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ishan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

博文

博文细分类:创新杂谈2

已有 837 次阅读 2025-4-12 07:09 |个人分类:旧文重温|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文细分类:创新杂谈2

武夷山

 

3. 重视传统知识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200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3334.html

在国家创新体系的知识生产及利用单元中,传统知识的作用不可忽视。

我们在说“知识生产”时,一般指的是知识增量。传统知识属于一种特殊的知识存量,它不是知识增量所能代替的。发展中国家目前在国际知识(增量)生产分工中处于明显的劣势,传统知识是有可能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竞争中保持一席之地的少数底牌之一。如果我们自己不注意传统知识的开发和保护,就将丧失宝贵的资源。而且,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说,传统知识的消亡不仅是发展中国家的损失,也将是全球的损失。中医药体系就属于典型的传统知识。我们不仅要从中医药现代化的角度来对待中医药,还应该从保护传统知识的角度来对待它。首先是保护和传承,其次才是发展和创新。若不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则搞不好会扼杀作为传统知识的中医药,而不是将中医药引上阳关大道。

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对传统知识的重视是比较突出的,它已经将传统知识的保护放上重要议事日程。他们认为,保护传统知识的第一步就是摸清家底,将传统知识记录下来,加以数字化并归档保存。因此,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CSIR)建立了“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计划。

 

4. 前些日子在一次研讨会上的发言节选(200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024376.html

第一个是“负责任的创新”,或者“负责任的科研与创新”的概念。这个概念也不是很新,2003年就提出来了,是德国的学者提出来的,有越来越多的人响应。2013年有名为Responsible Innovation(负责任的创新)这么一个期刊问世。欧盟现在已经立项,在专门研究这个问题。前不久有一个德国学者到我们战略院来做访问学者,在这儿待了一个月,他在战略院内部做了报告,讲负责任的创新。我听了一下他的报告。

我有点没有想到的是,他说在实践当中,“负责任的创新”几乎就等于technology assessment(技术评估)。美国技术评估局早就被国会撤销了,现在欧洲还有欧洲技术评估局。技术评估主要是评估技术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或者冲击,不是评估技术自身的先进性怎么样,这个技术实现的可行性怎么样,主要是评估它的冲击。如果一个技术的应用会导致巨多的人失业,产生的社会影响就不一定好。如果一个技术对环境伤害很大,有环境影响,那就不好。如果根本就不考虑技术的潜在影响,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推动新技术上马,就属于不负责任。从这个角度来说,负责任的创新与技术评估确实是相通的。

过去美国技术评估局还在的时候,那个时候人们主要关注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而现在,除了继续关注社会影响和环境影响以外,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伦理的影响。肯定是这样的。我们现在随着基因编辑、克隆、高端的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必将出现很多问题,比如个人隐私几乎没有了,今后真正最高端的智能可能比人还要聪明,你怎么处理?每一个物种都要维护自身的生存,这是最起码的。所以,下一阶段,伦理的影响会放在很重的位置。中国在这方面的关注总是较弱,无论对社会的影响,伦理、环境的影响都关注得不够,总有人把科技自身看成天然地就是好的,这种声音比较强。因此我觉得,对于“负责任的创新”概念要给予关注。

 

相关阅读

博文细分类:创新杂谈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557-1472205.html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1557-1481639.html

上一篇:2008年接受《世界科学》杂志采访
下一篇:冯·希普尔创新
收藏 IP: 219.143.174.*| 热度|

9 王涛 刘进平 郑永军 赫荣乔 晏成和 杨正瓴 钟炳 崔锦华 胡泽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09: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