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Fucw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ingFucwu

博文

引领图书馆迈向未来:21世纪文理学院图书馆的愿景

已有 331 次阅读 2025-9-23 05:5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写下这篇文章的初衷,是为了整理和阐述我对21世纪文理学院图书馆的领导理念和发展愿景。在职场面试或职业交流中,人们常常会问:你如何理解自己的领导风格?你对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有什么想法?为了能够清晰、自信地回答这些问题,我将自己的经验和理念系统梳理成文字,既是自我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思考。

在领导风格上,我坚持协作与透明的原则。无论是预算决策还是战略规划,我都鼓励团队成员参与,让每个人在过程中找到责任感与成就感。同时,我也注重果断与担当,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决策,以保障学术使命和团队信任。以惠特曼学院为例,当我们曾因数据和预算考虑暂停某数据库的订阅时,一位教授指出该资源对教学至关重要。我立即重新评估使用数据,并广泛征求跨学科教师意见,同时让采购馆员参与直接协调,与厂商协商解决方案,最终既满足了教学需求,又优化了经费使用。这一经历让我更加坚信:领导不仅要以数据与包容为基础,同时必须在关键时刻迅速行动,守护信任和学术核心。

对于未来的图书馆,我希望它能承担双重角色:既是智识与文化的基石,又是变革与创新的实验场。图书馆不仅要延续知识保存和传承的传统,还应积极推动开放学术、人工智能素养、数字学术与跨学科研究,以及包容和可及性等方面的发展。在惠特曼学院,我带领团队与教师顾问小组、学生和馆员共同研讨,形成既契合学院战略、又面向未来的优先事项。这种协作式愿景制定不仅让方向更具包容性,也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我认为,创新的关键在于文化而非单纯工具的更新。无论是系统迁移还是新服务上线,我都注重建立敢于学习、尝试和成长的环境,通过培训、同伴互助和持续反馈,帮助团队逐步适应变化。这样不仅完成了项目目标,也增强了馆员应对未来创新的信心和能力。

图书馆的力量归根结底来自于人。我始终通过定期交流、透明沟通和专业发展机会来支持馆员成长,即便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也会优先保障培训、学术网络参与和公平的机会分配。我坚信,当馆员不断成长,图书馆才能持续繁荣。

21世纪的文理学院图书馆,既要是知识的守护者,也要是变革的引领者。它必须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在学术与社会需求之间搭建桥梁。作为领导者,我的使命是营造信任、激发创造力,并通过协作推动愿景落地。未来的图书馆,将继续成为好奇心的温床、平等的象征和学术共同体的核心。

写下这些愿景,并不是为了展开讨论,而是作为一种自我准备和反思。面对快速变化的高等教育环境,我希望自己能够始终清晰回答:为什么图书馆重要?它应如何在21世纪继续支撑教学、科研与学生成长?这正是我写下这篇文章的真正缘起。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16383-1503094.html

上一篇:H-1B 新规下的思考:高校与留学生的挑战
下一篇:美国大学里的图书馆顾问委员会:为学术支持搭建桥梁
收藏 IP: 107.191.226.*| 热度|

2 王涛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9-26 0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