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K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MK

博文

称谓的客气

已有 4210 次阅读 2012-7-23 12:31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考研, 郑州大学, 中文系, 经济系

    7月13日至14日,78级的同学回母校郑州大学聚会,会中及前后有许多花絮,和邵成东同学的会面就是其中之一。我在博文《我的第二次考研》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17edda01012990.html中提到过邵成东同学。在那篇博文中,我说:

 

    我在1978年考入郑州大学中文系本科,因为有第一次考研经历,所以在入学时,就做了读本科期间考研的准备。当时的政策,允许在校生考研,但须经所在学校审查,证明已达到相应水平。1979年,我们学校由各系自行组织了这种考查,连我在内,我们系共有三四位同学参加,记得有邵成东(七八级,考经济学,后来转入经济系,据说现在是成功的实业家)、石磊(七七级,后成为著名戏剧学家)等,都被允许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

 

   邵成东同学虽然后来转入经济系,但与中文系的同学有感情,所以参加了我们系的聚会。聚会结束后,邵成东同学给我电邮了一些电子文献,内容有老年人健康注意事项等。我回电说,“谢谢老兄”,略表客气。邵兄回电说:“不必客气,不过身份搞错了,我是老弟”。我又回电说:虽然是老同学,称谓上的客气还是必要的。

    中国自1949年以后(1966-1976的文革只是爆发形式特别而已),大革文化的命,传统几乎全被破坏。前人日常使用的称谓也被作为“四旧”破掉了。这就是邵成东同学质疑我称谓使用的历史背景。

    我称邵成东同学为“老兄”,是一种同辈朋友间常用的客气。“老弟”只用于特别亲密的同辈之间,作为客气的称谓则指代低一辈的人,如学生等身份的人。鲁迅先生在信中称张天翼(张比鲁迅小25岁)为“兄”即由此理。鲁迅先生在信中说:

 

一之兄:

    自传今天收到。信是早收到了,改为这样称呼,已无可再让步。其实“先生”之称,现已失其本谊,不过是英语“密斯偷”(现通译为密斯特——引者按)之神韵译而已。

(下段略)

                                                                           迅  上  二月一夜

 

    这是鲁迅先生1933年给张氏的信,“一之”系张氏的“自号”。信中,鲁迅先生说,称其为“兄”,已属“让步”。这是因为先前鲁迅曾称张氏为“先生”,令其不安,要求改换称谓。鲁迅先生在给李霁野、韦素园等青年朋友的信中,也多以“兄”称之。由此可见这一称谓之义。

    与“兄”相关联的一个常用称谓是“世兄”,用于世交同辈间。《儒林外史》中,张乡绅对范进说:“贵房师高要县汤公,是先祖的门生,你我是亲切的世兄弟”。这是亲密的同辈间的用法。客气时,则称呼低一辈的人。“世兄”用作客气的称谓,用法与“兄”相类。如在《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省亲庆元宵》中,贾政的清客(从理论上来说是贾政的朋友)称贾宝玉为“二世兄”,即为这一用法。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531888-594902.html

上一篇:绪多则势分
下一篇:河南大学百年悲喜
收藏 IP: 60.247.4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9 07: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