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犁地区鸟类调查(7-8月)
(Bird Survey in Ili Prefecture)
在新疆,伊犁地区或者说“伊犁州”的行政面积很大,几乎是整个北疆西部边陲。
从研究的角度,我们必须密切关注繁殖期过后,鸟类的去向。
首先,它们何时开始迁徙,迁徙的路径。
其次,迁徙期前后的行为变化,是否有集群过程,这些都需要到实地观察。
伊犁地区有大量的候鸟,种群数量巨大。
如密度最大的记录在几公里的路边电线上记录到几十只甚至上千只候鸟。
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夏天的时间就几十天。
可能候鸟一旦开始迁徙,很快就出国了,看不见了。
在那拉提湿地集聚的彩鹮,有上百只(Plegadis falcinellus)(马鸣 摄)
普通翠鸟(Alcedo atthis)在巩乃斯河边的一个鱼塘里(马鸣 摄)
家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是新疆最成功的外来入侵物种(马鸣 摄)
两只蓝胸佛法僧(Coracias garrulus)落在了机场的导航灯架子上(马鸣 摄)
蓝胸佛法僧(Coracias garrulus)和家八哥都喜欢落在机场围界锋利的刀片上(马鸣 摄)
蓝胸佛法僧(Coracias garrulus)(马鸣 摄)
蓝胸佛法僧(Coracias garrulus)(马鸣 摄)
蓝胸佛法僧(Coracias garrulus)(马鸣 摄)
蓝胸佛法僧(Coracias garrulus)(马鸣 摄)
蓝胸佛法僧(Coracias garrulus)(马鸣 摄)
蓝胸佛法僧(Coracias garrulus)(马鸣 摄)
蓝胸佛法僧(Coracias garrulus)(马鸣 摄)
蓝胸佛法僧(Coracias garrulus)(马鸣 摄)
蓝胸佛法僧(Coracias garrulus)(马鸣 摄)
伊犁河谷水资源丰富,被认为是新疆最富饶的“小江南”,可巩乃斯河却断流了(马鸣 摄)
黄喉蜂虎(Merops apiaster)最先开始集群,因为它们迁徙距离比较远(马鸣 摄)
在美丽的那拉提湿地,小苇鳽(Ixobrychus minutus)上吊了,草原和湿地这种铁丝网危害很大(马鸣 摄)
两只胡兀鹫(Gypaetus barbatus)打架,若不是相机镜头长,老眼昏花的我是看不清楚的(马鸣 摄)
同样是椋鸟科的家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也是灭蝗能手呢(马鸣 摄)
家八哥(Acridotheres tristis)(马鸣 摄)
黑鸢(Milvus migrans)落在机场东部的导航灯架上(马鸣 摄)
欧石鸻(Burhinus oedicnemus)(马鸣 摄)
棕尾鵟(Buteo rufinus)(马鸣 摄)
蓝胸佛法僧(Coracias garrulus)(马鸣 摄)
蓝胸佛法僧(Coracias garrulus)最喜欢在墓地集聚(马鸣 摄)
蓝胸佛法僧(Coracias garrulus)(马鸣 摄)
蓝胸佛法僧(Coracias garrulus)(马鸣 摄)
蓝胸佛法僧(Coracias garrulus)(马鸣 摄)
蓝胸佛法僧(Coracias garrulus)(马鸣 摄)
蓝胸佛法僧(Coracias garrulus)(马鸣 摄)
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马鸣 摄)
红隼(Falco tinnunculus)(马鸣 摄)
独库公路(马鸣 摄)
独库公路(马鸣 摄)
那拉提草原(马鸣 摄)
则克台的洪沟(马鸣 摄)
蓝胸佛法僧(Coracias garrulus)(马鸣 摄)
蓝胸佛法僧(Coracias garrulus)(马鸣 摄)
农田(马鸣 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8-22 03: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