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HO关于狂犬病疫苗和暴露后预防的立场:技术更新(2024年9月)(2)
Technical update on WHO’s position on rabies vaccines and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前言:
GAVI人用狂犬病疫苗应用研讨会(GAVI Human Rabies Vaccine Application Workshop)于2024年9月25-26日在南非开普敦(Cape Town)召开,本文是WHO主管全球狂犬病控制工作的伯纳黛特·阿贝拉(Bernadette Abela)博士在此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PPT,共包括15张幻灯片)。
Gavi: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Global Alliance for Vaccines and Immunization,),简称“全球疫苗联盟 ("Gavi, the Vaccine Alliance")”。
Bernadette Abela-Ridder博士是WHO被忽视的热带病管理署被忽视的人畜共患病团队的领导人之一,分工专门负责全球的狂犬病控制工作(电邮信箱: abelab@who.int)。
以下为Abela博士所作报告的主要内容(15张幻灯片):
4. 临床病例的定义
临床病例定义
· 疑似病例:患有脑炎,表现出过度兴奋(狂躁型狂犬病)或麻痹(麻痹型狂犬病)症状,且在临床症状出现后 7 - 10 天内死亡。
· 可能病例:疑似病例且与疑似 / 可能 / 确诊的狂犬病动物有过接触。
· 确诊病例:可能病例且经实验室确认。
排除病例
· 实验室检测排除疑似 / 可能病例。
· 过去 6 个月内无动物接触史。
5. WHO关于暴露后预防(PEP)和暴露前预防(PrEP)的指南(建议)
WHO关于暴露后预防(PEP)和暴露前预防(PrEP)的指南(建议)
· 参考资料:《2018 年狂犬病专家报告(WHO狂犬病专家磋商会第三次报告)》、《狂犬病疫苗:WHO立场文件,2018 年 4 月》
· 说明:暴露后预防(PEP)需要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IG)
· I 类:无暴露,仅需清洗。
· II 类且已进行暴露前预防(PrEP):伤口清洗、接种疫苗。
· III 类:严重暴露,需伤口清洗、接种疫苗、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IG) 。
6. 狂犬病暴露后预防(PEP)实施决策树
[链接: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B09018](决策树内容复杂,包含多种情况判断及对应处理措施,此处仅按原文翻译标题,具体内容可参考链接,本博客随后将专门介绍。)
7. 接种时间表
接种时间表
严重暴露需使用狂犬病免疫球蛋白(RIG)
从未接种过疫苗的患者:
IPC 方案:两点皮内注射(2 - sites ID),在第 0、3、7、14、21 天接种,推荐使用,疗程较短。
埃森方案:一点肌肉注射(1 - site IM) ,在第 0、3、7、21 天接种。
萨格勒布方案:两点皮内注射及一点肌肉注射(2 - sites & 1 - site IM) ,在第 0、3、7、21 天接种。
既往接种过疫苗的患者:
一点皮内注射(1 - site ID):在第 0、3 天接种。
四点皮内注射(4 - sites ID):在第 0 天接种。
一点肌肉注射(1 - site IM):在第 0、3 天接种。
注意:若在过去 3 个月内已完成暴露后预防(PEP),则无需再次进行。暴露后应尽快开始暴露后预防(PEP),但无论何时开始都不算晚。
(未完待续)
原文来源:
Bernadette Abela,Technical update on WHO’s position on rabies vaccines and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GAVI Human Rabies Vaccine Application Workshop,Human rabies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workshop on supporting countries to build a case for investment meeting report, Cape Town, South Africa, 23–26 September 2024.
原文下载: Technical update on WHO’s position on rabies vaccines and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pdf.
相关博文:
WHO关于狂犬病疫苗和暴露后预防的立场:技术更新(1) 2025-05-08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12 13: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