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读到了刘全慧老师的博文。她的博文“学者的一个社会价值在于对于违背客观规律的做法要敢于公开发声”(链接地址: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77-1508200.html)陈述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儿。
她(刘全慧)首先陈述道:
教育部約於2001年立意推動[雙語教學],楊振寧則於2004年秋季在北京清華大學為大一新生講授「大學物理」时的初始設想目標是:要讓學生在這堂上學到物理、英語及微積分,因此一開始幾乎全程使用英語講課。幾堂課後,楊振寧發現,「雙語教學」如果使用超過50%的英語講授,學生的專業吸收效果就顯著下降!所以他後來改為使用50%中文和50%英語講授。清華大學的學生是最優秀的一批學生,則其他學校的「雙語教學」推動成效,乃至推不推得動,可想而知。
她(刘全慧)接着陈述道:
当时有关部门正在大学里强推双语教学,不仅鼓励全英文教学,还鼓励教师编写英文教材。结果呢,在大学里强推双语教学的政策,催生了一些古怪的事,例如,我问一位从未出过国却出版了一部纯英文教材的教师,“英文不地道怎么办?” 他说,既然有美国英语、澳洲英语、印度英语,为什么不能有中国英语?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所言不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3 08: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