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转载]智慧专业化:欧盟区域创新新理念

已有 2750 次阅读 2015-6-5 13:18 |个人分类:区域发展|系统分类:博客资讯|文章来源:转载

智慧专业化:欧盟区域创新新理念

学习时报 2015-05-25

作者: 张翼燕 贾伟<!--我要评论0</a>-->

 

编者按:智慧专业化是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科技创新公共投入政策的拓展,是一种区域创新发展理念,宗旨是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体系中,形成具有互补性的专业化分工格局,它对于非技术领先的区域具有重要意义。

智慧专业化宗旨是提倡形成具有互补性的专业化分工格局。“智慧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把研究和创新与经济发展以新颖方式联系起来,如发现创业过程、决策者与本地创新者紧密合作以确定优先领域等;二是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始终关注外界情况,使区域冷静地认清本地资本和能力在与外界知识源和价值链连接时所能实现的效益。

智慧专业化的产生源于国家创新体系相对区域创新系统和全球创新网络所存在的缺陷。过去十年间,各国一直注重提高区域制定创新政策的能力。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纷纷寻找更广泛、更有效的出路,在结构化、社会化、绿色化和机构化的基础上,希望充分激发区域灵活性,发挥区域在创新引领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智慧专业化为经济专业化集中知识资源

智慧专业化的原理是将知识资源集中并投入到有限的经济活动中,允许区域利用知识生产和知识使用的规模、范围和外溢优势,提升生产效率,实现并保持国家、区域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创新战略与国家、区域优势相结合将提升成功机率。如果一味模仿其他区域在半导体或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产业创建的“增长奇迹”,不但会降低成功可能性,也将使领导者和追随者的市场地位模式永久固化。总之,智慧专业化就是要生成基于区域特色产业结构和知识基础的独特的资产和能力。

智慧专业化克服传统缺陷

以往的区域创新战略经常表现为效率低下,无法确定优先发展领域,难以形成区域间可行的合作方式。在当前经济危机背景下,这些问题在财政资源稀缺的区域尤为突出。

而智慧专业化促进高效、协同使用公共投入,支持国家和区域加强自身创新能力,同时将稀缺的人力和财力资源集中于某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域,以推动经济增长和繁荣。

智慧专业化将创业知识应用于工作

创业知识不仅包含科学和技术,同时融合了市场增长潜力知识,例如竞争对手、推出新业务所需的投入与服务等。

在富有创业经验和创业发现的先进区域,通常都是公司拥有创业知识,这种情况下智慧专业化的过程可能会更加明显。在产业结构和创业能力薄弱的区域,知识需要在大学或公共研究机构被确认、激活。

智慧专业化在区域结构变化中实行

智慧专业化战略通常需要某种形式的结构性变化。

首先是转移性,从现有领域转移到新领域,基于合作机构和合作过程形成发展新活动的知识基础。

其次是现代化,对现有产业进行技术升级,包括发展关键使能技术的特殊应用,提升现有或传统产业的效率和质量。并非所有国和区域都可以成为研发关键使能技术的带头者,但他们可以在价值链的上游和下游位置以不同方式受益。

再次是多样化,已有活动通常会发生潜在的协同作用,导致更具吸引力和营利性的新活动。例如,法国图卢兹在航空领域实现智慧专业化后,又延伸到了卫星和GPS等领域。

最后是翻新化,原有低增长活动通过某一领域研发与创新的应用,焕发新的活力。例如,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人们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考古和历史遗产的管理与维护。

智慧专业化在各区域的作用

由于欧盟区域间经济和体制环境差异较大,智慧专业化战略需要考虑特定的地理特点以助力区域发展。

发现创业过程在不同区域的工作方式也有所不同。在创新者和企业家高度集中的核心区域,发现进程将会很明显。而在其他人口少、大主导企业少、与外部联系少的区域,发现进程则要艰难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和强大的公私伙伴关系对智慧专业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确定优先领域时应考虑“区域的根植性和关联性原则”。根植性原则指区域拥有符合社会经济条件的产业,能够依赖于当地的受教育劳动力。但仅关注根植性将导致区域发展战略易受经济条件变化影响,需要同时考虑关联性。关联性原则指企业基于新的创新技术或过程将原有领域拓展至相关新领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895690.html

上一篇:数学与诗的相似性
下一篇:为魏瑞斌博主的书写的序
收藏 IP: 168.160.15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2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