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len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hitelend

博文

《周易》解字之“王”03-易学117

已有 623 次阅读 2025-8-15 17:32 |个人分类:易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上一篇博文,我们分析了“士”字的字形及其所代表的部落精英阶层。现在,我们将继续探讨“王”字与“士”字之间的深层联系。

3、“王”是“士”的核心

   “王”的甲骨文字形如下,从中我们似乎看不出它同“士”的联系,但是从商末及西周早期的金文,我们就可以看出,“王”字就是在“士”字上面增加了一个“横”。

20250814-王02.png

20250814-王01.png

   对比“士”字:

20250814-士01.png

   在古文字的造字法中,“横”试图表示的“会意”功能非常多,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20250814-元01.png

   但是参考“元”字,“元”就是在“人”的象形上部加上一个“横”,表示人的头,会意为“开始”、“最上面的”。那么“士”字上面的横,是不是也表示为“最上面的”、”最重要的”意思呢?也就是说:“王”是“士”之中最上面、最核心或最重要的那个人。

   所以,“王”其实也是一个“士”,但与一般的“士”不同,他是“士”的核心。

   这里,我们必须谈一下现代社会对原始社会部落的研究。

   许多人对原始部落首领的产生存在误解,要么认为他们是世袭的,要么认为是选举产生的。事实上,近代人类学知识告诉我们,原始部落的首领往往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在一些部落中,甚至很难明确界定是否存在“首领”这一角色。

   一个部落群体,其成员自幼生活在一起,彼此非常熟悉,在成长中自然形成了一个或多个核心圈子。谁是核心人物,谁是外围,遇到事情应该先找谁商量,这些共识自然而然地存在于部落成员的意识中。

   如果一个部落只有一个核心圈子,那么当圈中成员成年并逐渐掌握部落事务的主导权后,那个受大家认可且人缘最好的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部落首领。大家遇到事都会听取他的意见,这就像现代村落中自然产生的核心人物一样。

   有时,一个部落因地域较大而形成多个核心圈子。这种情况下,虽然日常生活中矛盾冲突不大,但当部落面临外部威胁或自然灾害等需要集体决策的公共事务时,就必须有一个协商、甚至选举来确定最终的决策者。在这种过程中,原核心人物的子女虽然具有天然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必然能成为新的核心。

   如果我们将部落群体事务的决策者称为“首领”,那么这种原始部落的社会状态,通过文化传承,演化出了后世部落首领轮替的传说:

   1.权力从旧核心传递给非直系血缘亲属的新核心时,被称为“禅让”;

   2.新核心人物属于旧核心人物直系血缘子女时,被称为“父死子继”;

   3.旧核心中心人物去世后,权力传递给旧核心圈子中次中心人物时,被称为“兄终弟及”。因为,有研究表明,原始部落中所有年轻人都被认为是兄弟。

   理解了这些背景知识,我们就会明白,历史的确存在由“士”向“王”转化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部落生活中构成核心圈子的人物就是“士”,核心圈中最中心的那个人就是“王”。“王”是“士”中领头的那个,因此在造字中,将“士”上部加一“横”,其表达的意思就非常明确了。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03836-1497818.html

上一篇:《周易》解字之“王”02-易学116
收藏 IP: 176.163.147.*| 热度|

4 刘进平 郑永军 王涛 姜文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18 03: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