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pi https://www.mdpi.com/

博文

多组学整合:开辟新疗法与生物标志物识别的新天地 | Proteomes

已有 135 次阅读 2025-11-14 18:44 |个人分类:学术软文|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一、研究背景:为什么需要多组学整合?

现代生物医学研究中,单一组学数据虽然提供了宝贵信息,但常常无法全面描绘复杂的生物系统及其运行规律。多组学整合(Multi-Omics Integration)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在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相关疾病等领域,显示出改变研究模式的潜力,为疾病机制解析、药物发现以及疗效预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二、多组学整合的方法

根据数据的类型、质量和可用性,以及生物学问题和假设,整合多组学数据用于药物发现的方法和策略各不相同。

3.png

图1. 整合不同组学数据用于药物研发。

           

下面是几类主流的数据整合策略,每种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研究问题:

概念整合 (Conceptual Integration)

利用现有数据库和知识库 (如基因本体GO、通路数据库),将不同组学数据按共享概念或实体进行关联。

应用示例:STATegra和OmicsON,可检测不同组学数据之间的重叠特征,辅助生成研究假设。

统计整合 (Statistical Integration)

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建模、聚类或分类,将不同组学数据中的模式和趋势提取出来。

应用示例:识别基因与蛋白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共表达关系,为药物响应预测提供依据。

模型化整合 (Model-Based Integration)

利用网络模型或药物动力学/药效学模型 (PK/PD) 模拟生物系统行为。

优势:可理解系统动态调控机制,但需要对参数和系统结构有较多先验知识。

网络与通路整合 (Networks & Pathways Integration)

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 (PPI) 或代谢通路,将多组学数据在不同层级进行整合。

优势:可同时处理多种组学数据,揭示分子间复杂的交互网络。

     

三、多组学分析的核心目标

多组学的主要应用之一是识别和验证各种疾病的新药物靶点。药物靶点可以是参与疾病发生或发展的蛋白质、基因、代谢物或表观遗传标记。

2.png

图2. 整合不同组学数据用于药物研发的目的。

           

多组学可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发现和验证药物靶点:

新药靶点和生物标志物发现

通过整合基因、蛋白、代谢物及表观遗传信息,识别疾病相关关键分子。

构建疾病及药物作用机制网络,优先筛选潜在靶点,并通过实验或计算模型验证其可行性。

药物反应预测与优化

分析个体间药物反应差异,识别影响疗效和毒副作用的遗传、转录、蛋白及代谢因素。

利用机器学习模型 (如随机森林、SVM、神经网络) 预测个体化疗效及安全剂量,推动精准医疗发展。

      

四、典型应用案例

神经疾病

利用多组学分析自闭症谱系障碍 (ASD) 和帕金森病脑组织,解析风险基因功能,发现潜在治疗靶点。

微生物组研究

整合宿主组织与微生物组数据,揭示微生物如何影响宿主代谢、免疫及行为。

癌症研究

通过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多组学数据,开发深度学习模型预测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药物反应。

对脑膜瘤样本进行多组学分析,解析TRAF7和KLF4基因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

     

五、可用于多组学分析的不同类型的蛋白质组学数据

蛋白质组学是多组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层次。文章重点介绍了几类关键蛋白组学数据:

蛋白质组 (Proteome):指蛋白质的鉴定、表达水平和修饰。

磷酸化蛋白质组 (Phosphoproteome):关注蛋白的磷酸化修饰,是细胞信号传导的重要调控层面。

泛素化组 (Ubiquitinome):研究蛋白泛素化,涉及蛋白降解、细胞周期及DNA修复等核心过程。

糖蛋白组 (Glycoproteome):分析糖基化修饰,影响癌症进展、免疫识别及药物靶向。

乙酰化组 (Acetylome):通过分析蛋白乙酰化,揭示代谢、信号和蛋白稳定性调控机制。

这些数据与基因组、转录组及代谢组结合,可提供疾病机制及药物作用的全景式理解。

          

六、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多组学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且前景广阔的领域,然而在数据复杂性,工具与方法,伦理与隐私,公平共享等方面面临着巨大挑战,需要逐步完善。

       

七、结语

多组学整合不仅为疾病机制解析提供了新视角,也为新药研发和个性化疗法设计开辟了新的通道。通过解析蛋白组复杂性,科研人员能够更深入理解疾病发生机制并优化治疗策略。尽管在一些方面仍存在挑战,但多组学整合无疑是未来精准医疗和药物发现的重要方向。

          

原文出自 Proteomes 期刊:https://www.mdpi.com/2527860

         

 Proteomes 期刊介绍

主编:Jens R. Coorssen, Brock University, Canada; Matthew P. Padula, Th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Australia

期刊专注于蛋白质组分析的各个方面,特别关注蛋白质组在蛋白质形式(proteoforms)和典型氨基酸序列的功能生物单元水平上的定量和表征。目前已被Scopus、ESCI (Web of Science)、PubMed等数据库收录。

2024 Impact Factor:3.6

2024 CiteScore:7.2

Time to First Decision:28.2 Days

Acceptance to Publication:4.8 Days

尾图1.jpg

尾图2.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516770-1510264.html

上一篇:北欧草莓灰霉病抗药性严峻?德国丹麦联合研究提出综合治理新策略 | BioTech
下一篇:Fishes:青岛农业大学任贻超教授和赵春彦博士创建——水产生态养殖与病害防控
收藏 IP: 61.242.14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14 21: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