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congD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congDuan

博文

第三章:标准化与治理一体化的推进路径

已有 180 次阅读 2025-10-30 13:12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第三章:标准化与治理一体化的推进路径3.1 ISO国际标准推进战略3.1.1 阶段一:标准提案与立项支持

在ISO/IEC标准体系中,新技术模型的纳入通常以“新提案(New Proposal, NP)”形式启动。为推动DIKWP模型进入国际标准体系,建议在 ISO/IEC JTC 1/SC 42(人工智能)SC 41(物联网与智慧城市) 共同框架下发起提案。该提案将以《Semantic Governance Framework for Smart Cities based on DIKWP Model》为题,内容涵盖语义互操作、意图驱动治理和AI语义评估三大方向。

立项的主要路径如下:

  1. 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代表发起NP提案

  2. 联合日本、阿联酋、德国等对智慧城市标准活跃的成员国 形成P-member支持;

  3. 获得SC 42及SC 41的联合工作组(JWGs)批准,进入工作草案阶段(WD)。此阶段的核心目标是将DIKWP定义为语义治理的参考模型,并确定其在TR 25005-2中的“语义扩展”角色。

3.1.2 阶段二:技术验证与用例示范

标准草案提出后需经过用例验证。建议以两个典型场景为示范:

  • 场景一:智慧交通语义协调

    • DIKWP模型用于统一交通传感器数据、信息指令和智慧决策逻辑。

    • 通过意图层(P)实现自动交通调度系统的自我解释与安全约束。

  • 场景二:智慧医疗数据互操作

    • 医疗机构间的语义差异通过DIKWP I↔K↔W通道自动对齐。

    • 医疗AI系统可基于P层生成“医患意图匹配报告”,提高医疗治理可信度。

这两个用例将形成“语义闭环验证报告(Semantic Interoperability Verification Report)”,作为ISO标准立项的关键支撑文件。

3.1.3 阶段三:国际协调与共识形成

在技术验证后,需构建国际共识。建议通过以下机制推进:

  • 与ITU-U4SSC对接:将DIKWP模型作为“语义治理参考架构”纳入其智慧城市指标体系;

  • 与IEC SyC Smart Cities对接:在智慧能源与基础设施层面嵌入DIKWP语义标准;

  • WAAC作为国际学术顾问机构:提供跨国语义一致性验证报告,确保标准学术权威性。

图示描述:国际标准推进阶段路线图
  1. 2025 Q1-Q2:NP提案提交与立项支持

  2. 2025 Q3-Q4:技术验证与用例形成

  3. 2026 Q1:工作草案(WD)发布

  4. 2026 Q2:征求意见稿(CD)

  5. 2027 Q1:国际标准草案(DIS)

  6. 2027 Q3:正式国际标准(IS)发布→ 各阶段均由WAAC标准化委员会提供学术支持,形成“学术+标准”协同机制。

3.2 国内协同与示范工程3.2.1 海南自由贸易港DIKWP智慧治理实验区

海南自贸港具备政策与数据开放优势,可作为DIKWP语义治理体系的首个国家级示范区。建设路径包括:

  • 智慧城市语义中枢平台:建立基于DIKWP的“语义总线(Semantic Bus)”,连接省级数据平台。

  • 意图驱动治理系统:实现政府政策意图与社会响应的实时语义匹配。

  • AI语义主权试点:所有城市AI系统需通过DIKWP白盒测评认证,确保AI行为语义透明。

3.2.2 粤港澳大湾区语义主权共建计划

大湾区是跨制度、跨语言的城市群,极需统一语义标准。建议建立 “DIKWP粤港澳语义联盟”

  • 以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深圳清华研究院为三大技术节点;

  • 推动跨境交通、医疗、金融领域的语义互通;

  • 通过P层协调不同法律与文化系统的意图表达,实现“文化一致的智能治理”。

3.2.3 雄安新区“意图驱动城市大脑”工程

在雄安新区构建全国首个“意图导向型城市治理平台”:

  • 将城市规划、居民需求、政策指令转化为DIKWP语义路径;

  • AI决策模块以P层意图作为行动依据,自动修正智慧服务偏差;

  • 可形成“中国语义城市”样板,为ISO国际标准提供验证场。

3.3 DIKWP语义标准联盟建设3.3.1 联盟组建与组织结构

联盟名称:DIKWP Semantic City Alliance(DIKWP-SCA)发起单位:WAAC、CESI、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海南大学。

组织架构:

  • 理事会:负责总体战略与国际合作。

  • 标准委员会:主导DIKWP与ISO标准的对接。

  • 技术工作组:开发语义总线、白盒测评系统。

  • 试点城市联盟:包括海南、深圳、雄安、杭州等地。

3.3.2 工作机制与实施路径
阶段主要任务输出成果
1. 标准研发阶段完成DIKWP语义互操作标准草案《DIKWP城市语义标准白皮书》
2. 测试验证阶段建立语义互操作验证平台“DIKWP验证报告”
3. 国际传播阶段发布多语言标准提案与论文ISO技术文件与学术出版物
3.4 治理机制与政策建议3.4.1 语义主权立法建议

建议制定《人工智能语义主权法》,明确AI系统在语义生成、解释、使用环节中的国家管辖权。关键条款包括:

  • 所有AI系统应具备可验证的语义解释模块;

  • 外部AI模型在本地运行需通过“语义合规评估”;

  • 建立国家语义标准登记制度。

3.4.2 语义透明与伦理审计制度
  • 语义审计中心:独立机构审查AI模型语义一致性;

  • 伦理可视化系统:以DIKWP白盒测评为基础,展示AI的意图决策链;

  • 语义偏差警报机制:当AI输出偏离政策意图时,系统发出红色预警。

3.4.3 三方协同治理模型

建立“政府—AI—公民”三方语义协同机制:

  • 政府通过P层定义宏观意图;

  • AI系统以W层智慧自调节行为;

  • 公民在I层反馈信息,形成语义反馈回路。

3.4.4 数据流通与主权AI政策衔接
  • 所有数据跨境流通需携带DIKWP语义标签;

  • 推动“主权AI白盒测评制度”,以DIKWP模型为标准;

  • 结合ISO 42001建立国家级AI治理认证体系。

3.5 出版与传播路径3.5.1 出版与基金联动

出版物规划:

  1. 《DIKWP语义主权与智慧城市治理》(总论卷)

  2. 《DIKWP-TRIZ创新方法与城市决策》(方法卷)

  3. 《主权AI白盒测评与伦理可视化》(测评卷)

三卷可共同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出版基金(2026年度),并以WAAC标准化委员会为出版支持单位。

3.5.2 国际传播与品牌建设
  • WAAC 2025大会上发布《全球DIKWP语义治理白皮书》;

  • 建立WAAC-ISO联合研讨会(Semantic Governance Joint Workshop);

  • 通过联合国ITU平台发布“DIKWP智慧城市语义治理倡议”。

附录 B:海南自贸港示范区实施计划表
阶段时间主要目标关键成果
阶段12025 Q1-Q2建立DIKWP语义总线城市语义中枢初步上线
阶段22025 Q3推出意图驱动治理模块政策意图匹配系统运行
阶段32026 Q1建立语义审计与伦理监测系统AI语义白盒测评中心
阶段42026 Q3国际对接与经验输出向ISO提交标准验证报告
结语:从标准到治理的系统跃迁

DIKWP不仅是一个语义模型,更是全球智慧城市从“数据治理”到“语义治理”的关键跃迁工具。通过标准化路径、示范工程、语义主权立法与出版传播的协同推进,DIKWP可实现从ISO标准到全球城市治理生态的落地,推动人工智能从“理解世界”到“理解意图”的新文明阶段。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429562-1508105.html

上一篇:第二章:DIKWP模型在ISO智慧城市框架中的嵌入机制
下一篇:第四章:语义主权与AI语义认证体系
收藏 IP: 140.240.3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4 08: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