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lend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hitelend

博文

《周易》解字13“巽”-易学76

已有 718 次阅读 2025-5-2 19:30 |个人分类:易学|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巽(xùn)字是《周易》中的疑难字之一,争议性非常大,也许其真实的含义和传统理解截然不同。

现代义

   现代汉语中,“巽”主要有两种用法:1. 作为《周易》中的卦名,结合五行观念,在神秘学中具有风的含义。2. 通“逊”,有谦让、卑顺之意。

   这2种用法都不可能是“巽”字的造字本义。

   首先,“巽”传统的解释为风[1],是《周易·巽》卦在五行方面的拓展。但是该解释既解决不了时间断代问题,也解释不了经文。

   在时间上,“五行”观念最早记载于《尚書·洪範》,通过周武王和箕子的对话,将物质划分为5种性质“水、火、木、金、土”,每种性质和一种味觉对应,当时的“五行”没有相生相克的含义。“五行”中并没有风,直到春秋或战国时期的《象传》、《说卦》上,才将几个卦的卦名和五行相对应。《象传》用“巽为风”来解释卦理,《说卦》则含糊其词,一方面认为“巽”对应的是“五行”中的木,一方面还认为“巽”是风,有多种代表含义。这就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本身对“巽”的认识也并不统一。那么《周易》本身是否具有“五行”观念呢?很不幸,《周易》中别说“五行”观念,连阴阳观念都没有。进一步说,历史发展源流中,现有《周易》,再有“五行”观念,再发展出阴阳和相生相克的观念,之后才形成中国的道教神秘学传统。所以最早产生于西周的“五行”观念是不能用来解释《周易》的。或者说,“五行”是后人用来解释《周易》的,“巽”的本义不可能为“风”。

   在解释效力上,“风”作为“巽”的解释力极弱。

   我们可以尝试将这种解释代入《周易》文本中,例如“巽在牀下”若解释为风在床下,则显得荒谬不通。房屋的主要功能在于遮风挡雨,若室内有风,甚至吹到床底下,这样的房屋如何适宜居住?

   既然以“巽为风”难以自圆其说,儒家学者便提出了第二种解释义项:“巽”与“逊”相通,表示柔顺、谦让之意[4]。但这导致了一个矛盾的现象:在解释卦象时,儒家学者将“巽”视为“风”;而在解读《巽》卦的具体词句时,又将“巽”解释为“谦让”。这是《十翼》中常见的逻辑混乱之处。

   那么,“谦让”的义项能否有效解释《巽》卦呢?表面上看似乎可以部分解释。

   例如:“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可以理解为一种对比,即武人的优势在于能进能退,而过于“谦让”则可能带来麻烦,正如“九三:頻巽,吝”所言,可以理解为过度的“谦让”会面临困境。其次,“谦让”与“巽在牀下”形成对比。“巽在牀下”可以理解为利益送到了眼前,此时若能继续保持谦让,在品德方面是值得称赞的。

   但是,这种解释同样存在显著的问题:

   1.《周易.经》各卦往往都存在一个固定的主题,所有爻辞围绕主题展开。如果以“谦让”为主题,各个爻辞之间逻辑上就存在混乱,特别是上九“貞凶”,和前面九二的爻辞“吉无咎”完全相反。同时,六四的“田獲三品”,九五的“无初有終,先庚三日,后庚三日”根本无法解释,找不到与“谦让”主题的切入点。

   2.如果“谦让”是主题,那么“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为什么有“贞”字呢?“进退”明显是对比,那么为什么还要对武人(也就是打仗的事)进行判断呢?如果真的“谦让”,不需要“进”,直接“退”不就可以了吗?

   3.如果“谦让”是主题,那么至少应该提及“谦让”的具体内容吧?究竟要谦让什么,我们在爻辞中找不到任何相关信息。

   4.最后,《周易·经》中,卦辞通常是对全卦爻辞的总结或点睛之笔,那么“利攸往,利見大人”指的是到大人那里去谦让吗?这种解释显得牵强附会。

   所以说,把巽解释为谦让虽然能部分的说明该卦,但是在逻辑上太过于混乱,解释效力强于“风”,但依然很差。 

可能义

   事实上,“巽”完全可以有第三种解释,那就是“协商”、“讨价还价”。

20250502-巽01.png   值得注意的是,《说文解字》并未收录现代通用的“巽”字,而是收录了“巺”字。从小篆字形来看,“巺”的上半部是并列的两个“巳”,可以理解为两人相对而坐。

   我们可以参考“巽”的一个古字“顨”,二者实际上是同一个字。

20250502-巽02.png   “页”是人头的意思,代表“人”,由此可以推断“巺”的上半部双“巳”指代的是两个人。 “巺”的下半部很可能源于“丌”字。“丌” (qí) 通“其”,可能表示席子;“丌” (jī) 也可作“几”,指现代语中的矮凳。因此,“巺”的下半部可能描绘的是席地而坐或在几上对坐的场景,暗示着双方正在进行协商。

   《说文解字》对“巺”的解释是“具也”。【徐鉉曰】:“庶物皆具,丌以薦之”。这个解释较为含混,难以直接理解。或许是说物品都已齐备,放置在“丌”上用于“进献”。考虑到“巽”与“共”字存在一定的关联,也许《说文解字》的“具也”是从“共”的含义引申而来,表示共同、一起。

   然而,由于《说文解字》“具也”的含义不够明确,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古代文献中难以找到这个义项的实际应用,因此我们只能主要依据从小篆字形中得出的联想进行分析。

   如果我们将“巽”字的本义界定为“协商”、“讨价还价”,那么是否能够清晰地揭示《巽》卦的主题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会发现,《巽》卦的解读将变得更加顺畅。

《巽》卦原文

初六:進退,利武人之貞。

九二:巽在牀下,用史巫紛若,吉无咎。

九三:頻巽,吝。

六四:悔亡,田獲三品。

九五: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終,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

上九:巽在牀下,喪其資斧,貞凶。 

巽,小亨,利攸往。利見大人。 

释文

   初六:(确定好)何时进军,何时撤退?,对于武人来说,是有好处的。

   九二:在大人卧室床边(席地而坐)讨价还价,(对于每种争论的意见)不断地让史巫来辅助(占卜),是好事,没有错误。 

   九三:皱着眉头(不情愿的)协商,很困难,

   六四:(终于有点成果了,于是)不好地心情消失了,(约定)将敌人田地里的收获分成三份,每家一份。

   九五:(商定的结果)是好事,不好的心情消失了,没有什么不利的。(三家约定)可以不同时进攻,(但是不能一直拖下去)必须有结束的时间。就在庚日(庄稼收获)前3天和后3天之内,这才是好事。

   上九:在大人卧室床边讨价还价,(无奈)答应支付一定的物资(資斧),这不是好事(但是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

    卦辞:关于协商,从小的角度说,到对方那里去是有好处的,去见大人是有好处的。 

注释: 

[1].《易·巽卦疏》“巽者,順之名。說卦云:巽,入也。蓋以巽是象風之卦,風行無所不入,故以入爲訓。若施之於人事,能自巽者,亦無所不容。然巽之爲義,以順爲體,以容入爲用,故受巽名矣”。 

[2]. 《尚書·周書·洪範》“箕子乃言曰:我聞在昔,鯀堙洪水,汩陳其五行。帝乃震怒,不畀洪範九疇,彝倫攸斁。鯀則殛死,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農用八政,次四曰協用五紀,次五曰建用皇極,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徵,次九曰嚮用五福,威用六極。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3].《象傳·巽》“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說卦》“巽為木,為風,為長女,為繩直,為工,為白,為長,為高,為進退,為不果,為臭。其於人也,為寡髮,為廣顙,為多白眼,為近利市三倍,其究為躁卦”。 

[4].《韻會》“巽,入也。柔也”。《書·堯典》汝能庸命巽朕位。《釋文》巽,讓也。《集傳》巽遜古通用。辭讓的意思,《書經·堯典》”汝能庸命,巽朕位“。卑順、謙恭,《論語·子罕》“巽與之言,能無說乎”。唐·韓愈《答魏博田僕射書》“位望益尊,謙巽滋甚”。 

[5].有了这个本义,引申为谦让就非常正常了。也许在春秋时期,文字的发展导致古人已经忘记了”巽“的本义,只知道有谦让的意思,于是从“风”出发,将“风”和谦让联系在一起。其实在文王时代,“巽”字和风一点关系都没有,阴阳五行学说应该是《周易.经》之后产生的,儒家学者用该学说解释《周易.经》的时候,知道“震”就是雷,那么“巽”怎么办呢?就把风附会给它了。除此之外,如“艮”字,本义是怒目而视,结果附会成山了,何其谬也。至于后来,“巽”字甚至发展出了卑顺、怯懦之意。《易·蒙》“童蒙之吉,顺以巽也”,孔颖达疏引褚氏曰:“顺者心不违也,巽者外迹相卑下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303836-1484295.html

上一篇:《周易》解字12“庚”-易学75
下一篇:《巽》卦02-利武人之贞-易学77
收藏 IP: 176.163.147.*| 热度|

1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25 14: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