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FBT探索目标流程化步骤
高德明 2025.3
第一个语言过程空间:探索目标期待(10个常用的经典问句)
1 假如这次谈话对你有帮助的话,你期待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不同?
2 当这些困挠,困难都不存在了,替代它们的是什么?
3 如果这个事情成功了,给你带来什么不同?
4 如果有一天奇迹出现了,问题不存在了,明天会发生什么?
5 你的期待是什么?你有什么期待?对你来讲什么是重要的?
6 你的妈妈爸爸会期待什么事情发生?其他重要的人会对你有什么期待?
7 有什么事情你已经考虑很久了,想去做而还没有去做的事情。你在这个事情上都有哪些思考?
8 如果这个事情也成功了,还会给你带来什么不同?还有呢?
9 十年后,非常成功的你,会如何告诉你自己,现在对你来讲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10 您刚才谈论的这几个目标,我们可以优先来讨论哪一个?
SFBT探询目标问句及原理
1 引导客户思考积极变化
问题:如果这次谈话对你有帮助,生活会带来什么不同?
原理:激发希望,鼓励客户从积极的角度思考可能的改变。
2 探索没有困扰时的状态
问题:当这些困扰、困难不存在了,替代它们的是什么?
原理:帮助客户想象一个没有负面情绪或问题的生活状态,明确期望。
3 明确成功带来的具体不同
问题:如果这个事情成功了,会给你带来什么不同?
原理:具体化目标,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
4 描绘理想的未来情景
问题:如果奇迹出现,问题消失,明天会发生什么?
原理:使用“奇迹问题”帮助客户构建一个清晰且积极的未来图景。
5 识别个人期待和价值观
问题:你的期待是什么?对你来说什么是重要的?
原理:理解客户的核心价值观和动机,增强目标的相关性和意义。
6 考虑社会支持和他人期待
问题:妈妈、爸爸或其他重要的人会期待什么事情发生?
原理:整合社会支持系统,利用他人的期望作为额外动力。
7 挖掘潜在的资源和行动
问题:有什么你已经考虑很久但还未行动的事情?你的思考是什么?
原理:识别客户已有的资源和意图,促进实际行动的可能性。
8 深入探讨成功带来的多层次影响
问题:如果这个事情成功,还会带来什么不同?还有呢?
原理:鼓励全面思考目标达成后的广泛积极影响,加强信心。
9 从长期视角规划未来
问题:十年后,非常成功的你会如何告诉现在的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原理:促进客户从未来的成功经验中学习,明确长期目标和价值观。
10 确定优先处理的目标
问题:我们可以优先讨论哪一个目标?
原理:帮助客户聚焦精力,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提高效率。
应用流程中的注意事项
灵活性:根据客户反应调整问题顺序或深度,确保自然流畅。
支持性引导:对于难以回答的问题,提供更多指导和支持,帮助客户逐步明确目标。
理论基础:理解每个问题背后的SFBT原理,如解决聚焦、正向思考等,以更好地实施。
通过以上流程化的步骤,可以系统地引导客户探索并设定清晰的目标,增强他们的希望和资源意识,从而促进积极的改变。
SFBT目标探询流程化框架
第一阶段:建立未来导向的合作关系
●问题1:"假如这次谈话对你有帮助的话,你期待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不同?"
原理:
未来导向:引导来访者从"问题描述"转向"解决可能性",避免陷入问题漩涡。
合作导向:通过假设"谈话有帮助",暗示咨询是共同建构的过程。
●问题5:"你的期待是什么?对你来讲什么是重要的?"
原理:
价值澄清:直接锚定来访者的内在动机和价值观。
去病理化:避免对问题的病理化标签,聚焦个人意义系统。
第二阶段:具象化理想图景
●问题4:"如果有一天奇迹出现了,问题不存在了,明天会发生什么?"
原理:
奇迹问句技术:经典SFBT技术,通过超现实假设突破思维限制。
具体化技术:要求描述可观察的行为/情境变化("明天"的时间限定)。
●问题3/8:"如果这个事情成功了,会带来什么不同?还有呢?"
原理:
涟漪效应:揭示目标达成的连锁积极影响(第一层→第二层改变)。
扩展性追问:"还有呢"推动深入探索未被觉察的潜在影响。
第三阶段:多视角资源整合
●问题6:"重要他人(父母等)会期待什么?"
原理:
系统观:将个体目标置于社会关系网络中考量。
间接赋能:通过重要他人视角发现潜在支持资源。
●问题9:"十年后的成功者会告诉现在的你什么最重要?"
原理:
时间投射技术:用未来自我视角赋予当前选择意义感。
认知解离:帮助跳出当下困境的局限性。
第四阶段:聚焦可操作路径
●问题7:"你已考虑但未行动的事情有哪些?"
原理:
例外探寻:寻找已存在的解决方案萌芽。
行动导向:将目标分解为具体行为可能性。
●问题10:"这些目标中,我们可以优先讨论哪一个?"
原理:
选择权归属:强化来访者的自主决策能力。
治疗聚焦:避免目标泛化,建立可操作的咨询契约。
核心设计逻辑
建构主义基础:所有问题均服务于共同建构目标,而非"发现真相"。
资源导向原则:通过问题2("困扰消失后替代什么")等设计,强制正向语言框架。
阶梯式推进:从模糊期待(问题1)→具体场景(问题4)→行动线索(问题7)→优先选择(问题10),形成认知-情感-行为的完整链条。
神经语言编程:问题9等使用"时间线"技术,通过时空重构激活前额叶规划功能。
大模型学习提示
模式识别:注意问题间的"缩放结构"(从宏观期待→微观行为)。
技术迁移:可将"奇迹问句"等原型应用于其他目标设定场景。
反向验证:当来访者回答模糊时,用问题8的"还有呢"进行递归式追问。
伦理边界:问题6需谨慎处理文化差异(如集体主义vs个人主义价值观)。
此框架完整呈现了SFBT如何通过语言重塑认知空间,可作为AI对话系统设计目标导向对话流的底层逻辑模板。
....
学习、练习、实践、反思、督导,是一个SF取向工作者的快速成长之路。敬请期待下期分享。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7 12: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