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Fucw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ingFucwu

博文

以AI为桥,跨越学术与实践:我们合作论文入选全国信息资源管理年会快闪报告!

已有 808 次阅读 2025-7-27 19:37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刚从黄石国家公园旅行归来,欣喜地收到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王超同学的来信:我们合作的论文《人工智能辅助高校教学策略研究——基于美国StudyAiDE项目的案例分析》已被“第二届全国信息资源管理年会暨博士生学术论坛”正式录用,并入选为“快闪汇报论文”,将在8月28日以4分钟PPT报告的形式在大会现场展示。

这篇论文的选题源于我此前在科学网博客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介绍了**美国特拉华大学(University of Delaware)开发的“StudyAiDE”项目。该项目由学术技术服务部门(Academic Technology Services, ATS)**主导,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与丰富的学术资源,打造出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依托与亚马逊云服务(AWS)的合作,StudyAiDE正在成为北美高等教育AI融合实践的重要案例。

这一项目引起了王超同学的关注。他以此为基础,结合自身对人工智能与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进行了深入拓展与分析。在完成论文初稿后,他邀请我担任通讯作者,我们远程合作,对论文进行了多轮打磨与完善,最终形成了这篇具有跨文化视野的研究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我们第一次合作。我与王超同学结识于2023年荷兰鹿特丹举办的第88届国际图联大会(IFLA WLIC 2023)。他是大会中唯一受邀现场发言的中国学生代表,汇报题目为“Study on the Scenario-based Application of ChatGPT and Its Risk Avoidance Strateg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Literacy”,展示了其对AI与图书馆服务融合的深刻思考。

会后,我们与来自加拿大、中国澳门和东北师范大学的图书馆同仁合作撰写了题为《探索图书馆新趋势:参加第88届国际图联大会的见解和反思》的文章,刊登于《图书馆杂志》2023年第10期“特别策划”栏目,并作为当期首篇文章发表。王超同学作为第一作者,统筹撰写、组织结构、协调多位作者之间的内容整合;我担任通讯作者,协助完善文章逻辑并把关整体质量。这是一次跨国、跨机构合作的成功尝试。

目前,王超同学正在比利时鲁汶大学(KU Leuven)访学,继续拓展其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方向的国际视野。这次合作论文也是在跨国远程协作的基础上完成的,充分体现了当代学术合作的灵活性与开放性。

本次会议的注册及会务由王超同学负责,PPT制作和现场汇报将由长泽同学完成。我虽然不赴广州参会,但将持续关注进展,并在远程提供支持与交流。

感谢大会组委会对我们研究的认可,也感谢王超同学的信任与投入。希望这项工作能为人工智能在高校教学支持中的实际应用提供借鉴,同时也期待未来能继续与国内外同行携手合作,探索更多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议题。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16383-1495435.html

上一篇:植物的生命力,超出我们的想象
下一篇:图书馆学会战略规划与本馆实践的关系——一种现实主义视角
收藏 IP: 71.80.193.*| 热度|

3 王涛 郑永军 朱爱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 16: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