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KWP 在 ISO/IEC TR 25005-2 的落地中真正发挥作用,可以分三步推进:
一、标准战略布局提交技术提案 (NP/TNWG):以 “Semantic Interoperability Framework based on DIKWP” 为标题,撰写技术提案,建议建立一个 WG(工作组)或 TNWG 专题组,聚焦智慧城市数据与AI语义治理。
锁定合作伙伴:主动联系 ISO/IEC JTC 1/SC 42(人工智能) 与 SC 41(IoT) 成员国代表,特别是 中国、欧盟、日本 等技术代表团,推动共同标准起草。
国内对应组织对接:对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CESI)及国家智慧城市标准工作组,推动 DIKWP 模型进入国家标准(GB/T)草案,从而增强国际话语权。
城市级示范项目:在 海南自贸港 或 粤港澳大湾区 启动“DIKWP智慧治理试验区”,构建“语义互操作城市大脑”样板,用于 ISO 标准验证与 WAAC 演示。
科研论文与基金项目:
向 IEEE Access、MDPI Applied Sciences 或 Frontiers in AI 投稿《DIKWP-Based Semantic Governance in Smart Cities》
同步申请 科技部“人工智能+治理现代化” 或 国家出版基金 项目,形成 学术—标准—应用 三位一体闭环。
技术联盟:发起“DIKWP 智慧城市语义联盟(DIKWP-SCA)”,吸纳 华为、腾讯云、阿里云、清华大学 等成员,以标准化接口和共测平台支撑。
提出“语义主权宣言”:以 WAAC 为主体起草 《AI 语义主权与智慧城市治理宣言》,于 WAAC 2025 大会发布,强调 DIKWP 在保障国家文化、语言、价值观的AI语义表达中的作用。
建立语义认证体系:设计 “DIKWP Semantic Compliance Label” 认证机制,类似 ISO 质量体系认证,用于标识城市级AI平台的语义一致性。
出版与传播:将上述研究成果整合为专著 《DIKWP 语义主权与全球智慧城市标准化》 ,作为 WAAC 2025 与 国家出版基金 重点出版物之一。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6 03: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