表SCI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 (共一) 或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20篇。获批发明专利10余项。以第一作者参加撰写中英文专著章节6章。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自然科学基金多项。现为世界中联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以及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现场快速检测 (POCT) 分会、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生物医学工程;柔性电子技术;医学传感与检测;穿戴式传感器件;嗅味觉生物传感器。

              

陈泽涛 博士

天津大学医学部卫生应急学院

陈泽涛,工学博士,天津大学医学部卫生应急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医学传感与检测、便携式与穿戴式检测技术、应急医学装备等,深入传感机理研究,专注于利用工程技术解决生物医学领域难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等领域内国际权威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篇,累计参与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其中5项已获授权。参与编写中英文学术著作6部。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成果2项,以及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浙江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荣誉。在领域内顶级国际学术会议World Congress on Biosensors上发表口头报告,且多次参加领域内其他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口头报告。担任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应急医学专委会委员、天津市救援医学学会理事;担任 Interdisciplinary Medicine、Biomedical Analysis 等学术期刊青年编委,以及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等SCI期刊的审稿人。主持或参与科研课题十余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任务1项、省自然基金1项、天津大学自主创新基金1项,以及转化课题3项等。

研究方向:生物医学工程;医学传感与检测;光学传感器;穿戴式传感器件;应急医学装备。

           

了解更多特刊信息:https://www.mdpi.com/si/203568

期刊主页:https://www.mdpi.com/journal/biosensors

             

Biosensors 期刊介绍

主编:Giovanna Marrazza, University of Florence, Italy

期刊主要发表生物传感器及其技术和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内容涵盖DNA芯片、微流体装置、纳米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生物传感器制造、生物传感器材料、芯片实验室技术和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医药、食品质量与安全等领域的应用。

2023 Impact Factor:4.9

2023 CiteScore:6.6

Time to First Decision:18.9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2.6 Days

尾图1.jpg

尾图2.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477978.html

上一篇:东北农业大学韩英鹏教授团队: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揭示了大豆对大豆花叶病毒应答的关键基因和途径 | Agronomy
下一篇:Nanomaterials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庞维强博士等创建特刊——“先进纳米材料与含能应用:实验与模拟”
收藏 IP: 61.242.14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7 1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