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闻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vhere

博文

我想教青少年批判性思维,推进情况(2):望批判性思维教育专家提供指导

已有 592 次阅读 2025-5-5 16:38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目前已说服家人,我将按专家意见,展开批判性思维的网络授课,试水到12月份,失败了就去找工作。目前已完成网络课程1.1.1-1.1.3,每节课10页PPT10分钟(考察了网民习惯等),课程对象是:中小学老师、家长(经过前期调研,研究指出:大学生教批判性思维太晚了。所以面向中学生。由于中学生不用手机,很难接触到,南京教培机构甚至没有教批判性思维课程!所以希望通过老师和父母传播批判性思维)

1746433499602.png

以下是1.1.1,还请批判性思维教育领域的专家,提供点意见。等1.1.3做好PPT,就录1.1.1视频并发布

---------------------------------编号①代表正文第一页PPT,相应文字是讲课内容

幻灯片2.JPG(我做了几期试水,网友反应,喜欢看竖版的)

①教学,通常以“概念”为起点

任何正经的教学活动,第一堂课,或多或少都要围绕核心概念的讨论,批判性思维教育也不例外。

我想,其中最重要的理由是由于:概念是我们理解、表达和建构知识的最小单元。从科学哲学(科学理论的结构问题语法观)角度来看,关于概念的观察语句构成了科学命题(statement)。而若干个关于概念的科学命题,它们打包而成的陈述系统(a system of statements)就叫理论。科学理论是科学概念的系统化表达,或者说,对概念的发展和修正。而一门学科理论体系,恰恰由若干这样的科学理论精致而严密的构成。那么,正常情况下,带领学生进入一门学科,显然要从概念入手。

幻灯片3.JPG

②批判性思维更重视“概念”,一个原因

相比其他学科,批判性思维和哲学一样,更加重视“概念”问题,还有两个额外原因:

其一,培育批判性思维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对抗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心理诡计和语言操纵。刚才讨论了概念是认知的基本单元,而我们生活世界确确实实充斥着形形色色的概念陷阱,比如:我们都听说过“炒作概念游戏”在反诈宣传;还有股票市场谈论的种种”概念炒作“陷阱。学术领域也不例外,也时常听到关于”概念游戏“的指责----一些学者混淆话语创新和概念游戏,在缺乏理论创新、缺乏对应人类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悬谈概念。总的来说:训练批判性思维,一定主动进行认知控制,必须掌握对”概念“理性审查的方式方法。

羊胎素抗衰? 口服防晒剂? 护肤“伪概念”陷阱早知道!

应星.从“发明”到“发现”:中国社会理论的两种概念生产方式[J].开放时代,2023,(03):28-37+5-6.

幻灯片4.JPG

③:批判性思维更重视“概念”,另一个原因

其二,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我看来,最有创造力的群体无疑是哲学家团体,他们一项基本方法论就是“概念反思”。

概念是他们追究问题的起点,特别是那些常人不假思索全盘接受的基本概念,比如休谟和康德追究“因果性",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反思,海德格尔对“存在”的反思,等等。概念反思,可以澄清概念的模糊性、揭示隐含假设、推动知识的系统化。

概念反思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可以推动观念的变革。而观念的变革,必然将导致创新的发生,就像科学哲学的“世界观的转换”或“范式革命”。科学革命是人类突破认知边界、重构世界图景的爆发式跃迁。从地心说到量子纠缠,每一次科学革命都颠覆了旧有观念,并催生出全新的文明范式。

总的来说,我的批判性思维课程旨在应对智能时代的内卷加剧和人的创造力危机,概念反思是创新思维的基本功,”概念“问题的讨论将构成我教材中的一个重点章节。

幻灯片5.JPG

④概念反思,是创新思维的基本功

例如:中文的“酒店”“宾馆”,让我们在下意识地时候建立了一种预设:我们出行住宿必须依赖专业化的“店”“馆”,而Airbnb反思了这一概念:普通人可以将家中闲置的房间或公寓分享给旅行者,是否能创造新的价值。

概念反思导致创新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割草机到打草机。“吸尘器”到戴森的“多功能清洁系统”,烤箱到“空气炸锅”

从现代哲学看来,语言是存在的家。语言转向之后,哲学家们清楚认识到:当我们说话时自以为在控制着语言,实际上我们被语言控制。我的认识和表达都受到语言的制约。

幻灯片6.JPG

⑤我搜罗过377种“情报”定义

我硕博研究情报学理论与方法,一方面出于自身研究兴趣,另一方面受到当时概念史研究风潮的影响,曾在2021年写作一篇《情报概念的争鸣·分野·对话》。我从学术文献中收集了1979-2020年出现过的377条”情报“概念,并用文献计量的方法,从科学哲学视角阐述”情报“概念变迁规律、并为当时的学科大事件“大情报观”提供一种解释。然而,这篇论文被拒了,并没有发表。

从我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样“培根蚂蚁式”的概念收集工作,还是太浅薄了。

究其深层次原因:概念是观念(idea)的影子,而观念是人类认识的造物,既是相对的,又是永恒发展的。

幻灯片7.JPG

⑥批判性思维的诸多定义,不重要

关于上述命题,目前,我们并不需要深入追究,因为“人是观念的产物”,“观念”同样是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课程随后将深入探讨的话题。

但是,通过该命题,我们至少能从两个层次意识到:为何“概念”重要,“观念”也重要,但“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又不重要。

如果接受该命题,

第一个层次,我们就能认识到:不同学科、不同范式(学派),不同学者一定提出过纷繁的批判性思维概念。实际上,批判性思维的影响力和重要性,远远超越我曾经研究过的“情报”概念,学术文献记录在案德批判性思维概念绝不止377种。用专业学术的话语讲:概念具有历史性、偶在性和易变性(storical,contingent,and mutabl)。

硬科学,自然科学的概念,例如:“电子”出现于波尔的理论、汤姆逊的理论、海森伯的理论和薛定谔的理论,但每一个理论中,“电子”的意义都不相同。知识的社会建构观。

第二个层次,我们就能认识到:就像刚刚的命题,我们要理解“概念”,就离不开理解“观念”,理解“观念”又不得从头说起,回到柏拉图的“理念世界”....这导致逻辑上的无穷倒退现象。

一个例子是:在诸多穿越小说中,主人公往往运用超越时代的技艺达到逆袭的目的。但是这些主人公不会和过去时间中的人物说明原由,因为尝试解释会导致无穷倒退:为了说明提炼食用盐的技术,必须使用更多化学术语和仪器术语,而解释它们,则需要解释更多更基础的术语。

注:无穷倒退(Infinite regression)出自逻辑学,这里指解释学无穷倒退,出自奎因“译不准原理”:我们传达概念的工具是语言参照系(背景语言),但是,参照系本身也需要被理解,除非进行限定,否则就会卷入无穷倒退

所以,概念并不重要。

幻灯片8.JPG

⑦不同目的,掌握层次也不一样

授课教师/家长:

最早的起源:亚里士多德的产婆术

现代的起源:杜威的反思性思维

以归纳法方式:习得一个共识定义,即可。美国哲学会1992年的德尔菲报告

批判性思维一词,与一些关键词汇的差异。比如浙大王彦君教授,她的公开课首先区分了理性思维和非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旧批判”。

想写论文的教师:

深入理解一些教育巨头的观念,比如:杜威,本杰明·布鲁姆

批判性思维一词的词源及其在各种用法中与概念、意义、指称及其他心智构造物的关系,说明其在三大范式中的内涵。

三种不同研究范式,对批判性思维理解上的差异(哲学范式、认知范式、教育范式):是否要用规范的角度来看待批判性思维倾向,是否存在作为通识教育的批判性思维

CT在美国的发展史

一些重要的文本:比如,美国哲学会1992年的德尔菲报告,斯特瑞布的博士论文,

一些重要人物的观点:比如,恩尼斯与“纯技能”观,西格尔与“理由”概念,保罗的强势批判性思维

几种共识定义

如果想从事批判性思维理论研究的学者,比如概念史研究

我想,可能要掌握更多的内容。要知道,概念与观念紧密绑定在一起,可能需要穿越全部历史领域,在历史进程中长时间的研究,去把握那些变动不具的概念的各种用法的历史,更需要掌握的是:作为一种方法论的概念史,乃至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实际上,由于概念本身就是“变数”,要注意的重点可能是词语与社会、政治等等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

幻灯片9.JPG

⑧对于教学来说,比概念更重要的是“用法”,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的观点

与杜威齐名的古典实用主义三巨头之一,皮尔士,他最初给实用主义准则下的定义士:“要考虑效果,这效果可能在想象上具有实际效果,我们旧考虑我们的认识对象具有什么样的效果。于是,我们对这些效果的考虑就是对这一对象的全部认识。”,实际效果。

那么,在批判性思维的语境中,我们对批判性思维的概念的理解,就是我们的教育能够对孩子产生怎么样的学习效果?也就是我们怎么教授批判性思维。

  • 皮尔士的例子:如果我们说“这个物体是硬的”,其意义在于一系列实际操作(如尝试敲击、挤压)及其结果(物体是否变形)。这些操作和结果构成了“硬”的意义。

  • 杜威的观点:一句科学假说的意义在于它能引导哪些实验、预测哪些结果。如果假说无法付诸实践或验证,它就缺乏意义。

幻灯片10.JPG

⑨还有概念网络

知识图谱的思想起源 如果要探究知识图谱的思想起源,则应将时间上溯到1922年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和他的《逻辑哲学论》。 任何有意义的语句都应该能表达成由“实体和关系”组成的图谱,而语句不断积累叠加形成的巨大图谱就是整个世界。

在分析哲学(尤其是早期和中期)中,哲学家们特别重视概念的精确定义以及它们在实际语言中的使用差异。将三个相近的概念进行比较分析,恰恰是分析哲学最核心的技术之一。这可以追溯到:

  • G. E. Moore 的做法:如前所述,莫尔尝试通过“不是这个”来澄清“是什么”。他在分析“善”时也是通过排除相似项来说明它的不可还原性。

  • Gilbert RyleJ. L. Austin:他们通过比较普通语言中近义词汇的使用(比如“知道”、“相信”、“想象”)来澄清各自的语用功能。

对于批判性思维来说,我们可能要界定的:分析思维、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倾向、辩证思维、中式批判、系统思维、创造性思维、普通思维、高阶思维、逻辑思维、元认知

还有流传在民间的“鸡蛋思维、”

幻灯片11.JPG

⑩总结

我们一边实践批判性思想,一边讨论批判性思维的概念,我们初步建立了以下观念

第一个层次:

概念很重要,概念和观念,将是李博闻版批《青少年判性思维·教与学》的两个重点知识点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又不重要,因为,概念太多太多啦,而且是观念的产物。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课上根据层次,介绍了应该掌握的知识点。

第二个层次:

建立了对“思维、语言与世界”的初步观点:“店、馆”限制我们的创新创造

建立了对“观念”的观念,李博闻老师似乎对每个知识点都阐述的背后的隐藏观念

第三个层次:

哲学好厉害!而且哲学似乎就在生活世界无处不在!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75429-1484567.html

上一篇:批判性思维:标准化定量评估工具、30篇文献测量分数汇总
收藏 IP: 121.229.105.*| 热度|

3 郑永军 王涛 宁利中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7 13: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